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书优美,禅诗开悟

 网海淘沙 2024-05-26 发布于辽宁

图片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六祖示法诗

图片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

——神秀示法诗

图片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神照本如开悟诗

心安,即是归处;心安,即是家。

奢华让人迷醉;贫寒让人痛苦,哪种境况下,人都会有烦恼,都会心生满满的孤独感和漂泊感。如果不管处在何种境况,都能安心,都能坦然接受生活的种种,那还会有什么痛苦可言,有什么不安可怕?

放弃令人痛苦的非分之想,每一日过充实,过快乐了,就是幸福,就是归路。

图片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

已灵犹不重,佛视为何人。

——文偃诗

这是唐末著名僧人文偃所题写的一首诗作。诗中的两个比喻,在说着生活中的一个道理。物皆有其用,在其可用之处,是可宝贵的,换一个地方则就未必。

图片

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

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

——王梵志禅诗

这首唐初白话诗僧王梵志的五言小诗,通篇白话,语言风趣。

'城外土馒头',以土馒头这样的大白话来喻坟墓,'馅草在城里',坟墓既然是土馒头,坟中的人便是馒头中的肉馅了。一人吃一个'这样的大白话,竟然也可入诗,只有王梵志这样彻悟的人才敢为了。生命只有一次,不论人们爱不爱吃这个'土馒头',都得吃一个,而且只能吃一个。在这首诗中诗人坦然面对生死,语调轻松幽默,但又并非视生死如儿戏般不负责任的轻松,也并非强作欢颜的故作轻松,而是在正视自然规律彻悟生死后,对世人的讽诫。

宋代范成大曾把这首诗与王梵志的另一首诗'世无百年人,强作千年调。打铁作门限,鬼见拍手笑'的诗意铸为一联:'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图片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

灵支才一见,回首舞三台。

——觉海法因庵主开悟诗

山岩边上桃花盛开,这桃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花,又不仅仅是花,它还代表了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若知道桃花从何处来的,是不是也就明白了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来源,是不是从而也就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若明白了宇宙人生的真相,是不是也就意味着解脱自在啦?

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灵云”是指灵云志勤禅师。“三台”是指唐代官吏们处理政事的府衙。灵云禅师仅仅看了一眼桃花,回过头来就可以自由自在的在府衙里跳舞了。

图片

焰里寒冰结,杨花九月飞。

泥牛吼水面,木马逐风嘶。

——本寂诗

晚唐名僧本寂的这首诗说,寒冰结在烈焰里,杨花飞在九月间(杨花应春天飘落),泥牛吼叫于水面,木马嘶鸣于风中。以常情来看,都是不可能之事,但禅本就偏重心灵的体验,在特定的状态中,打破时空,混淆性质,泯灭差别,都并不奇怪。这还体现出禅宗力图冲破原有的思维模式,解脱一切束缚的创造性智慧。

图片

吾心似秋月,碧潭清皎洁。

列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寒山吾心诗

图片

碧涧泉水清,寒山月华白。

默知神自明,观空境逾寂。

——寒山诗

图片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刘长卿送灵澈诗

图片

岁月人间促,烟霞此地多。

殷勤竹林寺,能得几回过。

——朱放题竹林寺诗

图片

刀斧斫不开,灵机绝点埃。

清风扫残雪,和气带春回。

——退谷云诗

图片

语路分明在,凭君仔细看。

和雨西风急,近火转加寒。

—— 道吾真禅师诗

*书法作者/夏云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