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版图为何远不及雄汉,一个人一本书危害影响至今

 思明居士 2024-05-26 发布于河北

明代《皇明地理述》开篇:“我朝疆域过于宋,敌于唐,不及于汉。”明朝人也承认疆域远不及汉朝。

明朝疆域不如汉朝的地方主要有四:河套地区(鄂尔多斯草原)、西域、朝鲜半岛和安南地区。

明朝版图为何远不及雄汉,一个人一本书危害影响至今

雄汉版图

相比汉朝,明朝君臣面对北方威胁完全没有一套清晰的战略思路,完全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第一步便是拿下河套地区,控制这个可游牧可农耕的战略要点,既可以解除匈奴对长安的战略威胁,还可以反过来作为扫荡匈奴王廷的前沿基地。

然后汉武帝分别派军控制河西走廊和朝鲜半岛,“断匈奴左右两臂”,形成以河套为中心,河西走廊和朝鲜半岛为两翼,形成包抄夹击匈奴的态势。

不仅如此,汉武帝早早就意识到河西走廊的战略意义。农耕文明控制河西走廊,就可以以此为基地,向西域绿洲文明进军。而一旦拿下西域,便可以彻底隔断游牧文明连接高原文明的通道,使农耕文明在东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明朝版图为何远不及雄汉,一个人一本书危害影响至今

再看看明朝面对蒙古的应对战略。

朱元璋在北部边境以东胜卫、开平卫、大宁卫为核心,沿阴山、大青山南麓斜向东北至西拉木伦河一线构筑第一道防线。再以长城作为第二道防线。

长城以外的卫所依托长城防线作为兵力和物资补给基地,缓慢蚕食蒙古的生存空间,构筑积极防御的边防体系。目的就是为了给明朝的“汉武帝”构建一个有利的反击蒙古的战略态势。

明朝版图为何远不及雄汉,一个人一本书危害影响至今

明朝两道防线

而朱棣上台后,先把大宁卫废除,导致明东北边防门户洞开,内陆和东北之间的联系仅仅能靠狭长的辽西走廊维持,进而导致明朝无法维持奴儿干都司的统治,到明宣宗时期被迫放弃。

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愈发内倾,既用不好河套地区去扫荡蒙古,也不知道如何用河西走廊为基地进军西域,反而被蒙古人夺取了河套以及嘉峪关以西的卫所,只能依靠九边长城防线被动挨打。

朝鲜半岛方向,明朝为了防止朝鲜北上勾结北元,设置了建州三卫牵制朝鲜,本也是朱元璋给后人埋下的经营朝鲜的伏笔,结果明朝最后非但没能像汉朝一样进军朝鲜,反而被朝鲜策反了不少建州女真的首领。

缺乏稳定的战略规划的明朝即使在安南方向有重大进展也很快收缩回去。

到明朝中期,明朝边防形成了塌肩折臂脖子长的格局。自保尚且不足,哪里还有能力开疆拓土。

明朝版图为何远不及雄汉,一个人一本书危害影响至今

明朝后期版图

明朝相比汉朝不思进取的根源在于司马光和他的《资治通鉴》。汉朝的精英非常懂得王道和霸道并用,尚武精神爆棚,能够对周边采取灵活的外交战略开疆拓土。

正如汉宣帝所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而到了宋朝,司马光在他的《资治通鉴》里用春秋笔法一再向精英阶层强调拓边代价的高昂,主张对周边小国要展现大国风范,能让则让,说什么“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以及“在德不在险”这样的鬼话。深刻影响了明朝的士大夫阶层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明朝版图为何远不及雄汉,一个人一本书危害影响至今

司马光

导致明朝的精英普遍文弱化,内倾化,对外部世界没有清晰的战略认识,危害甚至影响至今,最终导致明朝在疆土上一直处于收缩的态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