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庄周梦蝶'、'相濡以沫'等经典寓言中感知庄子的微言大义

 寥斋 2020-03-16

文/玄鸟歌唱

最近在读一些中国古代寓言,觉得很有味道。在所有寓言中,最为喜欢的还是庄子寓言。

庄子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哲学家,中国哲学的主体部分包括宇宙论和人生哲学,建构者主要是道家。道家的宇宙论在《淮南子》中发展得比较完善,在人生哲学方面,庄子的成就是空前的,在后代也是无人可及的。

从

庄子画像

《庄子今注今译》的作者陈鼓应教授说:'庄子思想的原创性和内涵的丰富性,在中国哲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是无人能及的。'

但我们普通人很难将庄子原著拿来精读,如果可以通过阅读庄子的寓言,略窥庄子思想的一点风采,也是有益的。

庄子的寓言,主要有这几种样式:譬喻式寓言,这种寓言没有完整的结构,但是本体和喻体非常明确,比如'庖丁解牛'、'相濡以沫';设问式寓言,假设人物相互问答,在问答中讨论某一道理,如'濠梁之辩';借叙事以说理的寓言,这种类型的寓言,有人物、场景、对话、事件,如'材与不材';造境式寓言,这种是庄子所独有的一种语言艺术,是庄子超人想象力的体现,有点像文学中的'意象',但又有所不同,比如'庄周梦蝶'。

我便试着将这几类庄子寓言进行深入解读,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体会庄子哲学思想,体会他作品的微言大义。

譬喻式寓言

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

从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在第一遍读这个寓言之前,我已有对于'相濡以沫'这个词语的初步印象,在正式阅读这篇寓言之时想当然地认为'相濡以沫'的境界自然超越'相忘于江湖'。

相濡以沫,那是一种多么深情款款、令人动容的状态?字面意思就是两只鱼在那里互相吐着泡泡润湿对方以助对方续命。

这就像在现实中生活贫穷的两个人,虽然吃糠咽菜,但至少彼此陪在身边。我们可以为了半碗粥由谁来喝而争执半天,甚至最终这半碗粥谁也没吃,最终变质,这也是一种别样的幸福。

'相忘于江湖'那是什么情况?虽然鱼沉浸在水中,谁知它是否真的快乐?纵然水草丰美,但是那样的一个人却不在身边,又谈何幸福呢?

这是初读寓言的感受,也是一种断章取义。

我们看看后面的句子: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这明明有着另一番涵义,可是在我初读时却有意无意回避了。

且看原文: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意思大体是说:泉水干涸了,有两条鱼一起被搁浅在陆地上,互相呼气、吐沫来润湿对方,以延续生命,这样的话还不如在湖水涨满时,各自游回江河湖海、从此相忘来得悠闲自在。你这样想就和称誉尧而谴责桀一样,还不如把两者都忘掉而把他们的作为都归于事物的本来规律。

庄子首先举了一个观点,就是'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对于这种观点,庄子是不赞成的,当然,他并非就赞成'相濡以沫'胜过'相忘于江湖'。无论是'相濡以沫'还是'相忘于江湖',都要顺其自然、如其所是,要少掺杂个人的情绪,把自我的好恶掺杂在里面。就如同对于尧和桀,赞誉尧帝而否定夏桀,都是不必要的。

庄子在这短短的小章里,用了相对多的笔墨来写了'相濡以沫'的动人,这恰恰对应着下面的尧帝,从常理上来说,患难与共、同舟共济与'其仁如天,其知如神'(语出《史记》)都是令人称颂的;而'相忘于江湖'便显得有点无情无义,夏桀的暴虐也是尽人皆知,因此众人都认可'相濡以沫'和尧帝,而否定'相忘于江湖'和夏桀。

庄子并非寡情少义,而是看得更为深刻。尧帝宅心仁厚、德高望重,的确是百姓之福;夏桀暴虐无度、荒淫无耻,乃百姓之灾。但是无论宅心仁厚、德高望重也罢,暴虐无度、荒淫无耻也罢,他们都推动着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并未使得历史的脚步有些微的停驻。

所以,还是'两忘而化其道'吧。

设问式寓言

濠梁之辩

从

濠梁之辩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是啊,你不是鱼,你怎么知道鱼是快乐的呢? 这句话我经常拿来对先生说。因我理财能力不行,所以家里的账是先生在管着,先生颇羡慕那些夫人管账的同事。他总会说:'那些从来不要操心钱的丈夫肯定特别幸福。'我回答:'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确实,看上去很美的,事实也许并非如此。

庄子却不这么认为,这里记载了他与惠施的一段辩论。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大意是这样的:庄子和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庄子看着水里的鲦鱼说:'鲦鱼在水里悠然自得,这是鱼的快乐啊。'惠子说:'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惠子说:'我不是你,固然不知道你;你不是鱼,你不知道鱼儿的快乐,也是完全可以断定的。'庄子说:'请回到我们开头的话题。你说:'你怎么知道鱼快乐'这句话,就是已经知道了我知道鱼的快乐而问我。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啊!'

