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吕正操授上将追述

 虛怀若谷 2024-05-26 发布于浙江

1955年共和国军队实行军衔制,共授予上将55人,其初初评上将名单中并无吕正操的名字,吕正操是被中央书记处破格决定授予上将军衔的,关于吕正操授上将军衔,本文为您一一道来:

吕正操,东北军张学良麾下副官、秘书,随张学良于36年12月参加了西安事变,37年5月秘密入党,抗战爆发后率东北军691团坚持抗战,于37年10月率部脱离国民党53军,改编为人民自卫军,加入晋察冀军区编制,历任八路军三纵兼冀中军区司令员,43年率主力6个团移师晋绥军区,43年11月任晋绥军区司令员,45年6月在中共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抗战结束后奉命挺进东北,历任东北人民自卫军第一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副总司令,东北军区兼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东北军区副司令员,为全东北的解放做出了重大贡献。共和国成立后,吕正操转任政务院工作,任铁道部副部长,做为滕代远的得力副手,为共和国的铁路事业付出了大量心血,同时在军队中先后兼任铁道兵团副司令员,军委军事运输司令部司令员,54年10月又任谋部总参军事交通部部长。

52年3月地方与军队进行评级工作,吕正操在地方评级中评为行政五级,同时兼任军队职务,在军队被确定为副兵团级。54年12月底共和国军衔评定工作重新启动,55年1月中旬军委中央决定召开讨论军衔的座谈会,商议上将以上人员名单。在总干部部上报的上将名单中一开始并没有出现吕正操的名字。

在55年1月重新开始的军衔评定工作中,毛主席提议在中央或地方工作的未担任军队实质性职务的人员暂不参加第一期现役军衔评定工作,由于吕正操的工作重心在铁道部,加上他是抗战后参加革命军队,缺乏红军资历,根据当时的不成文规定,没有红军资历的高级将领一般达不到评中将标准(即"非红不中"),更何况评上将了。鉴于吕正操在军队仅为兼职,其军队级别也仅为副兵团级,他所兼任的军职也仅为谋部总参下属的一个二级部长,属兵团职,故总干部部没有将吕正操上报为拟评上将名单。

1955年1月中旬,军委座谈会召开,会议经两天讨论,通过了一个58人的预授上将名单,名单中并无吕正操,军委座谈会也没有考虑吕正操的军衔评定。1月16日,彭德怀与罗荣桓联名将拟授上将以上名单上报毛主席。

毛主席在收到上将以上预授名单后,与中央书记处成员经多次开会研究,认为吕正操做为参加了西安事变的东北军代表,在抗战与解放战争时期,战功显赫,成绩卓著,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力下了汗马功劳,现阶段为了祖国的统一,争取台湾和平回归,根据统战的需要,吕正操应授上将军衔,于是中央将吕正操应评上将军衔的决议发给军委与总干部部,军委彭德怀与罗荣桓接受了中央的提议,决定吕正操评上将军衔。1955年9月,周恩来总理签署授衔令,吕正操被授予上将军衔。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