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几乎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

 元景花开 2024-05-26 发布于上海

《道德经》中有一句话,几乎能够解决所有的问题,这句话就是:“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大概意思是:所有事物的发展都要经历对立统一的过程,任何事物发展到最高峰,都会物极必反,再次走到自己的对立统一面。

而任何事物发展时,用的都是柔弱的方法,但这并不代表就是消极的,它也有积极性的一面,因为万物是在自然而然地过程中,发生和成长的。

首先是“反者道之动”

“反者道之动”,意味着事物的发展,总是遵循着对立统一的原则。

以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例,他通过强大的武力,实现了华夏大地的统一,然而这种强大的力量,也埋下了秦朝短命的祸根。

秦始皇在统治后期,由于过度追求集权,忽视民生,导致民不聊生,最终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秦朝二世灭亡,正是“物极必反”的生动写照。

而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也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这里的“亲贤远小”与“亲小远贤”,就是对立的两个方面,前者能带来国家的兴盛,后者则导致国家的衰败,这也是“反者道之动”的例证。

这种哲学思想,在现代生活中也同样适用。

比如,你越想强大,就越要从弱小开始;你越想获得,就越要先学会舍得;你越想成大事,就越要从小事做起;

你越想快速做成一件事,就越要慢慢的做。慢就是快,少则得,多则惑!

其次是“弱者道之用”

“弱者道之用”,这里的“弱”,并非指真正的弱小,而是指一种谦逊、低调、顺应自然的态度。

以越王勾践为例,他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但他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将自己处于“弱”的位置来麻痹敌人,决心以弱胜强,坚定复国。

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励精图治,最终成功灭吴,一雪前耻,实现了复国的伟业,这便是“弱者道之用”的典范。

而孔子在《论语》中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是对“弱者道之用”的很好诠释。

孔子认为,每个人都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应该保持谦逊的态度,虚心向他人学习,这种“弱者”的心态,才是成长道路上追求真理,不断进步的关键。

所以弱是道的常态,要将自己放在“弱”的位置上,保持谦卑低调的态度,顺应自然的发展规律,从小事做起,按照道的方法和规律行事。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做事都想走捷径,想要快速达到目的,于是就一味地向外求,不愿意沉下心来慢慢从小事做起,也不去好好沉淀自己。

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浮躁心累,无法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导致内心压力山大。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句话看起来简单,但却深刻地道出了,万事万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生活中,只有遵循对立统一的原则,善于从反面思考问题,做人做事低调谦卑,从小事踏实做起,只有这样,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立足,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图源网络侵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