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直拍打球的十种创新握拍法

 仁和堂老军医 2024-05-26 发布于广东

笔者研究直拍打法十年有余,仅仅直拍握拍法就进行了十次改进。

第一次,七指八点握拍法;

第二次,六指七点握拍法;

第三次,上下钳式梯形握拍法;

第四次,移动式三纵三横握拍法;

第五次,王字形七点式握拍法。

第六次,中三指中置指掌板分离式握拍法;

第七次,中三指中置指掌板结合式握拍法;

第八次,中三指中置五五式握拍法;

第九次,左置球拍三脚架七三式握拍法。

第十次,左置球拍三脚架五五式握拍法。

前面五次握拍法改进的内容,笔者在2024年4月20日发布在头条号上的《直拍打球手指的王字形握拍法》一文中进行了介绍。

本文介绍第六次到第十次改进的情况。

第六次,中三指中置指掌板分离式握拍法。

主要用于防守接球。

所谓中三指中置,就是中指、无名指、小拇指三根手指都放在拍板中部。

无名指放在拍板中轴线上,中指放在其右边3厘米,小拇指放在其左边3厘米。

中三指中指的目的,是便于触球拍面在左倾拍、正前拍、右倾拍之间转换,能够根据对方站位,将球送到对方正手区、中路区、反手区。

所谓指掌板分离式,就是只用手指支撑球拍,手掌不接触球拍,手掌与手指形成一个倒A型结构,在拍板下部顶起拍板。

第七次,中三指中置指掌板结合式握拍法。

主要用于正手攻长球。

指掌板结合式,就是中三指伸直紧贴拍板,手掌紧贴拍板。

拍板是球拍对球发力的唯一平台,是手指和手掌对球拍发力的支座。

手指和手掌与拍板保持一致,就能将力量没有损耗地传递给拍板。

通过中三指对拍板发力,球才能被拍板控制住,打球才能随心所欲。

第八次,中三指中置五五式握拍法。

主要用于反手反拍攻球。

所谓五五式握拍法,就是握拍时,手指的一半在拍柄上,一半在拍板上。

直拍反手反拍攻球,乒乓球界称之为直拍横打。

笔者认为叫直拍横打不准确。

因为使用反手反拍攻球,至少有四种方式。

第一种是王皓发明的类似于横拍反手拧拉技术,即用俯拍、右倾拍、拍尖朝左后触球,从左向右转动手腕手掌发力。

第二种是笔者自己发明的,叫做反手反拍顺时针转拍攻球法。

即用立拍、右倾拍、拍尖朝左下触球,以拍柄线为转轴,运用拨浪鼓原理,顺时针转动拍板,将球拧拉到对方反手中角。

第三种是笔者自己发明的,叫做反手反拍逆时针转拍攻球法。

即用立拍、左倾拍、拍尖朝右下触球,以拍柄线为转轴,运用拨浪鼓原理,逆时针转动拍板,将球拧拉到对方正手中角。

第四种还是笔者自己发明的,叫做反手反拍向前转拍攻球法。

即将手掌和球拍放在手腕之后,用俯拍、右倾拍、拍尖朝左后触球,以拍中线为转轴,运用撬杠原理,食指第三关节向下向后压拍柄背面后部,拇指第一关节向上向前顶拍柄正面前部,让拍尖翘起带球过网,将球抬升到对方正手中角。

第九次,左置球拍三脚架七三式握拍法。

主要用于发短球和正手攻短球。

所谓左置,对应的就是中置。

中置是中三指放在拍板中轴线及其两边。

左置则是中三指全部放在中轴线左边。

小拇指放在球拍中轴线上,中指放在拍板左边沿,无名指放在两者之间。

所谓七三式,对应的就是五五式。

五五式是柄板各半,七三式则是拍板占多数,拍柄占少数。

七三式握拍的目的,是充分发挥拍板的威力,减少拍柄用力。

握拍拍柄越长,球拍杠杆的力臂越长,发出的力量越大,球越长。

增加手指对拍板发力,减少对拍柄发力,就是为了控制球拍的击球力臂长度,控制球的长度。

该握拍法适合发短球和正手攻短球。

球拍三脚架是指,直拍握拍,主要通过虎口、拇指、食指三个点控制拍柄,通过拇指、中指、无名指三根手指的第一关节控制拍板和拍型。

虎口、拇指、食指,就是拍柄三脚架;

拇指、中指、无名指,就是拍板三脚架。

正手发球、搓球、攻球,都必须用好拍柄三脚架和拍板三脚架。

用好了两个三脚架,就能让拍板向前、向左、向右、向上、向下发力送球,制造和处理短球,就像可以任意转动的手机支架。

反手发球、搓球,反手反拍攻球同理。

第十次,左置球拍三脚架五五式握拍法。

这是对左置球拍三脚架七三式握拍法的改进版,可以达到控柄与控板的综合平衡,能够做到正反手转换自如,发球与接球转换自如,攻防转换自如。

拍板发力更充分,拍柄控拍更有效。

适合发球、防守接球和进攻式接球,特别适合攻低短偏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