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毫香、花香、药香、竹叶香,白茶这么多香气,为什么我喝不出来?

 小陈茶事 2024-05-22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和娇俏的春花不同,夏天的花,更具蓬勃生命力。

茂盛、热情、绚烂、奔放。

生如夏花这四个字,便可注释。

迎着太阳的向日葵,朝气勃勃;

走在街巷深处,偶遇蔓延倾泻的凌霄花瀑布,哪怕烈日当头,也照开不误;

七月八月的荷塘边,哪怕一年中最酷热的时候,娉娉婷婷的满池青莲,也能随风送来阵阵荷香……

开在夏日的花,拥有向上的朝气。

夏天喝茶时,用沸水泡开一款新茶。

当滚烫热水拥抱干茶的那一瞬,四溢出来的茶香,同样呈现“向上”的姿态扬起。

当季上新的2024年度的春白茶里,毫香、花香、竹林香、竹叶香等系列明媚清鲜香气,缕缕绽放。

提到喝茶闻香,品鉴茶香,很多茶友表示不懂。

总感觉香气的存在太过抽象,自己在喝茶时,只能感慨出“很香”、“挺香”、“真香”。

但却说不出,兰花香、栀子花香、玉兰花香、竹叶香、毫香、野草香、玉米须香等诸多门道。

试问喝白茶新茶,该如何品鉴茶香?

《2》

一、多积累生活素材。

很多刚刚开始喝茶的朋友都好奇过,茶叶明明只是树叶,为什么能做出花香、果香、枣香、药香、粽叶香、蜜桃香等数不胜数的香气?

从科学角度看,是因为茶叶内部的天然芳香物质积累。

据查证,目前从茶叶内分离出来的芳香物质,大约700多种。

不同的芳香物,对应着不同的近似香。

譬如,青叶醇能提供清香、嫩香;芳樟醇近似铃兰花香;雪松醇和雪松烯会带来木质香;吡嗪和吡咯则是增添烘炒香……

各式各样的芳香分子,组成了缤纷馥郁、层次多彩的茶香大观园。

探究茶香来源,出处有许多。

包括地域香、品种香(树种香)、树龄香、焙火香、工艺香、年份香等,不一而足。

但大家需要明确一点,茶叶毕竟是茶,不是鲜花本花,也不是蜜桃本桃。

出现在茶香上的兰花香、茉莉香、栀子香、玉兰香、枣香、蜜桃香等,它们是近似香。

初夏喝新茶尝鲜,当你在冲泡新白茶时,为了刚好的感知个中香气变化。

不妨多积累生活相关经验,到公园逛一逛,爬山、逛植物园与花店等。

亲自感受一番,不同天然花卉的自然香气。

等来到茶桌上,泡上一款2024白牡丹新茶,冲出茶汤后趁热揭盖闻。

便能从缕缕上扬的香雾里,分出具体的花香类型。

《3》

二、用沸水泡茶。

看到这个小标题时,很多人会不理解。

这不是说闻香吗?跟泡茶水温有什么关系?

背后渊源颇深,泡茶时茶香的释放与冲泡水温呈正比。

沸水泡,更易激发茶香。

降低水温,改成70-80℃左右的温水泡茶,高沸点香气没有了登场机会,闻到的香气起码弱了大半。

茶叶内部的芳香物质,存在着不同的沸点。

按释放沸点不同,分高沸点、中沸点、低沸点等。

高温滚烫沸水泡茶,当干茶拥抱沸水刹那,高扬香气分子立马会迸发扩散。

沸水注入,合盖出汤,彻底沥干。

揭盖趁热闻,前调高扬饱满的茶香,满溢热情,四散而出。

伴随着盖碗不断降温,等稍微过几分钟,再次揭盖闻。

彼时,能闻到中沸点的香气阵营。

再等下去,等到盖碗彻底凉透,低沸点的芳香物质缓缓现身。

泡茶时,直接用沸水泡,能一网打尽所有的芳香物。

降低泡茶水温则没法实现这种效果,泡出来的茶汤明显没有之前香!

《4》

三、选瓷质茶具泡茶与喝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冲泡新白茶,最佳工具是瓷质盖碗。

瓷质精密、高温烧成、釉面光滑的白瓷盖碗、青花盖碗、影青盖碗、豇豆红盖碗等,它们一丝一毫也不会吸附茶香。

日常使用期间,更没有一壶一茶的讲究,只要洗干净后不论什么茶都能泡。

反观紫砂、粗陶等茶器,是喝茶闻香气的一大拦路虎。

它们的表面,没有光滑的釉,摸起来带有较为粗粝的质感,内部含有不少透气的气孔。

沸水泡茶期间,在热量影响下,这些气孔会趁机吸附飘扬而上的茶香。

明明是同一款白茶,用紫砂壶泡出来的茶汤,喝起来明显没有用白瓷盖碗泡着香。

选茶具,不是盲目买贵的好。

君不见,一众茶器里,紫砂壶的定价虽然普遍偏贵。

但从茶香呈现的角度看,还没有基础常见的白瓷盖碗来得稳当。

至少,后者能真实体现一泡茶的应有香气水平!

《5》

四、泡茶期间,分多次闻香。

这些年经常看到有茶友问:“为什么别人在喝茶时,能闻出一大堆香气,自己却什么也闻不出来,只是感觉有香气,但说不上来这么具体。”

建议多细闻,从多个角度入手。

闻干茶的法子有两个。

一是开箱取茶时顺道闻,确保茶香干爽无杂味;

二是等到烫过盖碗后,趁热投茶,合盖轻轻摇一摇,再揭盖一角凑近闻。

倒出茶汤,揭盖闻香时要注意细节:趁热、及时、分多次闻。

出汤结束,放下盖碗后,第一时间内抓紧揭盖闻,才能闻出清晰馥郁的前调香气。

被沸水激发出来的高扬茶香,最是饱满。

喝春白茶新茶时,毫香、花香、鲜草药香等,趁热闻最是直观。

等到盖碗稍微降温,再揭盖闻中调香、尾调香。

不同温度下,茶香风情有别。

分多次去揭盖闻香气,更能将一款茶的盖香层次尽收眼底。

除此外,闻茶香的可操作空间,还有很多。

包括闻汤面香、杯底香、以及整泡茶喝到最后,凑近闻一闻叶底等。

轮番细细感受,自然能有所收获。

同一处风景,横看成岭侧成峰。

同一泡茶,干香、盖香、水香、叶底香,各不同!

《6》

五一过后的这段时间,从立夏到小满的小半个月时间内,一直在喝新茶。

初夏时节,鲜香爽口的2024春白茶正当季。

喝新茶,鲜爽淳和固然重要。

但在细品期间,闻香体验不可忽略。

当你将白牡丹、春寿眉的新茶用沸水泡开后,不妨多闻几次盖香。

几番尝试后,你能发现这样的规律。

同一道茶,趁热闻与冷后闻,茶香风情有别。

以最基础的花香为例,热闻期间,呼入鼻端的花香格外馥郁。

香气如兰似桂,似栀子、茉莉、含笑那样,清新明媚。

等过了七、八分钟,再次揭盖细闻。

冷后闻到的花香,往往更清幽悠远,花香中带有林木清香,好不舒爽。

这种闻香细辨的乐趣,一旦摸准门道后,便知其中其乐无穷!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