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984人证实:癌症会遗传给下一代,回输NK细胞预防疾病发生

 刘俊波 2024-05-26 发布于海南

导语:癌症是可以遗传的,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的统计数据表明癌症的发生除了受到环境中致癌因素的长期作用外,遗传因素也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梅奥诊所的医学研究团队在肿瘤学权威期刊《JAMA Oncology》上发表了题为《Comparison of Universal Genetic Testing vsGuideline-Directed Targeted Testing forPatients With Hereditary Cancer Syndrome》(遗传性癌症综合征患者通用基因检测与靶向检测的比较)研究报告。研究共分析了多达2984位癌症患者的基因检测结果。

图片

《JAMA Oncology》文献截图

这项研究评估了2018年4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期间在梅奥诊所癌症中心和社区诊所接受治疗的实体瘤癌症患者的种系遗传改变。

研究人员在397例患者中发现了PGV(可能致病性胚系变异),包括282个中度和高渗透性癌症易感性基因;在1415例患者中发现了意义不明的变异;192例患者具有明确临床意义的变异。

具体研究结果:总共2984名患者(平均[SD]年龄,61.4 [12.2]岁;1582人[53.0%]男性)。在397名患者(13.3%)中发现了致病种系变异,包括282个中度和高度外显率的癌症易感基因。在1415名患者(47.4%)中发现了意义不确定的变异。共有192名患者(6.4%)出现了临床上可操作的增量发现

这项研究表明,超过1/8的癌症患者具有与癌症相关的可遗传基因突变,也就意味着癌症可遗传,若父母罹患癌症,其子女也可能从父母那里“继承”相关癌症基因,患上癌症的风险较大。

其中包含的主要癌症类型有:乳腺癌、结直肠癌、肺癌、卵巢癌、胰腺癌、膀胱癌、前列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共8大癌种。

NK细胞,人体内强大的抗癌武器!

在我们的身体里,其实每天都有癌细胞形成。但是,为什么仅有一部分人会得癌症呢?这就得益于我们身体庞大而又精密的免疫系统,而防御癌症发生的是免疫细胞,他们就像巡警一样,在身体里随着血液循环四处巡逻,监视异常。

其实,对抗癌症,最好的医生就在人体内,既不是化疗药也不是手术放疗,而是健康的免疫系统。

图片

图:NK细胞杀伤癌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自然杀伤细胞,不需要特异性的抗原刺激就可以杀伤靶细胞,如病毒感染细胞、肿瘤细胞。

NK细胞平时就像巡警一样,游弋在人体血管中,行使免疫监视功能。当遇到癌变、病变或衰老的细胞时,即启动免疫防御功能,NK细胞在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溶解细胞、分泌趋化因子和细胞因子等重要作用,同时还可阻止肿瘤转移等。

图片

图:NK细胞应用流程

NK细胞治疗的作用是清除隐藏在人体各个部位的癌细胞,防止癌症复发转移。

NK细胞对肿瘤细胞具有天然的杀伤作用,也是IFN-Y、TNF-a、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等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主要来源。这些细胞因子参与其他造血细胞的招募和功能,例如增强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以及与DC和中性粒细胞的调节交叉调节网络。

2020年5月,暨南大学达夫肿瘤医院临床研究团队证实PD-1(派姆单抗,K药)加同种异体NK细胞在先前接受过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安全有效。并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上。

图片

图:Pembrolizumab plus allogeneic NK cells in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patients

研究最终招募109例PD-L1高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A组(55例)接受NK细胞联合PD-1(派姆单抗)、B组(54例)仅接受派姆单抗。实验结果:这项研究的结果非常振奋人心,输注扩增的NK细胞后,患者的NK细胞数量显著增加,抗癌效果倍增。

经过几十年的临床研究,世界上已经实现了既增强了NK细胞活性,又成功增加了NK细胞的数量,完成了NK细胞回输体内对抗癌细胞必备的两项基本要求。

目前,NK细胞培养技术都已经非常成熟,正在进行广泛的临床研究。我们坚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细胞免疫技术和药物联合使用的试验不断涌现,只要不放弃任何一点希望,攻克癌症指日可待!相信在不远的将来,NK细胞将化身为更强大、更有力的“抗癌武器”,在肿瘤治疗的路上带给广大患者更多惊喜和福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