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扬科||P4佛苑

 乡土蓝田 2024-05-25 发布于陕西

文学爱好者的创作平台
散文 / 诗词 / 小说 / 情感 

P4佛苑

杨科

在西坡半山腰,屹立着一座金色的六角塔,在朝阳的照耀下,格外的雄伟壮观。
沿台阶踏步而下,从塔的西侧,行至塔脚下。双扇朱红大门上一个个金黄大泡钉都被人们摸得油光闪亮。入门便看到旋梯一侧塔基,室内塔基共分三层。第一层,是浮雕形式表现的礁石山水,有大海上的滚滚波涛,拍岸的浪花如惊雷袭来;有悬崖绝壁,如刀劈神工,苍劲有力的老松穿崖而出,犹如一条巨龙,扎入大海,突然,在海面上仰起雄伟的龙头,口中的金珠好象在海风的吹拂下,隆隆作响。
第二层的画面,是一幅祥和彩云图。一朵朵云团飘浮在天边,几对丹顶鹤在天空翱翔。整个画面,除了丹顶鹤的红顶之外,全然是一片金黄。
第三层,也是塔体直径最大的一段,也许为让人们站在大殿内观看的清楚的缘故吧,蓝天下的飞檐翘角,格外美丽,翘角上的飞鸟展开双翅欲飞向天空。六个面上,各有一尊大佛。一尊坐佛,慈祥的面庞,容华贵,一手上握着一枝玫瑰,一手拿着一快四方物件;一尊站佛,脚踩祥云,如从天上来,双手放在胸前,好象握着一个手机摸样的东西;一尊卧佛,与常见的卧佛姿势差不多,所不同的是背景很特别,象是一面电视大屏幕,浮现出《佛号》的闪动画面。佛手张开好似大拇指支撑着头,仔细看去,手指并没有贴着佛头,而是捏着一块四方物件枕在头下……
心里只觉纳闷:怎么每尊佛手里都有个物件?极象手机,想问个究竟,可在殿内走了一圈,也没有看见一位僧人。突然,从大门看出去,大殿对面的台阶之上,有一快象是青色的天然大石上,阴刻着“P4佛苑”四个金色大字,殿门内两根大柱上楹联更是独特至极:
唱佛号念佛缘南无阿弥陀佛
听P 3看P 4殿纳现代艺苑
我矛塞盾开:嗷!这是一所现代佛苑啊!
回头环视整个大殿,金壁辉煌!六尊大佛,足有两层楼高,显得特别的气派。沿大殿四周,一组组群雕佛像前都是香火旺盛,整个大殿内是青烟袅袅,心情只觉得一阵阵地舒坦。
从大殿后门出来,看明白此佛塔正好建在山谷一平台上。仰头观望,一道拱形桥从塔体平台通向东面的山坡。我沿悬转山道而上,到达佛塔平台。六角塔在地平以上还有六层,每层都是浮雕佛像。塔周边不远处又有一群巨型雕塑,深褐色佛像,显得格外的厚重、有力量,形象是活灵活现。环视佛雕像,布局错落有致,形体甚是浑圆、大气。记忆清晰的是一头大象上坐着活佛,手里拿着菩提枝,好象在向游人们洒着盛水,走到佛像手臂之下,似有星星点点水滴落下,感觉真的和下雨一样。
猛地,一道紫光东面射来。我顺着光芒看过去,东面山坡上一尊两面佛雕像高竖云霄,看上去足有十层楼高。仔细看去,是尊脚踩莲花的菩萨像,一像面东,一像面西,汉白玉菩萨身躯,有飘逸的飘带陪衬,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的轻盈,好似从祥云中飘飘而来。
远处的山坡顶上,一座双挑檐琉璃瓦面大型建筑,规模宏大。上下檐之间一块竖形牌匾,蓝底金字,“P3佛殿”醒目可见。在“P3佛殿”南侧对应的地方又有一座殿堂,好象被掩映在了树林之中。欲前往观光时,可怎么也走不动了。
顺着庙台上走了一圈,胜地南侧是徒峭的山坡,满山的树木一片翠绿。山下,一眼望不到边的大海,遥远处山影时隐时现。当回望来时的路,原来进山的路是一进一出的双行道,环绕着六角塔,双行道中间,被金黄色的链条隔开,路两边长满了苍松翠柏。刚刚所到之处都被参天大树遮掩得严严实实了,好一处清净、雅致的佛教胜地!
一梦醒来,自觉好有趣味,还想再回美妙福瑞之境,可天已经亮了!
2008年1月27日夜梦之所见福瑞


作者简介:杨森科,笔名扬科,出生于1953年8月,蓝田县人,毕业于原西北建筑工程学院。从事过教学、冶金建设、水厂技术、燃气设计与生产管理等工作,退休后又返回教学岗位。喜欢旅游并有写游记的习惯,偶尔也写点小诗,以消遣退休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