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回故乡董街村【赵伟生】

 太行文学l苑 2024-05-27 发布于河南

故乡,是每个人一生的情结,是写不完、道不尽的永远话题。其时间愈久,感情愈浓;离得越远,思念越长。这绵绵长长的思念,愈加使得我们对故乡知之深,爱之切了。

一、情与根

我的故乡南依山,北环水,中有田;水上有东西两桥,桥下有碧波清流;祖先们从山西洪洞大槐树下一路迁徙,沿途适者寻生存,自然而然选择在这里栖息,世代繁衍,生生不息。于我而言,故乡是根,一往情深,生于斯,长于斯,吃着它的小米、谷糠、红薯和菜叶饭成长,十年寒窗,再读师范,接着工作,尔后大专院校学习提升。每天于单位和家往返匆匆,我忙忙碌碌,无暇他顾;偶有故乡之行,却无所行之实,来去匆匆,一瞥而已。

麦黄时节,收到老家近亲兄弟家里办喜事的邀请,遂决定回故乡一趟,赏桥赏水,看山看田,看屋看树……我要和故乡来一次心灵对话,近她、抚她、赏她、热烈地拥抱她……

(望仙桥)

二、桥与河

老家村北面,淅河水碧波流淌,自西蜿蜒而来,潺潺地沿河岸逶迤东去,去向华北,去向海河,去向茫茫大海之家;河流上面有两桥,西边的古桥叫望仙桥,东边新建的桥叫平桥;两桥并驾河面,一上一下,一西一东,一古一今,今古相映:古桥古色古香古风韵;新桥新景新貌新气象。

这桥,是家乡人古往今来生存之桥。出行,谋生,购物,赶集市,走商铺乃至出远门,闯天下,都要走它;它早已成为故乡的一元素,故乡人的一分子;故乡与桥,桥与人,须臾不可分离。林州志载,望仙桥始建于康熙七年,当时及后长时期,直至合涧大桥近代建成以前,是家乡人及河南沿岸人们北走,北沿岸人们南行之唯一交通要道,除此,别无他途;欲过河对面,只能望河兴叹,或绕道山西而行。望仙桥为三孔青石拱形大桥,桥面两侧有青石大条板护栏;桥面中央正中上方,有一棱形红花石镶嵌;相传大桥建成时工匠们怎么也合不上顶部龙口,大家万般无奈,一筹莫展之时,鲁班神师化凡人间,献此仙石,一试妙然,合龙成功;大桥下面顶部中心位置,悬一青铜宝剑,闪闪光亮,传说能分水,除妖,昼夜不舍,护卫大桥。

站立桥上极目远眺,太行巍巍,群峰叠翠;淅水涛涛,逐浪涌波;翘首向西北,岱顶山庄严肃穆;举目观西南,柏尖山峻、险、奇、秀;回眸往东北,乌云山云缭雾绕;目光越过近水远山,遥望东方,白云山上白云悠悠,香烟袅袅……

望仙桥,自康熙七年至今已经三百五十多年。三百五十余年历史悠悠;三百五十余年岁月沧桑;三百五十余年仙桥,仙山,仙雾弥漫轻柔;三百五十余年人间烟火气升腾,福盈万户千门!

淅河,是故乡人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奔腾不息,日夜欢歌;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时,仍清澈碧透,群鱼簇游。那时及以前,村里鲜有机井,晨起时,河水更加清洁;男人们趁此会拎着大小水桶来到河边,把一天或几天的日常用水担回家;女人们则在霞光初照的河边上淘米,淘粮,洗菜;上午和下午人自然多了起来,一些少年和孩童在浅水处戏水游泳;不少村姑村妇们则在河边上洗布,浣衣;难忘读书小学时,夏天有时我们会偷偷出去游泳戏水,次数多了,便被老师发现端倪;老师是喝河水长大的,自有妙招:让我几个站立一排,各自在胳膊上用指甲划道,划出白色道道来,当场狠狠训诫;时间久了,我们也摸索出对策,游泳后在太阳底下沿河跑上一两圈,出汗后再也划不出白色道道来……

近年来,淅河水量渐小,成为季节河。枯水期清水河床下潜流,至下游河西村大坝处复出成湖;2023年,河水一直从夏季流淌到冬季至年底;涛涛的河水引发家乡人、机关单位人、过路人观河者众多。我想,不论淅河水盛况不复还是新景再现,家乡人会永远记得这条母亲河。奔腾不息的历史长河里,永远有她美丽的浪花;中华民族浩浩历史长卷里,那一页,早已定稿成册,并散发出迷人的墨香……

三、山与田

亿万斯年以前,大地轻轻一抖,老家南面便呈现了一座秀秀气气起伏有致的大山;自然界造化,再补上一笔,在村北淅河沿上,沿河流东西方向拉开距离点缀了三座小山坡,最西面的就在望仙桥头;最东面的在邻村交界处;中间的山坡较大,呈隆起绵延状,欲和村南的山呼应。把村南的山和村北淅河沿上三座小山坡关联起来,酷似一只凤凰;中间隆起的山坡似为凤凰头,酷似凤凰展翅,来河边饮水戏水,世代家乡人便把这里的山叫凤凰山;

