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元名医李东垣的羌活胜湿汤

 悦草盆 2024-05-26 发布于山西

图/文/闲云感恩生活

一个人外感风湿了,风湿郁滞肌表经脉,导致头痛身重、浑身上下都疼,难以转侧,同时恶寒,微微发热,脉浮苔白。按《金匮》云:“太阳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中湿,亦名湿痹。”

风为百病之长,可以与多种邪气结合,形成风寒、风热、风湿、风燥等等。

太阳经包括手太阳小肠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位于体表,主卫外,而羌活胜湿汤正是治疗“太阳经气郁不行之证”,故而后世常简称其为“风湿在表”之证。《黄帝内经》言:“六经不通,四肢节痛,腰脊乃强。”六经各分手足,即为十二经。

凡湿从外受者,无论在上在下,俱以此方随证加减治之。

今天学习金元名医李东垣的羌活胜湿汤。方中羌活、藁本、防风、蔓荆子属于太阳经的本经药,功效祛风散寒、除湿通络。

【汤剂组成参考剂量】

羌活6克、独活6克、藁本3克、防风3克、炙甘草3克、川芎3克、蔓荆子2克(餐前温服,尽量与餐隔半个小时)。

【功效】祛风胜湿止痛。

【主治】风湿在表证,症见肩背痛不可回顾,头痛身重,或腰肌疼痛,难以转侧,恶寒微热,苔白脉浮。

羌活胜湿汤,以祛风解表药使阳气充溢,微微汗出,以风胜湿,从而使得风湿之邪并除。

风药首见于李东垣之师张元素的《医学启源》:“羌活,气微温,味甘苦,治肢节疼痛,手足太阳经风药也”,书中并载有防风、羌活、升麻、柴胡、葛根、细辛、独活、白芷、藁本等二十余味药物。张元素根据药物气味厚薄、升降浮沉等,提出“药类法象”理论,指出风升生,味之薄者,味薄则通,酸苦咸平是也。

从分经论治的角度看,羌活胜湿汤主治太阳经病。

本方所治证属风湿袭于肌表所致。治宜祛风湿立法,使风湿之邪从表而解。方中羌活、独活祛风除湿、通利关节;防风、藁本祛风胜湿,发汗善止头痛;川芎活血祛风止痛;蔓荆子祛风止痛;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辛散温燥,轻而扬之,汗之以除风湿,止痹痛。诸药合用,共奏发汗祛湿止痛之功。

治表证的方剂中多会考虑风邪的影响,故而此方以防风为臣,因其具有祛风解表,胜湿止痛之效,在治风的方面,它药性平和,既能治风寒又能治风热,比如防风通圣散,消风散。在胜湿方面,防风辛温发散,气味具升,虽不长于“散寒”,但胜在“散湿、止痛”。

对于“风湿在表”的年轻人来说,常常病程较轻,疼痛部位多局限在颈项部位,可以选择3~5剂羌活胜湿汤原方即可收效。

学木文献介绍可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质增生症、强直性脊柱炎等属风湿疾病。

具体请根据个人体质对症调整,切记在执业医师指导下正确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