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补火生土”法的代表方是四神丸

 北京润雨 2024-05-26 发布于辽宁

“补火生土”法的代表方是四神丸
A.理中丸
B.真人养脏汤
C.补中益气汤
D.四神丸
E.金匮肾气丸

一般而论,补火生土之代表方是附子理中汤。凡火不生土,脾胃虚寒,寒湿内伏,以致食谷不运,腹满且痛,四末欠温,口淡不渴,或作呕吐,或作泄泻,舌苔白腻,脉迟缓者,得此益火燥土之药。


理中汤
【组成】党参、干姜、白术、炙甘草各9克。
【功用】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用于脾胃虚寒纳化失常所引起的食欲不振、脘腹疼痛、腹泻、浮肿,舌胖苔白滑,脉沉迟等症。常用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溃疡病以及胃肠痉挛性疼痛等而具有脾胃虚寒之证者。

附子理中汤,就是在上四味里再加3-9克熟附子。
理中汤有补气健脾之能,但主要方法是,取干姜之热,以直接温脾之寒凉为开解。
附子理中,是增加了附子,以加强温热之功。一方面增加直接温脾之功,另一方面,有些提相火之能,以期功效更宏。
我增提出来,以辣椒代干姜组方,而去掉甘草,拟成党参、白术、辣椒三味为方的“新理中汤”。以期和网友共同商量,但无一人回答。我的意思是,干姜守而不走,无走窜之功。而辣椒温热之功强于干姜,且作用于气分,能走窜。对于,脾在气分的寒凉当有更对证的效果。
只是,那样作来,可能味道不好吧。呵呵


四神丸
【组成】补骨脂120克,五味子60克、煨肉豆蔻60克,吴茱萸30克,生姜120克,大枣50枚,制丸。每服6~9克,每日1~2次。也可按比例煎服。
【功用】温补脾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肾阳虚,证见久泻或五更泄泻、食少乏力、腹痛肢冷,舌淡,脉沉迟无力者。常用本方治疗慢性肠炎,慢性痢疾,肠结核腹泻而见有脾肾虚寒之证者。
四神丸温脾之道,主要用补骨脂提相火以温脾寒。而其他品药,皆为佐助。
它与理中汤,思路不同。呵呵。但提相火,要有好的肾充基础。肾不充而提相火,有阳强耗肾阴之嫌。
所以,建议健脾每每先补肾而后用此方。
 
参苓白术散
【组成】党参9克、茯苓9克、白术9克、炙甘草3克、炒扁豆12克、山药12克、薏苡仁12克、莲肉9克、陈皮6克、砂仁3克、桔梗3克、大枣5枚。
【功用】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用于脾肺气虚,湿痰不化之食少乏力、便溏或泻,或咳嗽痰多等症。用本方加减可治疗慢性肠炎久泻,结核病之身疲乏力、痰多食少以及慢性肾炎等见有上述证候者。
此方有补气健脾,和胃渗湿,却没有温脾之品。用主于合适于脾弱脾滞而无寒凉证者。


补中益气汤
【组成】黄芪15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炙甘草5克、当归10克、陈皮6克、升麻3克、柴胡3克。
【功用】益气升阳:用于脾虚气弱重症,如身倦自汗,及中气下陷之内脏下垂(如脱肛、子宫脱垂)、久泻、小便频急(如慢性泌尿系感染);气虚不能摄血之便血、崩漏等证。也用于低血压头痛眩晕、或气虚嗜睡、气虚发热等证。
此方升麻可提升中气,黄芪补气力强。主要对证中气陷而的诸证。也不含温脾之品药。
 
案例:这位朋友你好,根据你所说的情况,可能是脾阳虚引起来的表现,脾主肌肉四肢,在脾阳虚时就会造成四肢不温,畏寒肢冷的表现。而脾阳虚,消化能力下降,也会有消化道不适的症状。
指导意见:
这种情况可以采取温阳健脾的措施进行调理,建议服用附子理中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