读完之后,真是感觉两人都是辩论大家,都擅长'诡辩'之术。而从本文看来,惠子还是略胜一筹的。庄子最后都有点'耍无赖'了。

庄子见鲦鱼游得从容(这种从容也是庄子的感觉),便认为鲦鱼游得好快乐。惠子认为庄子又不是鱼,为何知道鱼快乐。庄子'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反问惠子不是他,又何知他不知鱼之乐呢?惠子继续用他的理论来论辩,你既然认为我不是你,所以我不知你,那么因此可以断定,你不是鱼,也不知鱼。庄子有点说不过惠施了,便'诡辩'说:你在问我怎么知鱼快乐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了,我怎知的呢?我是在濠水的桥上知道的。

惠子问的是怎么知道鱼之乐,庄子偷换概念,用他观察的地点(濠水的桥上)来回答惠子的原因。

关于这两人谁的论辩技术更高,我不想去讨论(从逻辑上来说,显然惠施更严密;但从审美上看,庄子未尝不能体会'鱼之乐')。我对他们讨论的话题很感兴趣。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不是鱼,就不知鱼之乐了吗?不是另一个人,就不知道他是否欢乐悲伤了吗?我看不一定。一个人的情绪,通过他的表情、动作、语言等等都可以表现出来。我们总可以体会一二的。

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看到医护人员牺牲,我特别能够对医护人员家属的情绪感同身受。难道我不是牺牲医护人员的家属,就不知他们之悲了?

我还想从另一方面考虑一下。

子是鱼,必知鱼之乐乎?

你是鱼,就一定知道鱼之快乐?那么我们作为人,是不是一定知道做人的快乐?

物质的丰裕能带来生活的改善,也许在一定程度上,物质的丰富与生活的幸福度成正比;但过了一个程度,就无法证明了。你能说是拥有一千万更幸福还是两千万更幸福?物质上满足了,人还要有点精神追求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快乐,若是物质的丰裕与精神的丰沛成正比,我想,人会比较容易快乐些。

所以不是每一个作为人的人,都知人之乐的。找准人生的方向,并为之奋斗,在奋斗的过程中,会体验到快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会找到快乐;安贫乐道,也许也是一种快乐……不一而足。但精神荒芜、思想空虚,这样的人,一定不快乐。

叙事式寓言

材与不材

从

不材之木

在日常生活中,总是有些感触。在单位里,你要是太平庸了,又不努力,便无人搭理你;你要是太出众了,也会招来很多麻烦。真是令人无所适从。当我读到庄子的这一则'材与不材'的寓言之时,内心忽然有一种敞亮的感觉。

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问其故,曰:'无所可用。'庄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故人喜,命竖子杀雁而烹之。竖子请曰;'其一能鸣,其一不能鸣,请奚杀?'主人曰:'杀不能鸣。'明日,弟子问于庄子曰:'昨日山中之木以不材得终其天年,今主人之雁,以不材死,先生将何处?'庄子笑曰:'周将处乎材与不材之间。材与不材之间,似之而非也,故未免乎累。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物物而不物于物,则胡可得而累邪!此神农、黄帝之法则也。若夫万物之情,人伦之传则不然:合则离,成则毁,廉则挫,尊则议,有为则亏,贤则谋。不肖则欺。胡可得而必乎哉!悲夫,弟子志之,其唯道德之乡乎!'

大体意思是这样:

庄子在山中行走,见到一棵大树,枝繁叶茂。伐木之人停在旁边休息却不去砍伐。问其原因,回答说:'没有地方可用。'庄子说:'这棵树因为不成材得以终其自然寿命。'

庄子从山中走出,寄宿在友人家中,友人很高兴,命童仆杀鹅招待客人。童仆请示说:'有一只鹅能鸣叫,有一只不能鸣叫,请问杀哪一只?'主人说:'杀那只不会鸣叫的。'

第二天,弟子向庄子问道:'昨天山中之树,因为不成材得以终其自然寿命,今天主人之鹅,因不成材而被杀。先生将在这二者之间如何立身自处?'

