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祖师董秀升

 黄庭见神 2024-05-25 发布于江西
图片
祖师名董俊,讳秀升,生于一八八二年,山西太谷县董村人氏。祖上曾官至三品侍郎。家传医道,到父亲董芳伦一辈兼营古玩。父亲喜欢研习武技,常游走于京、津、奉天等地行医经商,后定居北京。江湖人称山西董多有轶闻趣事传诵。祖师自幼同其弟董杰一起随父学文习武,二十岁上文成武就,自立,偕师弟石瑞亭往来于京、津、奉天之间,访友投师,行医习武,亦有名于江湖。三十六岁时受聘于山西警务处,委任为山西官医院中医士,开始定居太原。其弟先赴五台山修行,后回到北京,经营酒店,并与河北唐凤亭、唐凤台兄弟及山西人武佩卿等一起研习技艺,教授门徒。
祖师以医道为业,但更痴迷武艺的学习研究。十九岁上从李志英学习少林五行柔术。李志英,字杰臣,人称戛戛李,在天津开设镖局,山海关外颇负盛名。后又拜耿继善学习形意拳。耿继善,字诚信,从学于刘奇兰门。一九一四年时,又住天津中华武士会,求学于总教务李存义。李存义,字忠元。从师于刘奇兰,擅长单刀,江湖上有单刀李之称,曾击败白人大力士,得到清政府嘉奖,授金质勋章。李存义曾任两江总督督标把总、武术教习。后又在保定开设万通镖局,教徒授艺。1900,加入义和团,率领弟子夜袭天津老龙头火车站,痛杀俄军。后又于与人在天津创立中华武士会,民国后改为天津国术会,挫败前来挑战者甚多。
其间祖师还在京、津、深县、沧州等地,向刘奇兰、张占魁、钱砚堂等先生讨教,同姜容樵先生交游切磋,尤其受姜容樵先生赞扬。一九一八年,又拜宋虎臣为师,研究“内功四经”,期间亦受到宋世荣前辈的指点。一九二四年,孙禄堂先生途经太原,下榻祖师寓所。孙禄堂,名福全,字禄堂。13岁时拜河北李魁元为师,学习形意拳,后又从郭云深深造,跟程廷华学习八卦掌,跟郝为真学习太极拳1918年将形意、八卦、太极,三家合一,创立孙氏太极拳。1907被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聘为幕宾,1918任总统府武宣官。1928任中央国术馆,武当门门长,后又被聘为江苏省国术馆副馆长兼教务长。年近天命时,曾击昏挑战的俄国著名格斗家。年逾花甲时,力挫日本天皇钦命大武士。古稀之年,又一举击败日本5名技高手的联合挑战。在武林中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美称。孙禄堂一八六零年人,长祖师二十余岁,但在形意门中两人辈分相当。此时孙禄堂已付印了自己的《形意拳学》、《太极拳学》、《八卦拳学》、《拳意述真》四本著作。祖师也付印了《少林五行柔术》。两人对中国武术的社会功用、人生的功用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对内家拳拳理、拳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在江湖上相互慕名已久。两人文武同道,胸襟豁达,都以弘扬内家拳为己任,因而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一起长住月余。孙禄堂前辈向祖师传授八卦掌、孙氏太极拳,祖师也向孙禄堂演示了少林五行柔术。两人又就中华武术在目前社会状态下的具体作用、分类,以及内家拳的运动核心,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的同一性,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讨论。讨论中,祖师以儒学、医学、道家和身体感受为基础,旁征博引,条分缕析,侃侃而谈。特别是讲到内功运动核心在阴跷穴和养气的理论,提出魂气、魄气之说,甚得孙禄堂先生称赞。感叹道:“中国内家拳之魂气在太原”!并欣然命笔,为寓所提名,写下“养性斋”三个大字。
