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以教人者教己

 贺承德 2024-05-25 发布于山东

陶行知先生有言:“从这些例证上,我们可以归纳出一条最重要的学理,这学理就是'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

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以教人者教己”呢?教师在走进课堂之前要做一名好学生,要学会在学生之前,会学在学生之前。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教学生学会、会学。可以说,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不仅是对学生的要求,还是对教师的要求。教师讲课之前的备课,与其说是教案,不如说是学案。教案也好,学案也罢,都见证了教师在讲课之前用血与墨走过的一段求学的心路历程。

对于这一点,我想通过两个例子来谈一谈。

第一个例子,在课文里,以教人者教己。我让学生预习《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这个命令像是一枚利箭,从学生的耳畔呼啸而过,但这还不足以表明它有多么强大的战斗力。最美的杀伤力,莫过于在我的心灵的阵地上呐喊一阵子,厮杀一番。

作为主张“道法自然”的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庄子与好友惠子到户外去游玩。来到濠桥之上,庄子不经意地俯视水面:“好家伙,鲦鱼像我一样,正欢快地出游哩!”鲦鱼出游从容,这是庄子心情愉悦的招牌。庄子出游从容,这是鲦鱼心情倍儿爽的底牌。

庄子终于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情不自禁地脱口而出:“是鱼之乐也。”惠子丈二的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就纳闷了,你不是鱼,你究竟怎么知道鱼的快乐的呢?”

在学习的时候,我便出了一道题。在考查学生的智商之前,我想先检测一下我的情商:“如果你是庄子,你打算如何回答惠子的话?”正所谓“孤掌难鸣”,谁也不想一条腿走路,我至少需要拟定出两个参考答案。态度端正,是走向真理的大门的通行证。在思考的酒厂里,我用精神食粮酿造出了些许若有所悟的思想美酒。一、我是鱼变的,快乐着鱼的快乐。二、鱼昨夜托梦给我,快乐着我的快乐。如此想象,彰显了我被庄子附体之后的浪漫情怀。

第二个例子,在生活中,以教人者教己。夏天像是一只沉睡的大懒虫,它趴在个别同学的身上,于语文课堂上呼呼大睡,顺便还流出了一汪口水。面对此情此景,我想出一道填空题,让学生们在苏醒之前仍旧振奋我们各自摇曳过的心旌:“夏天,请不要把功课放到____里!即使身处在____(或____)里,我们也要努力把学习进行到底,毕竟读书是我们的伟大任务,学习是我们的神圣使命。”这道题是我出的,恐怕连度娘都不知道参考答案,但是它们就在我的心灵的府邸里茁壮成长。不信?你看:“夏天,请不要把功课放到冰箱里!”天气炎热,但这并不是我们把功课冰冻起来的完美借口。一冷一热,反衬的写法,不知能否唤醒学生沉睡的良知。在此之前,我必须用文笔唤醒自己的神经末梢。鲁迅的笔墨,具有医愚的特效。但愿我的笔墨亦能有止困的药效:“即使身处在蒸笼(或烤箱)里,我们也要努力把学习进行到底,毕竟读书是我们的伟大任务,学习是我们的神圣使命。”我想到的答案,学生也在努力想到。学生想到的答案,我亦在努力想到。

做学问,既是学生的情愫,又是教师的情怀。“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这不就是陶行知先生对“以教人者教己”的最好的诠释吗?《兑命》曰“学学半”,这不是古人对“以教人者教己”的最好的诠释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