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拿出“三不足”勇气与魄力来推动变法,为何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青白眼e1vedie6 2024-05-26 发布于江苏

近读《如果这是宋史》,看到王安石当时石破天荒地拿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勇气与魄力来推动富国强兵的 “熙宁变法”,让人不由得为之一振,但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原因何在?先看这一变法的时代背景:

宋太祖皇袍加身登上皇位后,也怕后面武将也搞个皇袍加身的把戏,加之五代十国因为武将反反复复篡权夺位前车之鉴,但宋太祖对于那些开国武将功臣没有采取极端方式,而对采取“杯酒释兵权”这样温和的方式。

从此,宋朝一直采取重文抑武的国策,靠文人治国。但是宋朝立国之初就受到北方契丹辽人的入侵,大小战役81战,宋朝只胜了太原一战。宋太宗两次亲征,被辽兵包围,大腿中箭后侥幸脱围。

从此落下病根,每年都会箭伤发作,自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澶渊之盟,每年向辽输送大宗币帛,暂得相安。

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崛起于西北的羌夏看到了契丹在宋朝赚得盆满钵满,他们也想分一杯羹,经常来宋边境扫荡式的烧杀抢掠,最后以每年输送白银125万余两的代价才换来了宁静,但是宋朝已经不堪重负。而夏与辽又联合,犄角之势已成,使得宋朝面临腹背受敌。

以上就是“熙宁变法”的时代背景,1066年英宗的长子赵顼即位,是为宋神宗。时年20岁的神宗胸怀远大理想,面对积贫积弱、四面楚歌的国家,忧心如焚。

神宗经常与人讲起宋太宗当年兵败燕京城下的情景:太宗被北虏时丢盔弃甲,随行嫔妃及财物尽被掠夺,他也因此次中了两箭,后来箭伤复发而死。每与人言及于此,神宗当场就哭了起来。

面对这样的国仇家恨,血气方刚的神宗岂能容忍。但他的身边都是一帮老成持重的文臣,比如富弼就跟他说:“陛下临御未久,当先布德泽,愿二十年口不言兵,亦不宜重赏边功,干戈一起的,所关祸福不细。”

神宗看左右都是这样的人,找不到知音,有一次听说有一个叫王安石的人,他有慨然有矫世变俗志。而且此人威望甚高,朝廷屡次召他做大官,他坚持不就。当时的朝廷的大佬如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视他为圣人复出

后来神宗终于召来王安石,几次召对以后,神宗视他为知音。而当时面临的严峻形势,大家对他都寄予厚望,为把新政推行下去,他更是惊世骇俗的提出“三不足”的理论,也即“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毫无疑问,这种改革的勇气与魄力是亘古未有的, “天变不足畏”,也就是天生异象也无所谓,不值得害怕与大惊小怪。这彻底强化了皇权,皇帝也是以天子自居,之前历朝历代都以“天人感应”来对皇权进行限制。

比如发生地震,皇帝要自省是不是自己施政有过错,所以才会发生天谴,通常要下“罪己诏”,然后还要斋戒数日。现在王安石为了推行新政,连上天都不放在眼里,以示自己的决心。

“祖宗不足法”,也就是过去的法律不能成为现在制订法律的依据,王安石也就是要突破之前的条条框框的束缚,新法要另起炉灶。他后来的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等,确实都是开创。

“人言不足恤”,也就是不要怕别人的议论,王安石对于不同于他政见的,一律视为流俗之言,不但自己不听不信,他还要皇帝不听不信。所以,当时推行新法时阻力非常大,但是王安石就是这三句话为思想武器,也是他的精神支柱。

可以完全肯定的是,王安石变法初衷完全是正确的,但正如孟子所说:“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王安石是个好官,绝对是个清流,但这样的人喜欢纸上谈兵,过于理想化。所以,后来的张居正变法一律不用“清流”。

另外,再好的法律政策也要有好的人实施,但王安石听不进任何意见建议,只要有人对新法稍有不满,马上就被罢官或者贬官流放。所以,他身边只会是一些逢迎拍马之人,比如吕惠卿、章惇、曾布、蔡卞、吕嘉问、蔡京、李定、邓绾、薛向等人个人品质多有问题,有的当时就被视为小人。

而且新法还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遭到他们无情地抵制。比如《募役法》(也称《免役法》),此法令使得原本拥有免役特权的大官僚大地主阶级也不得不交钱,这直接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就像俗话说的那样:经是好经,但是被人念歪了。所以,王安石的变法焉有不败之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