    此间,刘殿琛先生(刘奇兰之子)、李彬堂先生(李存义之子),王俊臣先生(曾在京击败过俄人大力士)正受聘于国民师范学校。祖师与师弟辛少轩前去拜访,言谈间,刘殿琛说起与人较艺。戏说如果较艺,衣襟都不让辛祖师碰到。辛祖师从小练长拳,腿脚功夫甚是了得,为了练功,每晚将腿枕在头下睡眠。一次晚间,出城回来,走到汾河边上,遇到劫戝。辛祖师不屑一顾地骂到:“你也不看你祖宗是谁。竟来劫我的道。我打你耳光都不用巴掌”。说着抡起脚掌,在劫匪脸上左右搧了两个耳光,吓得劫匪一溜而逃,消失的夜色中。辛祖师听刘先生如此话语,心有不服。于是两人戏耍起来,辛祖师果然不能碰到刘先生。于是祖师和辛祖师又给刘先生递帖,成为刘先生弟子。刘殿琛,字文华,曾任北洋法政学校武术教员。民国初,先后在陆军武术技术教练所、清华学校等处任武术教员,天津中华武士会任总教习。著有《形意拳术抉微》一书。
祖师不但广拜明师、善交益友,博学武艺,而且注重修练功夫。据师爷讲,祖师每日少林五功:卧牛功、吊袋功、木板功、木球功、麻辨功从不间断。练功势正招圆,劲力严谨,一丝不苟,非常人可比。而且练功和技法练习紧密结合,尤其善于在技击中应用,与人相搏奥妙异常,方法巧妙,不崇尚使用拙力。最得心的手法是蛇缠手,铁扫帚,贴门闩,上别下挂等。祖师身材瘦小,但五十多岁时,和壮大的汉子推手,如玩不倒翁,令人赞叹宾服。师爷李锦文,原是齐振麟先生的入室弟子,习练形意拳多年,大杆功夫尤精,人称梗阳李。民国十二年,初见祖师时心有不服。祖师见师爷李锦文秉性聪颖,功力笃实,有意收拢,即与较艺。此时师爷李锦文的妻子正坐在炕沿絮棉被,祖师一个软劈拳将师爷李锦文搓起,用力一划。师爷李锦文越过其妻头顶跌在炕里。师爷李锦文不服,重新试手,又被抛起,砸在茶具上。后才心悦诚服,一年后经祖师考察,方正式执帖拜师。
祖师供职太原以后,生活安定下来,开始悉心研究、传播中华武术。此时,祖师正当而立之年,江湖行走已三十春秋,武林同仁遍及京、津、华北、东北地区,拳种要道囊括心中,传承流派悉数明了,具备了武术深厚的实践基础。再加上家传的医道、中华传统文化的修养,以及武术的体悟集于一身,开始撰写拳谱。一九二五年,完成了《少林五行柔术》谱,一九三四年完成了《岳氏意拳五行精义》谱。期间还在山西国术促进会编印的《山西国术体育旬刊》中讲述形意拳、少林拳的拳理拳法,介绍公立拳、罗汉拳、十诀剑、八方刀、断门刀、五趟白猿棍、六合枪、虎头钩等套路的动作和技法。    少林五行柔术,祖师从北京李志英处所学,但其拳术并无拳谱。祖师在体悟拳术的基础上,共撰写了十章内容。为少林五行柔术建立了文字依据,期间揭示了少林柔术运动的性质,介绍了修练的方法,技击的应用,技击的着法,以及修练、应用的要点心得。还揭秘了内功运动的核心,和建立了修练的指导思想。特别是对气功和气功修练的理论研究上比以往的内家拳谱有了更加详尽,科学的认识,是对内家拳理论的发展。而对奇经八脉的论述则更加准确地揭示内家拳身体运动的核心,对河图洛书的解读则更加明确地揭示了内家拳内功修练的指导思想。
而《岳氏意拳五行精义》底本来至于李存义所赠,增删的内容虽无可考证,但同李洛能、孙禄堂撰写的形意拳谱相比较,更加通俗、详细、明确。并增加了“岳武穆九要”、“曹继武十法摘要”,为古谱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增的“意拳养气学”,论述了形意拳的养气之道,养气对内家拳运动的必要性,养气在武用上的功能,养气的方法,为内家拳内功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进一步的贡献。而其中还增加了许多新的修练心得,丰富了形意拳修练的内容。
祖师初以医道受聘,后又被山西民众教育馆和山西国术促进会聘用为国术教师,最后主持晋军武术团教务工作,虽不能称高官显位,但足见武林同仁的认可。祖师心志甚高,以医道、武道为己任,以报效国家,造福民众为志愿,著书立说,教育民众,培养精英,贡献了毕生的才智。
祖师以文习武,以武传文,气度轩昂,心性高雅。同前辈李存义、张占魁结伴走访武林。祖师虽年少,尚属晚辈,却常拌为尊者,可见其人格魅力。祖师广交武林同仁,甚得赞誉。在寓所于孙禄堂促膝长谈,相互演习,孙禄堂深有感慨,放言:内家拳之魂在太原!姜容樵先生也于民国十六年编著的国术丛书《当代武侠奇人传》中赞叹祖师山西同辈中算得是铁中铮铮,庸中佼佼。只可惜,祖师生不逢时,正当事业蒸蒸日上之时,日寇开始全面侵华,又失去唯一的女儿。弟子从军,不知生死;生活穷困,朝不保夕;国事、家事,事事煎心,禁不住心灰意冷,于一九三九年恨然离世。
 
诗曰:
英雄从来志气豪,心志才情入九霄。砺武行文报国是,只惜黄土埋骨硝。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