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名家有约|李世权:我的小河 我的乌江

 好书风 2024-05-26 发布于重庆

图片

(总第18期)

图片

作者简介


 李世权:汉族,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 名誉副主席,涪陵区作家协会原主席,《乌江》杂志原主编。曾荣获四川省、重庆市多项文学奖。有小说被《小说选刊》选载。



         我的小河  我的乌江

图片

敢把一条大江叫小河,只有涪州人才有这种底气。呼江为河,亲切自然;河分大小,主次立见。“仰对日月放歌,俯揽两江入梦”的涪州人,自古称长江为大河,乌江为小河。祖传孙继,一喊数千年。对乌江方向的人,通称小河人;乌江方向货,通称小河货。

大河真大,长江为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小河不小,乌江为长江右岸最长支流,河口年均流量竟然大过黄河。黄河为每秒1500立方米,乌江为每秒1650立方米。

乌江发源于云贵高原乌蒙山东麓贵州省西部,其南源三岔河出自威宁县东石缸硐;其北源六冲河来自赫章县北香炉山。两源汇合后称鸭池河,流至遵义县乌江渡以下始称乌江。江水在大娄山、武陵山中左冲右突,九曲回肠,接山泉,纳溪流,通暗河,不断集聚力量,然后一泻千里,惊涛拍岸,呼啸奔腾,终于在重庆涪陵麻柳嘴注入长江。流域面积8万多平方公里,涵盖黔、渝47个县市,全长1037公里,总落差高达2135米。

江是一条野性的河。全流域无一处冲积平原。连绵的群山峻岭被江水切割成危崖绝壁,其中不乏刀斩斧削的创痕。中下游更是险滩密布,暗礁林立。龚滩至涪陵200公里水程,居然暗藏195处险滩。乡民称宽谷为滟,深谷为峡,该水域又有“九滟十三峡”之名。尤其是羊角碛五里长滩,号称船夫的“鬼门关”。枯水洪水行船皆险象环生,常发生船毁人亡的惨剧。在临江绝壁上,历代先民们凿有94处长短不一的纤道,纤夫拉船上行,必象蜘蛛样贴壁负重而行,其艰辛程度让人望而生畏。乌江天险,名不虚传。每年夏天,乌江洪水比长江洪水来得早,在两江汇合处,“二龙戏珠”变成了“独龙抢宝”。那种高水头冲低宽江的场面,犹如万马奔腾,吼声如雷,气势磅礴,摧枯拉朽!若长江洪峰到来,凭强壮身胚,不言自威,只轻轻顶托一下,就将乌江洪峰推回十里,将其嚣张气焰彻底挫败,大度汪洋地把小兄弟揽入怀中。这时江面会迅速抬高,暗流漩涡汹涌。清同治九年(1870年)六月,两江同时暴涨,洪水立高达176.46米,高于今三峡大坝最高蓄水位。将涪陵泗王庙、柴码头一带变成水乡泽国,给古城东部河街以毁灭性重创。

图片

乌江也是一条温顺的河。冬春之时,山寒水瘦,波浪不惊,漫江碧透,澄水轻流。卵石鱼虾,历历在目。蛇船、柳叶船、歪屁股船、舵笼子船、三板船等人力船上下繁忙,各行其道。机动船却总是中流击水,慎避浅滩。水巷子一带的挑水大军雁阵而行,将白花花的江水挑进古城千家万户,每担换几文银钱。洗衣妇们则呼朋引伴,到江边快乐浣衣。孩童们三五成群到沙滩碛坝追逐嘻戏,或拣卵石漂水,或挖沙坑“造房”,或观老人搬网(一种守株待兔的捕鱼方法)。偶尔遇机动船驶过,色如碧绸的江面被其狂暴地划破,变成一波一波浪花朝岸边卷来,吓得洗衣妇们在笑骂声中往后撤退。调皮娃崽们会齐吼儿歌:“打屁船,去去去,臭了一地又一地”将“啪啪啪”的马达声戏称为打屁,也幽默得可以。一到夜晚,岸边帆墙林立,渔歌互答。有猜拳行令声响起,那是船工们以酒洗涤尘埃,为新的征程壮行。

我在乌江岸上涪陵高中读书,后又在乌江惠泽的古城工作,可以说乌江流进我的青春岁月,江水滋养了我的筋骨,也滋养了我的魂灵。虽然乌江被涪陵人称为小河,却是我心灵中奔流不息的大江。我伫立江岸,朝乌江腹地眺望。仿佛看见战国晚期秦国大将司马错率大军溯乌江而上攻取商于之地的军旗猎猎,听见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率大军征南蛮时的战马嘶鸣,看见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西征时北渡乌江时的刀光剑影,看见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四渡赤水后南夺乌江天险的战火硝烟……还有唐代两位宰相长孙无忌、魏远忠遭贬流放乌江的孤独身影,宋代诗文大家黄庭坚被困厄黔州的焦灼面庞。更有李白、杜甫、白居易、孟郊、刘禹锡、杜牧状写乌江山川风物的美丽诗篇,还有当代画坛大师吴冠中的水墨丹青。但见江水缓缓流来,流来木材、山货、矿产、水果等财富,流来苗族、土家族、仡佬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风俗,流来山里人的问候,流来远方朋友的祝福。没有小河乌江,涪陵城不会如此繁盛;没有小河乌江,涪陵的水不会如此丰沛;没有小河乌江,涪陵的路不会如此宽广;没有小河乌江,涪陵人缺一方灵山圣水的滋养。

清代黔江知县、诗人翁若梅有诗云赞乌江云:“蜀中山水奇,应推此第一。安得王右丞,再试辋川笔”。唐代山水诗人王维早已远去,乌江两岸各族人民不是正在用智慧和汗水抒写壮美的诗篇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