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河南小麦亩产2500公斤?假的

 微言微评 2024-05-26 发布于北京

一位同事问我,老孙,听说你们老家的小麦亩产达到2500公斤,太厉害了。着实可喜可贺。

我没好气地回答,您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啊。河南固然是产粮大省,但亩产量也绝对不可能这么高。

同事笑着说,您老人家千万别着急,肯定不是我说的。您不妨去找万能的度娘查询一下。再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故事,当真在华夏大地出现过呢。

为了证实他的说法,我特意查询了一下。没错,是有人这么说,但是官方已经明确表示,妥妥地无事生非,纯正的造谣。

这么说吧,作为土生土长的河南人。人到中年,在我的记忆中,见过小麦亩产量最高的就是600公斤。

这个目标,还得在天气良好,或者是土地肥沃的农田里,才能得以实现。猛一下成为2500公斤,太能搞怪了。

当然,之所以去造谣,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流量。在线下,他们其实也就是真金白银。有谁不喜欢。

让人比较好奇的是,这么低级的瞎话说出来,竟然还有人深信不疑。这种现象才真的令人深思。

眼下,河南南部城市的小麦已经开始进入收割期,北部城市还要一星期左右。至于亩产量最高能达到多少,尚不得而知。

在农机械不发达的年代,收割小麦是一件非常苦累的差事。

早上太阳没有出来,就要带着镰刀下地。趁着还不是太热,抓紧时间收割。等到中午,才能放下镰刀进行短暂的休息。

午饭也极其简单。西红柿,黄瓜,简单揉一下,直接开吃。时间充足的话,会有捞面条。加上特有的荆芥,蒜泥,地道的美味佳肴。

收割完毕的小麦要拉回到场里,趁着中午毒辣的太阳翻场。晾晒干后了,套上牲口,拉上石磙,后面挂上耢石,反复碾压,把麦籽从麦秆上脱离。

接下来,要把麦秸单独挑出来,麦粒和麦糠可以混合在一起。等到清风吹来,进行扬场。

到了晚上,睡得也比较晚。如果天气不好,提前用苫布把场里的麦子盖严实。然后借着昏黄的灯光,在磨刀石上把镰刀重新磨快。

必须要承认,当时收割小麦完全靠的人力。为了保证颗粒归仓,农民压根不在乎劳累。整个过程下来,每个人都变得又黑又瘦。

随着时间的推移,打麦机出现了。不需要再晾晒麦秆和碾场,麦秸和麦籽就能分离。但是粉尘太大,太脏,给人感觉堵得慌。

直到有了大型的联合收割机,这种艰苦的局面才得以充分的缓解。机器过后,干净的麦粒随之而来。工期变短,农民们再也不需要弯腰低头,挥汗如雨。

不难看出,小麦从农作物变成食品,凝聚着众多农民们的心血和付出。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更是说得很到位啊。(文/孙新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