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右肾上腺静脉的解剖和解剖变异(2)

 银缕一瞬 2024-05-26 发布于山东


文献报道,RAV还存在着其他的各种类型的解剖学变异。从右肝静脉下方至右肾静脉、右肾上腺和IVC之间,都是RAV存在解剖变异的区域。

RAV最常见的解剖结构为呈水平方向直接汇入IVC。

其他变异为RAV向下汇入右肾静脉和IVC的交汇处;RAV向下汇入右肾静脉;

RAV向上在右肝静脉附近汇入IVC;RAV向上汇入右肝静脉和IVC的交汇处;RAV向上汇入右肝静脉。

Image

Image

其他文献报道的RAV少见类型的解剖学变异
图A:黄色区域为潜在的RAV变异发生之处(可能有多支变异静脉出现在此区域);
图B:RAV水平方向直接汇入IVC;
图CRAV向下汇入右肾静脉和IVC的交汇处;
图DRAV向下汇入右肾静脉;
图ERAV向上在右肝静脉附近汇入IVC;
图FRAV向上汇入右肝静脉和IVC的交汇处;
图GRAV向上汇入右肝静脉。

6.4 膈静脉

静脉(phrenic vein)分为右膈下静脉(the right inferior phrenic vein,RIPV)和左膈下静脉(the left inferior phrenic vein,LIPV) 。

有时和肾上腺静脉尤其是LAV形成交通支吻合,或者一起形成共干后再进入肾静脉。近年的研究还表明膈静脉有时汇入右肝静脉或左肝静脉。

因此,研究和肝脏外科有关的肾上腺静脉就必须研究膈静脉的解剖。

6.4.1 膈静脉的分型

以往,传统经典的膈静脉解剖学认为,膈静脉共1~5支,按照其与IVC的交汇方式分为6种类型:

(1)汇入膈上IVC的右前壁,占26.8%;

(2)汇入膈下IVC的右前壁,占92.7%;

(3)汇入肝后IVC的右后壁,占48.8%;

(4)汇入膈上IVC的左前壁,占4.9%;

(5)汇入膈下IVC的左前壁,占36.6%;

(6) 汇入中肝、左肝静脉共干的前壁,占31.7%。

6.4.2 膈静脉的解剖学研究

有关膈静脉的研究近年来鲜有报道,和肝脏外科临床有关的膈静脉研究就更为少见。

为了确定正常和(选择性)病理病例中RIPVs和LIPVs的起源和分布,2005年,Loukas 研究了30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没有任何明显胃肠道疾病的成人以及30例HCC患者的尸体。

以观察和研究膈静脉的起源、属支、分布和汇入的静脉。

6.4.3 右膈下静脉

研究结果发现,RIPV有3个明显的分支:前支、外侧支和内侧支。

RIPV引流情况为:引流至膈下IVC占90%,引流至右肝静脉占8%,引流至膈上IVC占2%。

而在所有30例肝细胞癌(HCC)病人中,RIPV则是其主要的肝外引流静脉之一。

最常见的RIPV末端在膈肌下方直接汇入IVC,发生在90%(270例)的正常标本中(下图a)。

第二种常见的引流类型是RIPV通过右肝静脉内侧进入IVC,发生率为8%(24例)(下图b)。

最少见的类型是RIPV直接引流到膈肌上的IVC,在正常尸体标本中发生率为2%(6例)(下图c)。

Image

RIPV的3种不同模式。

图a,RIPV的前支、外侧支和内侧支汇合后在膈下汇入IVC;

图b,RIPV的前支、外侧支和内侧支汇合后汇入右肝静脉;

图c,RIPV的前支、外侧支和内侧支汇合后在膈上汇入IVC。

6.4.4 左膈下静脉

LIPV引流情况为:LIPV汇入膈下IVC占37%;汇入LAV占25%;汇入左肾静脉占15%;汇入左肝静脉占14%;

前支在膈下汇入IVC,其分支再向下和外侧支、内侧支汇合后汇入LAV占1%。

LIPV有4个明显的分支:前支、食管支、外侧支和内侧支。

LIPV最常见的直接引流类型为引流到膈下的IVC(下图a)。

但这种模式的发生率在LIPV中并不像在RIPV中那样占主导地位,仅在37%(111例)的标本中发生(RIPV为90%)。

第二种常见的类型是LIPV引流至LAV(下图b),发生率在正常尸体标本中为25%(75例)

其余标本LIPV有以下引流模式(按发生率递减顺序排列):

LIPV直接引流至左肾静脉,占15%(45例)的正常尸体标本(下图c);引流至左肝静脉(下图d),占14%(42例)的正常尸体标本。

有2支静脉引流,前支在膈下汇入IVC,其分支再向下和外侧支、内侧支汇合后汇入LAV,占9%(27例)的正常尸体标本(下图e)。

Image

LIPV的5种不同模式

图a,LIPV的前支、外侧支和内侧支汇合后在膈下汇入IVC;

图b,LIPV的前支、外侧支和内侧支汇合后汇入LAV;

图c,LIPV的前支、外侧支和内侧支汇合后汇入左肾静脉;

图d,LIPV的前支、外侧支和内侧支汇合后汇入左肝静脉;

图e,LIPV的前支在膈下汇入IVC,其分支再向下和外侧支、内侧支汇合后汇入LAV。

图片来源:Loukas M, Louis RG Jr, Hullet J, et al.An anatom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variations of the inferior phrenic vein. Surg Radiol Anat,2005,27:566–574.

Image

成年人尸体解剖标本显示LIPV引流至左肝静脉。为了更好地观察LIPV,已切除肝脏和部分左侧膈肌。

Image

成年人尸体解剖标本显示RIPV引流至膈下的IVC。为了更好地观察RIPV,已切除肝脏和部分右侧膈肌。还可以观察到RIPV4支分支中的3支。

Image

成年人尸体解剖标本显示LIPV引流至LAV。肝脏、脾脏和胃已经被切除,以便更好地观察LIPV。

图片来源:Loukas M, Louis RG Jr, Hullet J, et al.An anatomical classification of the variations of the inferior phrenic vein. Surg Radiol Anat,2005,27:566–574.

6.4.5 膈静脉研究的临床意义

(1)和肾上腺静脉一起形成共干,进入肾静脉;

(2)引流入左肝静脉、右肝静脉和IVC,在肝切除术时,注意辨认此静脉,以免误伤引起出血;

(3)肝切除术中注意和肝短静脉进行鉴别;

(4)在HCC的介入治疗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