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爸妈妈引领我们,读书改变命运

 语杨读书 2024-05-25 发布于江苏

插图#老父亲种的蚕豆


我出生于农村,有两个姐姐,我是三朵花之一。 


我出生的那个年代,爸爸妈妈有重男轻女的思想。幸运的是,随着我长大,爸爸妈妈没有再固守那个落后思想。


在我们那个村,三姐妹只要有能力就可以持续读书的家庭我们是唯一的。 爸爸妈妈是农民,靠种农作物赚取我们三姐妹的学费和生活费。仅仅靠种棉花、水稻、麦子、玉米、黄豆,收入不高。


偶然的机会,爸爸妈妈开始种蔬菜,比如扁豆、韭菜、韭菜黄、黄豆等。黄豆不会再等到枯黄的时候才收割,当黄豆可以直接食用的时候就会摘下到城里卖。

种蔬菜的收入增加,随之带来的是爸爸妈妈忙农活的时间没有了边界。不知道多少个夜晚家里灯泡被换成功率更大的,就是为了亮一些,晚上干活。不干活的时候,为了省电又会换成瓦数小的灯泡。


韭菜黄从泥土里挖出来,爸爸妈妈在炎日的夏天,连续几个小时在河边一根根清洗,捆扎整齐后第二天清早爸爸会去城里卖。暑假在家,我们姐妹三帮忙做饭,我们无缘吃齐整的韭菜黄,只能吃部分漂浮水面上的能吃的碎叶。尽管有点心酸,但是那个时候感受到满满的幸福,毕竟能吃上韭菜黄的农村孩子并不多。

爸爸妈妈每天晚上摘黄豆整理蔬菜,忙碌完毕已经深夜。爸爸是家里的顶梁柱,前一晚和妈妈一起整理蔬菜,第二天凌晨自己早早起来骑自行车驮着两筐菜去城里卖。 一开始靠腿力蹬车,后来爸爸给自己的自行车装了小机器,可以代替靠体力蹬自行车。自从装了这个机器后,爸爸可以省力一些。

每天凌晨爸爸去城里卖菜,我和姐姐有时会醒来,总是嘱咐爸爸慢一点。心里总是默默祈祷,爸爸一定要安全。 每天中午要吃饭时盼着爸爸归来,安全归来是那时最大的期望。

农村的路是土路,遇到下雨天,那就不得不受更多的苦。 爸爸从来不说苦,不抱怨,有时还会从城里带回油豆腐、豆腐干给我们吃。

记得我暑假去城里舅舅舅妈家,每天傍晚早早地吃饭。有时舅妈和我提起我的爸爸妈妈,我情不自禁落泪,因为我知道我的爸爸妈妈干农活要到很晚,披星戴月是常有的事情。

耳濡目染爸爸妈妈干农活的不容易,那个时候我无力做太多,内心只能默默地读书,通过读书改变自己的命运。现在的我写下这些话,依然会酸楚,心疼我的爸爸和妈妈。在那个年代,能抚养三个孩子长大很不容易。

三姐妹读书,家里的经济情况一直不好,没有钱盖新房,别人都已经住上新房,我家依旧是老宅。尽管老宅简陋,但是在那里有我和爸爸、妈妈、姐姐相处的美好时光。虽然物质不富足,但见证了爸爸妈妈的辛劳,爸爸妈妈不抱怨生活的态度。我和姐姐在那里得到了成长,才有了以后一步步的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