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午睡是身体的“修复剂”,但超过这个时间,死亡风险增加30%!这4个睡法让你越睡越累

 阅己心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午睡的4个错误方法


使午睡越睡越累 越睡越伤身


1.午睡时间太久


2020年欧洲心血管学年会上公布了一项研究,午睡时间超过1小时,死亡风险增加30%;心血管患病风险增加35%。


许多研究表明,睡眠时间的长短与死亡率密切相关。而且睡眠时间过久,大脑中枢神经会促使脑组织毛细血管关闭时间过长,使体内代谢过程减慢,导致睡醒后全身不适而且感觉很累。




午睡超过1小时,增加40%阿尔茨海默病风险。


2022年一项刊发在《阿尔茨海默氏症与痴呆症》杂志的研究发现,午睡和大脑衰老之间存在双向关系。白天过度午睡会增加晚年患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与此同时,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患有阿尔茨海默病会导致白天午睡增加。


图片




2.午饭后马上午睡


饭后胃内食物较多,胃肠加强蠕动,血液循环加快。


如果饭后立刻午睡,大脑和全身供血量相对减少,身体会感觉不适,加上午睡时间短,所以睡醒后会感觉累。




3.午睡睡得太晚


尤其一到周末,中午很精神,下午四点多非常困,于是一觉睡到天快黑了。这样容易打乱生物钟,午觉睡得晚起得也晚,晚上自然睡得更晚,从而导致第二天白天精神也不好。




4.直接趴着睡


尽量不要直接趴在桌上睡午觉,长期趴着午睡会对神经、颈椎以及肠胃等造成伤害。


趴着睡觉眼球容易受到压迫,长时间会造成眼压过高,暂时性的视力模糊,使视力受到损害,久而久之会使眼球胀大、眼轴增长,形成高度近视,同时也容易增加青光眼的发病率。尤其对已经出现轻微近视症患者、近视患者或戴隐形眼镜的学生危害更大。


图片



划重点


睡好午觉的4个关键


1.入睡时间


推荐12:00~13:00。超过15:00不宜午睡,以免影响晚上的睡眠。


当然,也不能吃完午饭立即入睡,以免影响胃肠功能,引起胀气、消化不良等问题。




2.睡眠时长


睡眠时间过长可能会进入深度睡眠周期,醒后会陷入“迷糊”的状态。因此,推荐时长是20分钟左右,不宜超过半小时,有助于减缓心率,对心脏有保护作用。


即使睡不着,只要躺下,放松大脑,闭目养神10分钟也有益。




3.睡觉姿势


躺在床上或展开的折叠床上睡,是理想的午睡姿势。在这种姿势下,脊柱各部分能得到有效放松,也可以让脊柱处在比较稳定的位置。


如果没有办法躺下睡,就靠着椅背睡觉,脖子后面带个U形枕,腿可以放在椅子上,有利于全身血液循环。


如果实在没办法,只能趴着睡,要拿个软而有一定高度的东西垫在手臂下,半边脸侧趴到睡,不要压迫眼睛,全身放松,把手按照舒适的姿势放置。减少对神经、视力、胃、牙齿等的压迫。




4.固定规律


午睡和晚上睡觉一样,应该规律,最好每天在固定的时间入睡,有助于将其融入昼夜节律,当时间临近时,身体会有意识,能更快睡着。


图片



划重点


午睡的4个好处


1.补充睡眠、消暑解热


暑热影响了人的睡眠时间和质量,夜间入睡迟,早上醒得早,需要通过午睡来补充睡眠。


中暑大多发生在中午前后,午睡可以让人静养、放松,减少身体不适。




2.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


午睡是给大脑充电的有效方式,它可以激发创造力,提高工作效率。


睡眠时,不但大脑皮质的神经细胞受到保护得到休息,身体各部分也得到全面休息,全身肌肉松弛了,因活动而消耗的体力就可以逐渐恢复过来。




3.促进泪液分泌,有效护眼


闭眼入睡后,劳累了一上午的眼球睫状肌可以得到休息,有效防止视力下降,此时泪腺也开始分泌泪水,滋润干涩的眼球。




4.修复皮肤、延缓衰老


皮肤的新陈代谢在睡眠状态下最为旺盛。


当你睡着时,肌肉、内脏器官等的消耗都减少,皮肤血管完全开放,血液可充分到达皮肤,为其提供营养,进行自我修复和细胞更新。午睡有助于补充夜间睡眠的不足,起到一定的促修复作用。






健康小贴士


1.午睡4不要:不要睡太久、不要饭后立刻睡、不要睡太晚、不要趴着睡。


2.午睡时长:20~30分钟为宜。


3.午睡的好处:补充睡眠,消暑解热;保护大脑,提高记忆力;促进泪液分泌,有效护眼;修复皮肤,减缓衰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