庄子笑著说:'我庄周将处在成材与不成材之间。成材与不成材之间,好象与大道相似,实则非也,所以也不能免于受牵累。至于顺乎自然而茫然无心之漫游就不是这样,既无赞誉也无毁谤,或如龙之显现,或如蛇之潜藏,随时变化,而不肯专主一端。时上时下,以与天地万物和谐为准则,茫然无心漫游于未曾有物的虚突之中。按物之本性去主宰万物而不为物所役使,这样哪里会受到牵累呢!这就是神农、黄帝遵循之法则。至于万物之情理,人世伦理之传习就不是这样。聚合转成分离,成转成毁,刚直则受挫伤,尊贵则遭非议,有作为就有亏缺,贤能就遭暗算,不肖就遭欺侮。怎么可能一定不受牵累呢!可悲呀!弟子们记住,恐怕还只有归向于自然(方可做到不受牵累)吧!'

这里,庄子就说出了一种人生智慧,处于'材与不材之间',其实就是一种中庸的态度,不走极端,在两端之间游走。虽然做到这一点,但是也'未免乎累',处理得再好,也还是会遭到一些不公正的待遇,这样怎么办呢?只能顺乎自然之道,'乘道德而浮游',并且'物物而不物于物',这样便可不为所累。庄子教导弟子,归向'道德之乡',就是自然之道,一切顺其自然,无为便是有为。

这对于生活在俗世当中的我们,实在是一个启发。

我们所处的环境已经是这样了,凭一己之力,无法改变现状,那么先适应着,在自己可以发挥的空间,尽自己的能力去做。

不走极端,遇到恶劣的环境或放任自己,找个借口放弃奋斗,或将环境的问题无限扩大,将所有的责任归结为环境差、条件差上,诅咒、愤怒、叫嚣,这两种'不材'实在为人所不齿,而且这两种行为也是毫无用处的。

造境式寓言

庄周梦蝶

从

庄周梦蝶

第一次知道庄周梦蝶这个典故是在李商隐的《锦瑟》里。年少的时候,曾经把李商隐的那些美丽的诗都抄写背诵,被他的那些朦胧伤感的诗打动过许多次。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上,庄周梦蝶通常被阐释为庄子向往一种无忧无虑的自由状态。而真正的庄周梦蝶又是怎么回事呢?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大意是这样的:过去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生动逼真的一只蝴蝶,飘飘荡荡,十分轻松惬意。他此时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庄周。过一会儿,他醒来了,对自己还是庄周感到十分惊奇疑惑。他认真的想了又想,不知道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周与蝴蝶一定是有分别的。这便称之为物我合一吧。

庄子的这样一种恍惚,很多人都有过。每个人都做梦,做梦的时候,感觉梦中的情景那么真实,骤然醒来时,往往不知身之所在。经庄子这么一说,蓦然感觉,人生莫非就是一场梦?我们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便是梦中的片片场景?谁能保证我们的现实生活不是一场梦的一个个片段呢?想之便觉得有点虚无的感觉。也许有一天,梦醒了,才会发现,这场梦做得好久啊。在另一个世界的我,正做着这个世界的梦。

庄子提出这个'物化',也就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其实,在庄子梦蝶之中,我是蝴蝶,蝴蝶是我,蝴蝶是一个自由自在的我,而我,是一个不自由的蝴蝶。我和蝴蝶其实是同一的,而在做梦的时候,达到了一种'忘我'的自适境界。

但是不能一直'忘'下去,总会醒来的,这让我感到恐惧。有时会想想,自己的存在是否就是一个梦?我是否真的存在?虚无感顿生。

用什么证明自己的存在?又用什么证明他人的存在?

结语

我今天从庄子寓言的四种样式来解读庄子寓言,从中感知他的人生哲学,获益良多。

同样是道家思想,老子的思想相对容易把握些,概念比较明确,相比较而言庄子的哲学就有点难以系统概括。而从庄子的寓言中,却能得窥庄子思想于一二,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学习庄子人生哲学的好办法。

我是@玄鸟歌唱,八零后高校教师一枚,愿和你分享阅读体验和生活感悟。欢迎关注和评论,谢谢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