分享

天津名中医治冠心病经验,尤其适合更年期女性

 武雁雄飞 2024-05-25 发布于湖北

据统计,心血管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目前中医药以活血化淤为主的治法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明显。但活血化淤治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临床上当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的原则,多种治法相互配合,以提高临床疗效。

樊瑞红老师为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病科主任,学科带头人,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高脂血症及各种心脏病引起的心衰及其合并的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樊老总结前人经验,并充分结合冠心病的病理生理特点,提出清心凉血治法并应用于临床,效果显著。现将其治疗冠心病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治则治法

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病,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原则,将胸痹的治疗分为疏理气机、活血化淤、泄浊豁痰、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等治法。

清心凉血法属八法之“清法”,清心凉血包含清心泄热、凉血解毒、通络散血。樊老认为饮食不节、七情内伤、血脉淤阻等造成心血管疾病的病因皆可使邪热内生、入血扰心。故樊老认为清心凉血法的应用不应拘泥于具体的西医病名,当运用中医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樊老认为淤热是症状产生和加重的重要原因,故在活血药中投以凉血之品,化淤不留热,活血不燥血。

二、病案举例

刘某,男,65岁。患者7年前因劳累出现胸闷憋气,休息后可缓解。近1周来,患者症状加重伴后背疼痛,休息及舌下含服速效救心丸症状缓解不明显。现患者胸闷憋气,无心前区及后背疼痛,饮食睡眠可,二便调,舌暗红、苔薄,脉弦涩,血压(BP):150/90mmHg。既往高血压4年,血压控制尚可。

心电图:窦性心律,心率每分钟80次,ST段压低、T波低平(V2、V3、V4、V5)。

中医诊断:胸痹(心血淤阻,淤热内扰)。治以活血化淤,清心凉血,自拟经验方定痛救心汤加减。

处方:丹参24克,瓜萎、薤白、丹皮、赤芍各20克,桃仁、红花、荜拔各15克,桂枝、炙甘草、川芎、紫草、莲子心各10克,细辛3克。7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二诊:患者症状减轻,夜间盗汗,原方减桂枝,加豆豉10克,生地15克。治疗3月余,患者症状基本缓解。

天津名中医治冠心病经验,尤其适合更年期女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