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食同源养生 注意寒热温凉

 华康的资料库 2024-05-25 发布于河北

中医药学蕴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提出,如何利用中医药更好的养生、有质量的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现在市场上中医药保健产品随处可见,但中药虽好,使用却需谨慎,今天小鼓就为大家讲一讲使用药食同源保健需要关注的那些事......

不少人认为中药大多数源出于天然的植物和纯中药制剂,就可以随意使用。其实不然,中药如果任意滥用,同样具有风险。只有在正确辨证的基础上进行选食,才能达到养生保健的效果~

中药有“性味”之分,药食同源的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四种特性,药食的特性要针对身体的不同状态,只有在应用得当时才能起到“补”的效果,反之则越“补”越乱。除此之外,还要注重药物配伍,若“寒温”乱用,不仅不会见效,反而可能危害健康。

按照中医学理论,中药和食物大多可分为寒、热、温、凉四性,以及介于四性之间无明显偏颇的平性。一般来说,食材中大热、大寒者较少,通常只是将食物的四性分为温热和寒凉两大类。

(一)寒凉药食

偏于寒凉的药食大多具有滋阴、清热、生津、泻火等作用,如黄芩、板蓝根、菊花、梨、荸荠、绿豆、番茄、西瓜、柚等。寒凉药食适用于阳性体质和热性病证,但对素体阳虚或者说阴性体质的人则更伤人体阳气,食者可能出现腹痛、便溏等不适。

(二)温热药食

偏于温热的食物大多具有温经、散寒、助阳、活血、通络等作用,如干姜、羊肉、生姜、小茴香等。适用于阴寒体质和寒性病证,而对于阳性体质、实热证或阴虚内热的人却能助热耗阴,导致或加重阴虚内热的症状。

(三)平性药食

平性药食的作用缓和,寒、热之性不甚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应用范围较广,可用于治疗亚健康状态、神疲乏力等,如鲤鱼、猪肉、茯苓、胡萝卜、无花果等。

为大家介绍几味常见的药食同源膳食~

龙眼

在市场上较为常见,是具有丰富营养价值的美味水果,也是一味传统的滋补中药,具有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的功效,然而龙眼属于甘温之品,吃多了容易滞气、腹胀、便秘。另外,阴虚者因体内生热而虚火旺盛,如果吃了龙眼会导致内热更盛,容易出现牙龈红肿、口腔溃疡、咽干、咽痛、便秘等“上火”症状。

常见的薏米,煮粥祛湿气,但它性微寒,长期食用会让虚寒体质的人身体愈加冷虚,导致体质偏弱,尤其是体寒的女性容易出现月经不调等问题。

“妇科良药”阿胶,多用于治疗“出血较多引起的血虚症”,也是女性日常保健的佳品。但阿胶滋腻,脾胃虚寒、消化不好的人须慎用。

提醒大家:在应用中药时需谨慎,应询问专业中医师或中药师,辨证施治。

中药也有副作用,

用起药来需谨慎,

辨证论治选对药,

安全用药最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