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鏊子上烙出来的家乡味

 zhb学习阅览室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作者:葛兆青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味蕾,也有自己独特的家乡味。身为一个江苏徐州人,除了那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还有一种家的味道,一种朴素而又蕴含深远的味道,那就是烙馍。

在我的记忆里,村里基本家家户户都有一个鏊子,这可是烙烙馍“神器”。一年四季,街头巷尾,娘俩、姑嫂、姐妹或邻居,三五成群,将围裙一围,头巾一顶,在灶房一侧或门前树下,支起一个鏊子,说说笑笑中烙馍摊就摆起来了。

我小时候最期盼的就是家里大人坐在一起烧鏊子、烙烙馍。爷爷架起家中乌黑的鏊子,妈妈只管坐在案板前擀面剂子,大娘则负责烧火和翻馍。妈妈双手起落,擀面杖不停地滚动着,变戏法般擀出了一张又圆又大的面皮,然后顺势用手中的擀面杖将案板上擀好的圆面皮挑起,覆盖在烧热的鏊子上。在柴火的噼啪声中,大娘适时挥舞竹劈子翻挑鏊子上的面皮,来回翻挑三四回,一张又薄又圆的烙馍就烙好了。当前一张烙馍被挑下鏊子放进馍筐之时,妈妈又无缝衔接将擀好的新面皮覆在鏊子上,整个过程大娘和妈妈配合默契,谈笑风生中烙馍的香味已飘满庭院。每当这时,我和弟弟妹妹就围着她们站成一圈,眼巴巴地看着烙馍。爷爷看到我们几个小馋嘴,就会抽出一张烙馍分给我们,我们开心地接过烙馍,平铺在桌面上,滴上一点香油,卷上一些白砂糖,大口咬下去,别提有多美味了。

农忙时节,为了省时省力,不烧菜,家里人会将烙馍摊开,放在抹过油的鏊子上,抹上辣椒酱,打上鸡蛋,撒上青白相间的葱花,再铺上一层烙馍,这就做出了大人孩子都爱吃的沓烙馍,咬起来酥脆可口,外酥里嫩。或是割一把韭菜,做几个菜盒子,家人在两张烙馍中间放入调好的韭菜鸡蛋,在鏊子上翻挑,切开,香气扑鼻,有着田园特有的清香。

对于烙馍,徐州人有着一种别样的情结,家常便饭更是离不开烙馍。人们煎上一锅辣椒疙瘩卷着吃,炒上一盘土豆丝卷着吃,卷馓子、卷油条、卷盐豆、卷羊肉串……徐州人把自己喜欢吃的菜肴放进烙馍里,从一头慢慢地卷至一半,把尾部折上去继续卷过来,手握卷好的烙馍,轻轻咬一口,那酣畅淋漓的味儿,让人回味无穷。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州烙馍的制作技艺不断传承和发展,成为徐州地区的传统美食,甚至申请到了非遗称号。现在,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高档餐厅,都能看到徐州烙馍的身影。

鏊子上烙出来的家乡味是一种独特的味道,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寄托。无论我们走到哪里,这种味道都会让我们心生怀念和感慨,让我们更加珍惜身边的亲人和家乡的美好回忆。如果你有机会来到徐州,一定不要错过这道美味可口的传统美食,相信它会给你带来一次难忘的味蕾之旅。

(作者单位: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科技实验幼儿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