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薯栽培

 DATSIX 2024-05-25 发布于湖北

图片

红薯生理特点

原产于中美洲,耐高温和干燥,甚至在贫瘠的土地上也能很好地生长。有时如果土壤中残留或施用了过多的肥料,品质反而会受到影响,需要留意。可以适当连作,因此在小型家庭菜园中也可以放心连续栽培。

图片

种植时期

温带地区5月中旬-6月中旬左右进行幼苗定植。栽种后约4个月即可收获,具体时间可能会因地区和品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红薯苗的准备

健康苗具有以下特点:茎健壮、节间紧凑、叶片浓绿。

苗的节数5-8个、苗长度超过20厘米。

移栽之前,将苗放在装有浅水的桶中,并置于阴凉处保存。不能保存太久,尽量尽快移栽。

图片图片

图片

土壤准备

红薯对贫瘠土壤的适应性也较强。沙壤土是相对较好的土壤类型。适宜的土壤pH值为5.5至6.0。移栽之前充分翻耕土地并做高垄。

1列栽植时,垄高20-30cm,垄宽60-80cm,株距30cm,过道宽度40cm。

2列栽植时,垄高20-30cm,垄宽120cm,株距30cm,过道宽度80cm。

图片图片

肥料准备

红薯起源于贫瘠土地,吸收肥料成分的能力很强,其根系深广,即使施肥量少也能长得不差。家庭菜园栽培时,基本以不施肥或少施肥为主,主要是因为菜园中多种蔬菜轮换种植,其它蔬菜栽培时土壤中已经残留了一定量的肥料。

如果土壤特别贫瘠,可以用堆肥来改良土壤(尽量使用植物性堆肥),并配以适当的饼肥。堆肥用量2-4L/㎡,饼肥(博卡西)用量50-200g/㎡。

图片

图片

防止旺长

红薯栽培尤其需要防止旺长。藤蔓旺长是指红薯吸收过多氮等肥料成分,导致藤蔓疯长而块根不发育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①生长初期降雨过多;②土壤为黏土质,排水不良;③土壤中残留过多肥料成分。藤蔓旺长的红薯不仅变得细长且纤维质多,味道也不佳。因此,从土壤准备阶段就要注意肥料不可过量,并在种植过程中进行藤蔓翻转(翻藤)等措施来预防旺长。

定植时间

平均气温达到18℃以上、地温达到15℃以上(5月中旬-6月中旬),土壤湿度适宜时进行定植。由于定植时土壤的状态对于红薯的栽培至关重要,因此即使定植稍微延迟,也要务必等到墒情好且温度适宜的定植时机。

覆膜处理

覆膜处理可以极大地简化栽培过程。根据生产需要,通过铺设黑膜,可以保水保温、防止小型块根的生成、抑制杂草。

水分管理

定植时需要浇定植水来保证幼苗成活,成活期如果干旱,可以浇一次水,但之后的生长过程中如果不发生严重干旱一般不需要额外浇水。红薯对干旱有一定的耐受力,对过度湿润的土壤较为敏感。如果垄过低、排水不畅,可能会长势不佳甚至枯死。

定植方式

有'斜栽'、'水平栽'、'船底栽'、'垂直栽'等。每种栽植方式都有其特点。

① 斜栽

是将苗在垄上朝向一侧斜着种植的方法。只需将苗斜着埋入到深度为5~10厘米的土壤中即可。适合长度较短的苗,生长周期短,长成的块根较大。而如果用长度较长的苗,由于根系会向两侧延伸,因此可以收获到形状细长的块根。斜是最常见的定植方式。移栽时大约4节埋入土中。

② 水平栽

水平栽是一种传统的种植方式。将苗的顶端露出地面,将其余部分与地表平行埋入土中。接触土壤的部分越多,长出的块根就越多。水平栽易于根部生长,易长出数量较多的块根。单个块根的尺寸会较小,适合制作烤红薯等食品。移栽时大约6节埋入土中。

③ 船底栽

是水平栽的改良版,在面积较小的菜园中较为常见,将苗的两端略微抬起后栽植。该方法对干燥和寒冷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苗的节点深度均匀,每株的产量也相对较高。该法相对费工,适合小面积栽培。移栽时大约6节埋入土中。

④ 垂直栽

将苗根部垂直插入垄中约10cm深的定植方式。相比其他方式,具有较强的耐旱和早熟的特点。工作量较少,操作简单。由于地下节点和根较少,因此产量相对低,但单个块根的重量较大。移栽时大约2-3节埋入土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生长期管理

红薯的栽培一般不需要太多的管理,但仍有两个重要的工作,除草和翻藤。

① 除草

杂草会夺取红薯的养分,可能成为病虫害的温床,影响通风。因此,需要定期除草或者利用覆盖材料等方法控制杂草。除草工作通常会在种植后约30天开始。尽量不要错过这个时机,否则杂草与藤蔓缠在一起,变得难以处理。前期除草之后,等中后期藤蔓旺盛起来,杂草则会得到抑制。

② 翻藤

翻藤是生长中期对红薯营养生长进行调整的一种方法。红薯在6月下旬到7月上旬时,地上部分开始迅速生长,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期间生长达到高峰。生长盛期的红薯,如果水分养分充足,一方面藤蔓触地生根,会长出次生根,导致养分分散,可能会影响块根的生长;另一方面,茂盛的藤蔓可能会造成垄间郁蔽,影响通风透光。翻藤可以切断多余的次生根,使营养集中,改善通风与光照。翻藤时,拎起藤蔓的前端和中部,将其从地面拉起来,向垄面中心方向折返。注意力度,避免拉断藤蔓。

在生长高峰到来之前,藤蔓迅速覆盖畦面,此时是进行翻藤的最佳时机。通常,在红薯藤开始触地面并生根时进行翻藤工作,根据藤蔓的旺盛程度可以进行1-3次。比如7月下旬、8月中旬和8月下旬。进入9月以后块根开始膨大,不宜再进行翻藤。

特别干旱且灌溉困难的地域,可以不用翻藤。任由次生根下扎吸水以维持整体生长势。另外,有一些新品种也不需要翻藤。

图片

图片

收获和储存

收获时间通常在种植后约120-140天。在临近收获时,最好挖出几株进行试收获,再判断收获日期。收获应在晴天土壤干燥时进行。

首先用镰刀割掉地表的藤蔓,然后轻轻挖动表面的土壤,确认块根位置,然后再在较远的位置插入铁锹将其挖出。

储存

刚挖出的红薯如果进行后熟,味道会变得更甜。后熟需要1-2个月的时间,但是如果管理不当,可能会腐烂变质。应注意以下事项:收获后的红薯,轻轻擦掉表面附着的土壤,并一个个分开。晾晒2-3天,将表面风干。通常的后熟和储存条件为,温度13-15℃、无阳光直射、通风良好。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