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张的伤痕(六) || 作者 杨进荣

 天南地北会宁人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老张的伤痕(六)

作者‖杨进荣



老张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多年辛劳,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这种病迫使他不能下重苦了,但闲不住的人,不想就此善罢甘休,继续着起早贪黑的农业生产工作。他把远地和陡地,改种成了紫花苜蓿,四十多亩,一年收两茬,全部出钱请人由收草机收割。其余土地改成机耕机种机收的玉米地,最近几年被别人撂荒的,都被他陆续耕种了。

六月,黄土高原的葱郁才堪写可书。流浪的云变幻多端,一会白,一会黑,一会红,一会灰;有的如堆起的新疆绵,有的如奔跑的骏马,有的如桀骜不驯的山峰,有的如高低起伏的丘陵,有的如狼似虎。

有时雷响的克里马叉的清脆,有的雷轰隆隆的沉闷,有的雷狂傲地从九天掉到地上,仿佛要把大地炸一个大坑。

电的火辣,穿云破雾,刺地人睁不开眼晴。电的暴烈脾气,收不住,笼不了,一会儿在头顶,一会儿在房上,雷响前必有闪电。

去老张家,正逢雷阵雨天气,个把钟头,洪水已经泛滥,从张家沟沟垴里奔流而来的山洪,带着沿途的大量黄土,泥流浊翻。我们被隔离在苦水河的对岸,等待洪水走完。

老张和老婆打着个雨伞,一人拿一把铁锹,在河的对岸挥手喊话,风大雨大,听不清楚,越大越喊,越喊越急。我们双方如猜谜语一般,雨停后,水几个小时才走完,月亮把清银的余辉涂抹在野地深山,透心的凉,非到雨后故地的夜晚,你绝对没法遇到。呲呲滑滑,子夜时分才到了老张家。

脱去湿衣,擦掉雨水,老张煮的一锅牛下水已经切碎上桌。吃喝间,老张给我谈了一桩心事,想趁这几天大女儿出嫁,作一了结。毕竟都老了,尽量把遗憾消解在生前,不给后代留叵烦。说实话,我有点感动。为老张的魅力人格。

第二天,老张家的实亲陆续来到,凉菜、臊子面一直吃了三天。出嫁女儿的喜事这么办,在我们附近还是头一家。女儿女婿都在县医院上班,工作稳定,收入不菲。

我瞅准机会,先与老张各位弟兄分别见面、闲聊、逐渐切入正题。了解他们的内心活动,再与老张沟通,返回再去协调,如此数趟,事情才有结果。

唯有老二媳妇,一口一个老张富了走不起,听着听着,把我气疯了:老张穷的时候,你咋也是这个怂势样子?你这么会说,你怎么不给自己的孩子求人找个工作?人啊,一旦忘了本,就像放开缰绳的野马,蹄子一扬,尾巴一拶,哪儿都敢跑!我们能不能凭良心说句话,都是有儿女的人……老二憋不住了,我去,我去。烂怂女人不去就算了。

多少年了,老张家弟兄姊妹第一次在一起团聚吃饭,幸亏有了老张出嫁女儿这样的一个大好机会。那天,很少喝酒的老张喝得有点多,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惹得好多亲戚都有点流泪难过。

老张夫妇给大家敬了两轮酒。女儿和女婿依次给亲朋看盅敬酒。亲朋也分别给一对新人送上祝福和红包。此时不知老二的婆娘何时汆到人伙伙中,一句:咋给我不敬礼,轮到我,你老两口就醉了?我一看她是来挑事的,赶忙补救说,唉二嫂子,这就是你鸡蛋里挑石头了,二哥早到了,你不是说有事今天不过来了么?来,老张喝多了,我代表他,给二嫂敬一杯。我原是想给她个台阶下,把今天的事办圆通了再说,聪明的女人应该嘻哈而过,谁知她不是这样:唉,我说张家门不大户可不小,啥时轮到外人管我张家的事情了?况且今天是我亲侄女大喜的日子,有亲侄女就有亲兄弟,不是亲侄女爸敬第一杯酒,我就不喝。二嫂,你这话说的就有点见外了,我和你兄弟同窗多载,亲同手足,他喝高了,我替他敬二嫂一杯,有错吗?我生气地说。有错,有很大的错。你是张家老几,是张家的大舅还是外甥?骆驼脖子长,隔山的草能吃上不。管毬的个宽。她质问的嗓门很大,引得其它桌的亲朋停下手中的筷子,不知原因地侧耳倾听。为了张老娃的美事,我忍了。我是人啊,怎么与一头猪吵架生气?

自此,我回乡数次碰到老二两口子,总感到有点不合时宜,人一旦有了隔阂,说不出哪里变了。可就是走不近,断了的绳子怎么系都有结。这世上只有和好,没有如初。和好容易,如初太难。你觉得我斤斤计较,是因为吞下委屈的那个人不是你。旧帐重提,是因为它从未妥善解决。以前凡事都想要个答案,现在才明白很多东西都是悄悄结束,哪有什么答案,沉默、疏远就是答案。

我们的孩子们都长大了,有的读大学,有的读硕博,有的要结婚。彼此不时有邀请,偶尔也见面。

同学们到点的到点了,退休的退休了,时势是很能开玩笑的喜剧演员,所有的不可一势,一切的威风架口,得意时的爱搭不理,都被打回了原形,丢入怀着复杂心情,必须简单笑对的晚年生活,省市县局长也好,打工务地经商当工人的也罢,时光把每个年龄段的人切割得一清二楚。

人生不能二次重来,如果能重来,如果不失意,大多人可能不会把自己再作如此的安排:该种树时没有种树,应修路时没有修路。相见的奇缘因为私心而结孽,少有的相遇没能在可怜的生命中生育清欢。

我近来返城,在书案前经常看到他们,不知落在纸上的他们是否如我一般?



作者杨进荣,曾用名绿云、罗巴、走天涯、西北星,陇上田园诗人,作家,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和乡土文化的资深研究者,曾在《诗歌报》《散文林》《诗人》《驼铃》《白银晚报》《白银日报》《白银文艺》《乌兰》《甘肃日报》《甘肃经济日报》《首都文艺》《人文白银》《乡土文学》《乡韵》《陇上风情》《中华诗词》中国网、神州网、今日头条、凤凰网等网络和报刊发表小说诗歌散文游记近万篇,深得读者喜爱。著有散文集《抱朴》和诗集《星云涯罗》等。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