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送别高僧时,写的这首禅诗,见解相当深刻……

 莲乡学人 2024-05-26 发布于河北
图片

人生都会遭遇辉煌和低谷,也会经历荣光和屈辱,但很少有人可以做到宠辱不惊、去留无意。更多的人觉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既不愿招惹麻烦,也不想引火烧身。

人们宁愿居悲处下、忍辱含垢,只是寄希望于水滴顽石,然后一鸣惊人。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一次特殊的经历,让诗人从颓丧中变得振奋,并感悟到极其深刻的道理。

下面介绍刘禹锡送别高僧时,谱写的一首禅诗《赠别君素上人》,全诗禅意满满,最少读三遍才能体悟……

赠别君素上人

图片
中唐:刘禹锡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
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
悟来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图片

图片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

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
刘禹锡与柳宗元交谊甚深,人称“刘柳”;又与白居易多所唱和,并称“刘白”。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

在刘禹锡的人生理想中,有一个十分明显的倾向,即融儒入佛,佛儒合一。在这首诗的序言中,他认为学习儒家《礼》与 《中庸》的最高境界是“不勉而中,不思而得”。而这种境界也正是禅的悟境。

所以,刘禹锡觉得习禅是学儒的起点,在儒家经典中同样可以领悟到人生的奥秘,回归到纯真的“初心”。基于这种思想,刘禹锡对儒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对人生也有了一种新的体验。

图片

如此诗,即使面对令人销魂的送别,刘禹锡也超然处之。这首诗大约作于诗人被贬为朗州司马时。诗序云:“开士(僧人尊称)君素偶得予于亲所,一麻棲草,千里来访。”可见君素上人不是本地人,而在千里之外。
“穷巷唯秋草,高僧独扣门”,首二句描写自己住处的偏僻荒凉,表现自己身世的冷落孤独。被贬期间,诗人远离人群,偏居深巷,与秋草相伴; 行人罕至,蓬门闲闭,幽静清寂。而君素千里相访,叩响柴门,给静寂的陋室带来了一点生机。
“独”字照应“唯”字,暗示诗人在人世中虽然孤独,但在佛界中却是充实的,只要是同道人,即使远隔千里,也会相聚在一起。这种对照,使前二句在寂冷的气氛中又透露出几分孤傲和清高。

三、四句表现他们相聚的快乐和言谈的洒脱:“相欢如旧识,问法到无言”,“问法”,探讨佛理;“无言”,即无言之法。禅宗认为,佛在人心,但向己求,不应借助于任何语言和文字。

图片

宋代圆悟克勤禅师《圆悟心要》卷下说: “若心境双寂双忘,绝知见,离解会,直下透彻,即是佛心,此外更无一法。”对这种无法之法,刘禹锡在原序中有一个十分精妙的比喻:“夫悟不因人,在心而已。其证也,犹暗人之享太牢,信知其味而不能形于言闻于耳也。”

真是彻悟之言啊!三、四句的欢快气氛形象体现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刘禹锡虽然难容于世,但却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一片与佛同在的自由世界。在与佛同在的自由世界,刘禹锡能得到无尽的快乐和安慰。

图片

“水为风生浪,珠非尘可昏”,五、六句一宾一主,以虚写实。从虚处说,这是一组喻象,水因为风吹而荡起波澜,珍珠则不会因为尘埃而失去光泽,比喻诗人和君素自立于人世、一尘不染的高洁人格。从实处说,这是在写送别场面。

诗人送客江边,望着在萧萧秋风中荡起的波浪,想着君素将乘着小船随着波浪飘向远方,便用 “珠非尘可昏”来相互勉励。这二句笔法十分巧妙,它将写景、抒情、议论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既饱含哲理,又富有情韵。

图片

“来去皆是道,此别不销魂” ,末二句抒发他们同在佛界、永不分离的超迈情怀。唐代高僧大珠慧海禅师在《顿悟入道要门论》 云: “心无起灭,对境寂然,一切时中毕竟空寂,即是常不离佛。”在那寂然虚空的佛境中,无物无我,无生无死,又何有来去之别呢?

来即是去,去即是来,只要心不离佛,他们便时时在一起,又何须为分别而悲戚伤神呢?世人最难受的是离别,正所谓“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而在悟道人心中,离别却是这般洒脱轻松,难怪宋黄彻赞叹道:“梦得云:'来去皆是道,此别不销魂。’东坡云:'古今正自同,岁月何必书?’此等语皆通彻无碍,释氏所谓具眼也。”

图片

孟郊在《送玄亮师》说:兰泉涤我襟,杉月栖我心。茗啜绿净花,经诵清柔音。何处笑为别,淡情愁不侵。”表现的也是这个意思。从另一个方面说,刘禹锡此诗体现了禅家的观念,也反映了作者创作的观念。刘禹锡作诗喜欢作翻案语,如志士失志,往往悲秋,刘氏笔下的秋天则迥然不同。

图片

刘禹锡在《始闻秋风》里说:“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午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在《秋词二首》之一说:“自古逢秋悲寂寞,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常人言别黯然,作者却潇洒对之,在创作精神上正是相同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