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南人如何过生日?

 说咱闽南话App 2024-05-26 发布于福建

说到生日,你会想起什么食物呢?现在人过生日少不了蛋糕和蜡烛,但我们闽南人庆生还要有一碗“面干”及一颗鸭蛋、一颗鸡蛋

面干[mĩ⁶ kũã¹]”是什么呢,没错,它就是全网闻风丧胆、会无限繁殖,被称为“福建小孩的噩梦”的面线。一旦没能把握好时机,给了它繁殖的机会,那就惨了!你埋头苦吃半天,却发现比刚端上来时还要多,仿佛一辈子都吃不完。

面线 ©有意思报告

不过,生日的时候吃面线,可是蕴含着美好的祝愿。面线和蛋分别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蛋含有“诞生”的意思,而面线象征着健康、长寿,或许是因为早期人们对于长寿的印象是留着白胡须的老人,而长的面线看起来就如同白胡须。

台湾人过生日的传统则是吃猪脚面线,至于为什么是猪脚?台湾有一句俗谚叫作“衰遘踏着猪屎。”过去养猪环境不佳,猪常常脚踩秽物,引申为吃猪蹄可将衰运踩在脚下之意。因此,碰到灾难之后,例如生病、车祸、官司、坐牢等等不好的事情过去之后,台湾人也吃猪脚面线来去霉运。

猪脚 绘画©Leo Li

我们过生日叫作“做生日[ʦue⁵ sĩ¹ lit⁸]”,闽南人一生中有几个比较重要的生日,一个是一周岁的生日,叫作“度晬[tɔ⁶ ʦə⁵]”,这是婴孩降生以来的第一个生日,通常要举行“试周”,即“抓周”。

父母为周岁的婴孩沐浴后,穿上外婆家送来的新衣服、鞋袜,去“抓周”,以他所抓着的东西,来预测未来的一生和前途。据说,这种“抓周”的习俗,早在南北朝就已在民间流行。当天还会举办周岁宴。

另一个是十六岁(虚岁)生日,这一天要举行成人礼。据《泉州府志》记载:泉俗七夕“乞巧”“陈瓜果”“小儿拜天孙”。孩子出生时第一个“七夕”要做“新契”,拜“七娘妈[ʦʰit⁷ nĩũ² mã³]”为“契母[kʰue⁵ ᵐbu³](干妈)”。到了十六岁那年的“七夕”则要“洗契”,意思是与“七娘妈”脱离关系进行洗礼。闽南各地各家会依古俗大办酒席,庆贺儿女成年。

台湾地区也拜七娘妈 ©citytale

再一个便是做“大生日。过去的人庆生习俗很多,而且久久才做一次。依照闽南民间传统习俗,大多是到五十或六十岁后才开始逢十做寿,也有提前一年或推迟一年做寿的(即逢九或十一做寿的)。

五十岁之后,每十年所举行的庆生仪式即称为做寿,又称作“大生日”,五十岁以前庆祝的是“小生日”。至于其他非整数的生日,则称为“闲生日”,不特别做寿。

除此之外,还有“男做九,女做十”的习俗,即男性过寿过虚岁,要做上一年的寿,而女性过寿则是过实岁。

但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人忌讳较少,因此过生日的禁忌也逐渐式微了,端看各人习惯。

6月1日,说咱闽南话App五岁啦!说闽五周年系列活动正在筹办中!悄悄告诉你,我们准备了很多惊喜哦~在这里透露一丢丢:

想了解更多说闽五周年系列活动信息,请持续关注公众号“说咱闽南话”!

*本内容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大家的生日都是怎么度过的呢?

点亮“在看” 留言评论分享

我们将根据点赞数及内容选出若干则留言

赠送 可以学习闽南话的手账本 一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