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邓中甲方剂学讲稿—第七章补益剂—补气—完带汤

 幽默的数据线 2024-05-26 发布于甘肃

图片

完 带 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

白术一两(30g)土炒

 山药一两(30g)炒

 人参二钱(6g)

 白芍五钱(15g)酒炒

 车前子三钱(9g)酒炒

 苍术二钱(9g)制

 甘草一钱(3g)

 陈皮五分(2g)

 黑芥穗五分(2g)

 柴胡六分(2g)

【用法】

水煎服。

图片

图片

【功用】

补脾疏肝,化湿止带。

【主治】

脾虚肝郁,湿浊带下。带下色白,清稀如涕,面色

 白,倦怠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

完带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生活在明末清初。傅青主不仅对中医很有贡献,在哲学界也很有影响。他的哲学思想主要是偏于道家学派的。医理源于道。古代医家如果精通古代哲学的话,往往可以成为一个医学大家,傅青主就是其中的一个。

图片

图片

病机分析:

这个方的主治中,脾虚脾湿下流形成白带,机理很清楚,但是肝郁你就看不出来。但在用法上又是健脾调肝相结合的。所以要理解这个方,就要结合傅青主对白带的认识,他对带下的认识有自己的理论。他认为,白带形成是湿盛而火衰,火衰失于温化,肝郁而气弱。肝脾同病,脾土受伤,湿土之气下陷,是以脾精不守,不能化荣血以为经水,反变成白滑之物。由阴门直下,欲自禁而不可得也。这里谈到什么呢?白带来源于脾虚不运。但是白带的形成,和肝气郁结不能助脾胃运化有关。所以他认为病机肝脾同病。针对治疗方面,他肯定要辨肝脾同治,而且基于此,形成了以完带汤为代表的方剂。

傅青主认为,白带量多脾湿下流,是风木闭郁土中,风木是肝,不闭郁土中,那脾气只能升发,意思就是用疏肝的方法帮助脾胃升发清阳。这是组成这个方的一个指导思想。所以肝郁之后,产生的病变的机理,首先为木不疏土,导致脾虚。当然这个证在临床往往表现为脾虚很突出,有一组基本的脾虚表现。同时肝郁以后脾不能升清,加上脾虚不运,就湿盛。湿浊下注就造成带下量多。所以从病机来讲,完带汤是针对的脾虚肝郁。在临床上病人可以有肝郁的表现,也可以从症状上不明显,他是从带下形成的机理来推导这个病机和主方的。所以从带下的主治证来讲,它必然由两组构成,一个有基础的脾虚见症;第二个是白带量多,气虚,脾不健运造成的湿浊下注,往往比较清稀,无臭味。

图片

图片

治法:

治疗方面既要益气健脾,帮助脾运化水湿;又要通过疏肝解郁来帮助肝的升发。脾能升清,加上脾的运化来治疗这种脾虚带下。治法为补脾疏肝结合,化湿止带。疏肝的作用有两个:一是帮助脾胃运化,脾虚之后,往往肝脾不和。二是疏肝有助于脾的升清。

图片

图片

方义分析:

这个方还是建立在四君子汤的基础上的,以健脾补气的四君子汤为基本结构。所不同的是把白术、苍术同用,增加燥湿运脾的作用。又用了山药,那山药在这个方里用量也较大。用它既能补脾又能固肾。带下,从妇科看,是带脉失固,所以用山药也能固肾。这样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上山药,又用苍术,他不用茯苓,因为明末清初这个时代受补中益气汤影响,认为茯苓是健脾渗湿的,可以增加脾湿下流这种趋向。不用茯苓用车前子,车前子既能泌别清浊,又能够利湿。但它利湿的起点是小肠、膀胱以下的,起点不是脾胃,不会促使脾湿下流,而是对脾湿下流形成的带下,有渗湿泻浊的作用。所以这个用药上也充分考虑了药物的归经。

一般这类脾虚病程较长,气虚可以影响到阴血的不足,芍药在这里是体现了补气当中结合益阴养血,这是一个方面。第二个方面,白芍和柴胡相配有调肝的作用。实际上这里面又结合了疏肝、健脾、养血的基本结构。陈皮、柴胡、荆芥穗这一组,柴胡可以升举清阳,还可以调肝;黑芥穗,一个是有疏肝作用,《傅青主女科》里他自己解释,用芥穗的目的是为了疏肝。此外,黑芥穗还带有一点收涩作用。黑芥穗和柴胡相配,既能够疏肝,又能够升清阳。陈皮是理气化湿。甘草益气,加上调和药性。整个方在治法方面是肝脾同治,同时体现了升降兼顾,有升清降浊作用;既益气、补脾调肝,又化湿泻浊,标本兼顾。

这个方用药总体上比较平和,适合于脾虚日久,带下量多,服用时间可以较长。所以是妇科治疗白带的一个常用名方。傅青主从构思到治法汲取了调和肝脾的理论,而且汲取了李东垣升举清阳的方法。用药上认真斟酌,而且继承了李东垣四君子汤不用茯苓的用法,他这里不用茯苓改用车前子都是经过考虑的。包括燥湿、化湿、渗湿,三焦分消,这多种祛湿的手段也是综合的。特别柴胡、芥穗的相配,也是升举清阳、疏肝,这样来肝脾同治。后来也成为人们常用的疏肝升清的结构。在妇科方面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

图片

图片

配伍特点:

寓补于散,寄清于升,培土益木,肝脾同治。体现肝脾同治,升降兼顾。同时既扶正,调肝脾为主,又泻浊,标本兼顾。

图片

图片

辨证要点:

这个方现在是以脾虚带下专病专治为主的。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反映出气虚不化湿这种带下的特点。

图片

图片

辨证要点:

这个方现在是以脾虚带下专病专治为主的。带下清稀色白,舌淡苔白脉濡缓,反映出气虚不化湿这种带下的特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