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季疱疹性咽峡炎高发,小儿推拿有办法

 andrew1798 2024-05-26 发布于浙江

如果宝宝突然发热、流口水、不吃奶或吃奶时阵阵哭闹,可能是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传染性,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该病病程为1周左右,重者可能2周左右。

为什么孩子容易被呼吸道病毒侵袭?

本病病原体很多,以柯萨奇A组病毒(1~6、8、10、22)、疱疹病毒、EB病毒较多见。

在我们呼吸道的表面有一种带无数纤毛的细胞,这些纤毛好像一把大扫除的刷子一样,不断将吸入并黏附在呼吸道上的小颗粒如粉尘、病菌等向外清扫,排到喉头咳出,但小儿呼吸道上的这种纤毛活动比较微弱,因此“自洁”功能也就相对较差。而小孩的鼻毛也没有发育完全,就特别容易被空气中的病毒侵袭。


出现这些表现,不可大意

疱疹性咽峡炎一旦发作,在扁桃体前部、软腭、悬雍垂等部位会出现灰白色疱疹。起病急骤,症状表现有高热、咽痛、烦躁不安、流涎、厌食、呕吐、全身不适和惊厥等。婴幼儿常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愿进食。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很少多于12个)1~2毫米大小的灰白色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表面覆有淡黄色或白色假膜。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可有颌下淋巴结肿大伴有压痛。


推拿方法

第1步:清天河水500次

图片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用食、中二指指腹自腕推向肘部,称称清天河水,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腕到肘,不可反向操作!

第2步:退六腑500次

图片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称退六腑,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一定是从肘到腕,不可反向操作!

第3步:清肺经500次

图片

位置:在无名指末节罗纹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向指根方向直推为清,称清肺经,推5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第4步:推天柱骨300次

图片

位置: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手法:推法——以拇指侧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

操作:用拇指或食中指自上向下直推,称推天柱骨,推100-500下。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5步:按揉合谷穴1~3分钟

图片

位置:位于手背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处。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大拇指指肚按揉1~3分钟。

要领:揉法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第6步:揉劳宫100次

图片

位置:在掌心中央,握拳屈指时中指、无名指所指处中间,即是劳宫穴。

手法:揉法——以手指指肚,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上,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揉动。

操作:用中指揉,称揉劳宫。揉100~200次。

要领:操作时用力应轻柔而均匀,手指不要离开接触的皮肤,应使该处的皮下组织随手指的揉动而滑动,不要在皮肤上摩擦,频率为每分钟200~300次。


除了推拿,还要对症治疗

1

一般治疗

可以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如复方大青叶、蓝芩口服液、黄栀花口服液、清开灵等等。口服维生素C等。

2

对症治疗

高热时应该给宝宝服用退烧药,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亦可用物理降温,如冷敷或温水浴。如发生高热惊厥可给予镇静、止惊等措施。

3

做好生活护理

宝宝患有疱疹性咽峡炎时,妈妈最好对孩子进行适当隔离,因为这种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对于宝宝的餐具,一定要进行沸水消毒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END

文字 | 程氏针灸

图片 | 程氏针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