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西安兵马俑

 冯栎钧是老师 2024-05-26 发布于四川

前两天看到一张图片,命名是“这千年的相依”。下面好多网友留言,觉得这跨越千年的依靠写尽了故事。

想想以前,人们对伟大的奇迹关照得更多的是整体的影响,未解之谜,或者产生的意义。而现在,我们的目光不知不觉地会放到事物本身,关注个人人物的命运,关注小的细节。

我们班的任怡乐小朋友在周末就写了《游西安兵马俑》,她的文章里有对整体的关照,有历史,有故事,也有对小人物的细致观察,写得挺不错的。

任怡乐

中国有许多世界文化遗产,像长城,故宫,龙门石窟……都赫赫有名。我最喜欢的是壮观的“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兵马俑。请大家随着我的文字去那里看看吧。

兵马俑有三个坑,按品字型结构排列。其中最大的一号坑长230m,宽62m,面积约为14260平方米。在一号坑中,已开发的兵马俑有600多个,他们好像一种神奇的阵型摆列着,井井有条,似乎在向我们诉说着千年前秦军的军纪严明。

兵马俑的建筑结构也很巧妙,在每个平均深度为5m的坑中,每隔3m就建起一组承重墙,这些承重墙不但可以让整个兵马俑显得更加坚固,而且能让大家感受到他们分工细致。

兵马俑虽然做工很精细,但颜色土黄土黄的不是很好看,上面还有一些黑色的木炭痕迹。据说是因为当年项羽攻入关中,大规模焚烧秦始皇陵地面的建筑造成的。地上的宫殿受到了损毁,地下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坏。还有一种原因是因为兵马俑长时间埋在土里,一接触氧气表面的涂层就会脱落,所以现在看到的大部分只是土黄色的兵马俑。这也导致了我们现在不敢开发,因为挖出来不知道怎么保持它的鲜亮如初。

兵马俑的形状不一,神态不一,动作也不一,每个人物都栩栩如生。那将军俑,手持宝剑,身披铠甲,神情凝重,他的食指微微抬起,似乎在思考着战斗的方法;细看立陶俑,左足纵右足横,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子,手上的弓仿佛等待这发射,一射百发百中;再看武士俑,有的目光坚定,仿佛似死如归的战士;有的目光暗淡,估计是怕马革裹尸的惨痛;还有的目光幽怨,估计是担心自己无法和家人团聚……再看看那些陶马,他们匹匹膘肥体壮,像下一秒就要跑出去的样子。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说:“兵马俑是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确实如此,每每看到这雄伟的兵马俑,我都由衷地生发出一种自豪感,它们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