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答哲友: 对人类意识结构的探究

 淘沙金 2024-05-25 发布于湖北

答哲友:

对人类意识结构的探究,记录了我多年的思考和写作。对人类意识结构的探究,涉及到方方面面,集聚于意识、概念、逻辑、哲学四个基点,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敏悟。其中:

1、意识部分关切到,生命意识的初始和开端,生命意识方式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生物进化和文化演化的经验历史塑造,身体系统的感官知觉和符号系统的概念思维联结所产生的人类意识结构;

2、概念部分关切到,人类意识结构从直观到抽象,表象到概念的运动,符号系统在人类意识中的介入,语言的产生和指称抽象功能,语言到概念的生成和互为关系,以概念为素材的人类思维的形成,思维运行中的概念生成、概念联系和概念进阶的基本环节,概念方式的事物认识、自我意识、思想活动、精神现象、智能创造、文化建构的理性智慧和实践理性的形成;

3、逻辑部分关切到,逻辑的由来和发展史,逻辑的根据是概念,思维逻辑的内生方式和经验方式,人类意识结构中的概念逻辑的总体统一和丰富内容,在电脑人工智能中引入和研制概念逻辑的电子芯片和生态软件,实现人机一体的人类意识结构的更高发展;

4、哲学部分关切到,世界哲学史从古代本体论哲学到近代认识论哲学,进而到现代主体论哲学三个发展阶段,近现代哲学中的休谟经验哲学,康德先验哲学,黑格尔逻辑哲学,叔本华表象哲学,卡西尔符号哲学,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胡赛尔现象哲学,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等,以及冯友兰传统文化中的《中国哲学史》等,以人类意识结构探究的新视角的进行评判,哲学的新行进等。

对哲学的耕耘,我始终关注的是人类意识结构的探究,关切的是以人为核心的主体能动的实在方式。一方面,我的哲学之路不涉及人们热衷的宇宙规律,社会治理、心灵滋养,道德论理、安身立命、人生至理。在我看来,这些都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内容,以及日常生活经验的谈论,不再是哲学的内涵。另一方面,恩格斯在一百八十多年前就指出,随着各门学科离开哲学怀抱的独立发展和互为联系,无所不包的哲学的自身领域所剩下只是思维逻辑。而思维逻辑应从人类意识结构的探究中,得到透彻的总体揭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