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气重,脾胃虚寒、胃热、湿热、寒湿的舌苔照,湿气重都要看

 赣江春雨001 2024-05-25 发布于江西

在中国几千年发展过程中,每朝每代都总结了许多中医古籍,百变不离其宗的望、闻、听、切四诊,是中医诊病的关键,使用中药调理前,诊断是最关键的。

望诊里面什么最直观呢?就是舌诊。

舌头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能最先反应人体健康变化,竟能预测胃病、体内湿气的热与寒。

舌诊辨认方法

第一步,懂分布:舌诊可不只是看看舌头,舌头观察4个部位,舌尖、舌两侧、舌体中间、舌根。

舌尖对心肺;舌两侧对肝胆;舌体中对脾胃;舌根部对肾脏。

湿气重,脾胃虚寒、胃热、湿热、寒湿的舌苔照,湿气重都要看

第二步,观苔色:观察舌体和舌苔的颜色、薄厚,正常人的舌体呈淡红舌、薄白苔;舌苔偏白一般体质寒性;舌苔偏黄则是体质热性。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常见的舌象

1、湿热型舌象

特征:舌根部发黄,舌质腻,

湿气重,脾胃虚寒、胃热、湿热、寒湿的舌苔照,湿气重都要看

2、寒湿型舌象

特征:舌苔布满,厚腻,滑滑的,有牙齿印

脾虚、体质差的人,体内就容易湿邪驻留,而湿邪容易渗透,遇寒成寒湿,遇热成湿热,这是最常见的两种舌象。

舌象是这样的:

湿气重,脾胃虚寒、胃热、湿热、寒湿的舌苔照,湿气重都要看

3、气虚型舌象

特征:舌边有牙齿印、舌头圆圆胖胖的,若有裂痕,说明脾胃气不足,湿气很重了 。

人体气虚、水湿重常同时存在,这也是很多湿气重的人,整体乏力、没劲、气短、出虚汗、易上火还不想运动的原因。

湿气重,脾胃虚寒、胃热、湿热、寒湿的舌苔照,湿气重都要看

祛除体内湿气的方法有:

1.饮食调整:减少寒凉、生冷、油腻和甜食的摄入,多吃健脾利湿的食物,如红豆、薏仁、南瓜、扁豆等。

2.生活方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适量运动,改善血液循环,帮助湿气通过汗液排出。

3.中药调理:可以选用具有健脾利湿作用的中药,如茯苓、泽泻、白术等,但最好在中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4.环境调节: 避免潮湿的环境,适当增加室内湿度,使用除湿机或放置干燥剂等。

如果体内湿气重导致的不适症状明显,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进行确诊和治疗,不要擅自使用药物或调整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