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骨质增生的2个特效 “外敷方”

 华华YHBH0207 2024-05-26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岐黄国医在国学中具有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地位,乃国学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凝聚了华夏儿女的智慧,在上下五千年的进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为各个时代历史进程中保驾护航,抵御和战胜灾害,才使得华夏民族繁衍昌盛至今。在这漫长的历史洪流中也积累且沉淀了大量的医学文明而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每天分享岐黄国医国术,为其传承发扬光大,更好的造福人类。

图片

骨质增生是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以关节疼痛,活动障碍,痿软不利为特征。骨质增生是生理病理学名词,是人从小到老的生理变化过程的自然损耗和老化现象,是一种自然发展规律。

但在生理和病理的相互转化过程中,在一定的条件下转化为病理状态,从而产生临床上的一系列疼痛症状,就成为骨质增生症。大循环按跷导引术提示本病中老年人发病率比较高,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肿胀积液,活动不利,颈、腰、腿酸胀痛,不能久立,早期活动后减轻,劳动过多症状加剧,休息得缓。晚期病状不减,痿软无力,由于压迫神经,神经支配区域出现麻木不仁,时瘥时剧,并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关系,寒冷下雨加重,得温稍好等。

临床上,患者的X线片是确诊该病的主要依据,片示骨质密度减少或极度减少。目前国内外医学界将骨钙质丧失25%,骨量小于5级,骨小梁面积小于18%均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西医认为该病的病因病理主要是钙离子代谢功能减退导致骨骼细胞的减少,造成骨质疏松。中医则认为是由于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养,积劳,遭风寒湿邪所致。

根据古人“肾主骨”的理论,以及脏腑相关学说,“肾虚则骨衰、肝虚则筋缩、脾虚则肌痿”,三者相互影响。它们的相互关系是:肾藏精、精生髓、髓长骨。肾对骨的生理、病理起着调控作用。肾主五液对骨髓、骨骼的滋养要通过肾对水液的调节以保持平衡,南少林火功推拿导引术提示肾亏骨枯,脾亏肌痿,肝亏筋脉失养,筋肌骨失于调养,营卫不固,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三邪流注筋骼使经脉受阻,从而导致寒凝血瘀,最后产生骨质增生症。

1、黄氏肿痛灵

方药及用法:甘遂6g,南星10g,透骨草30g,木别子(木鳖子)10g,荜麻子6g,白芷6g,公丁香5g,制蜈蚣二条,麻黄5g,甲珠6g。上药共研极细末,瓷瓶密封收贮,用时或糁于普通狗皮膏上,或直接糁于普通胶布上,先用生姜汁轻轻洗擦痛点,然后将药粉贴于患处。

治疗结果:治疗60例,局部疼痛消失,增生处包块消失,关节恢复正常功能57例;局部疼痛大部分消失,关节功能得到恢复,能从事较轻微工作3例。一般治疗一次即可得到较明显效果,最多不超过五次。

病案举例:陈xx,男,57岁,南昌市珠市小学校长。1989年7月21日就诊。患者因腰部疼痛来院检查,据述已痛5年左右,发作剧烈时,影响到正常生活和工作,经X线摄片确诊为尾椎1-5节骨质增生增生处并有小包块状凸起。入院后经采用“黄氏肿痛灵”局部痛点薄贴加火功导引冲击一次疗效显著,疼痛消失。加贴第二次后,腰椎间突起之包块亦消失追访数月未再复发。本文内容摘自《新疆中医药》1990年第4期第66页,编辑,润物无声, 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

2、蜈白散

近年来,我们采用自制“蜈白散”治疗手足骨骨质增生数十例,效果满意,简介如下:

方药组成:蜈蚣二条,白僵蚕6g,白芷6g,全蝎 6g,共研末,瓶装备用。

用法:取适量药末撒于骨质增生处,外用伤湿止痛膏贴上固定,一日换药一次。搜索关注国学髓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病例:李xx,男,40岁,教师,81年5月15日就诊。左小指内侧中节指骨绿豆大骨质增生已二月,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经 X线片确诊为“中节指骨骨质增生”。经用蜈白散及伤湿止痛膏外贴三次后,疼痛明显减轻,五次后已无疼痛感,活动自如,经X线检查,增生骨质消失,随访年余,未见复发。搜索关注国学髓公众号了解更多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