山上有草,杂草丛生;山上有树,柏树为主,机播的、人载的,比比皆是,郁郁葱葱;柿树、桃树、枣树,槐树等,零零散散;槐树春时开花,蜜蜂纷至沓来。槐花可食用,又有药用,清热、抗炎、润肺、止咳等等;桃树、枣树之果,多为时鲜;桃子果肉多汁,味道甘甜,可利尿消炎,保护血液;大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又甜又脆,成为人们一爱;秋季,柿树上挂满了由青变黄再慢慢变红的大小柿子,家乡人把柿子摘下来,做成柿饼,或自己吃,或到超市和城里去买,很受欢迎;最受人喜爱的是漫山遍野的葛针树(又叫棘针树,酸枣树),耐旱耐涝,还耐瘠薄。它发达的根系,最爱钻石缝里生长;其果实酸枣仁药用价值非常高,入心、入脾、入肝、入胆,可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被誉为“东方睡宝”,最有经济和药用价值;果实成熟期时,家乡人纷纷上山采而摘之;带皮肉的酸枣收购站10--15元一斤收购;听说加工成品后,药店每斤七十多元入药,酸枣树成为家乡一宝。

山和水之间是田。田是庄稼人一生的守望;粮是人们赖以生存之本;不论你是乡下人,还是城里人,也不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离开了田,离开了粮,人们将无以生存。“中原足,天下安”这句古话,极言河地粮仓地位之重要,极言粮食于天下民众之休戚。故乡全村千余人众,土地一千二百多亩,和河南大部分地区一样,夏收小麦,秋收玉米;当然也兼作谷、花生、豆、油菜、薯类等。

这天早饭后,我行至村东田间路上,恰遇小学同学老万荷锄而归;老万肩上搭了一条毛巾,脸上有些汗,锄头上挂了一些泥土,边走边用毛巾擦脸。双方见面,打过好好这类招呼之后,我便问曰:“老万一早去锄地呵。”老万笑曰:“锄地归来。”“咋这么早就回去?”我有些不解;“不早,这不五点来钟起来,趁天凉爽,锄了会花生。”原来如此。“还没吃饭吧?快回去洗洗歇歇,不要累着”我关切地说道。“没事,不太饿,这不一个苹果和水已点补过了,回家慢慢再吃,再说习惯了,干活就不觉得累。”我俩边说边分开走,我向麦田,他向家中。

眼下,农村人叫“红五月”,正是小麦走向成熟时期。麦秆由青泛白,麦穗也由青泛黄;沉甸甸的麦穗像是涂了一层金黄色:村东村西,村南村北;这一片和那一片;这一块和那一块;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前前后后,全是麦子,全是金黄色的地毯;夏风吹来,麦秆和麦穗一起轻轻摇晃,起伏着,涌动着,来回奔跑着,金黄色的地毯转眼成了金黄色的海洋;风一静,这黄海洋又变换成了黄地毯,平平展展的,整整齐齐的,像是等待人们收割;近处,有几只花斑点蝴蝶来回飞着;远处,无名鸟儿鸣着、叫着;麦子地边,阡陌之上,清清麦香阵阵袭来,这时节,真美……

向前走又转到一处,偶见几处地无人种植,长着杂草。是出远门了?是有其他营生,顾不上打理?还是体弱年老无力耕种?不得而知。愿来年,这里能长出庄稼和蔬菜来。

转回至村东路口,路遇儿时伙伴米生。见我走来,忙从自家门口站起热情招呼:“回来了?去转了?”“是呵,是呵。”我笑着举手作答;“快来坐会,喝些水来。”米生边说边做出请的手势;“也好,也好。”我有些口渴,便连连应承。入其家门,两人喝水闲聊。看到院里许多摆放整齐的玉米骨头,便问:“麦快熟了,咋来这么多玉米骨头?”米生一脸笑曰:“去年卖掉玉米剩下的玉米骨头。”“攒这么多干啥?”我有些不解。“烧火做饭用呵,又耐又好烧,火又欢,还催锅。”“去年收了多少玉米?攒这么多玉米骨头?”我又问。“差不多一万来斤吧,五六个人的地,又种了人家一些。”米生又答。一万来斤就是一万多块钱,对农户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问及今年小麦长势情况,能收多少麦子,米生说现在说不好,要是再下一场雨,丰收就有指望了,不过现在小麦总体长势还行。喝过水,又闲聊了一会儿,我便起身作别。

、人与路

路在哪里?路在脚下。路由人走,走的人多了,地上便呈现出一条条小路,这是先生鲁迅说的,也是人本能的谋生之路;一直走向前,走向广阔,走向远方,走向人们期望憧憬的样子,则需要一群人劳动、奋斗、呐喊、讴歌、砥砺前行;这是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家国之路,阳光大道。

这几年,家乡变化之处很大很多,路是景中之一。

从家乡西北望仙桥入村,是一条宽阔的柏油大路。路中有导车线,双向可行;路两侧栽有松柏树,青翠欲滴;沿路走,每隔五米左右两侧对称栽有下绿上白的灯杆,灯杆上端顶部有灯;日落天黑,华灯初照,一片灿烂;行二百余米,路东西两侧各有一生态苗木园,多种植珍稀银杏树,成排成行,高高耸耸,亭亭玉立,样子像要和蓝天白云对话;由生态园沿路东南行约五百米,至村口。其处路呈三条,一条向西直通大店,和林三线贯通;一条向南翻山越岭,和新庄、鹤山接洽;向东行,则是村里东西方向主街道;这村路口东南角,是一硕大的广场,广场首端,映入眼帘的是冬青簇拥的花岗岩大石,上书“董街村”三朱漆大字。家乡人把广场称为凤凰广场;广场水泥沙浆作地基,上面沥青铺面,可容数千人。广场南边中央部位,巍然耸立一金色凤凰雕像,南临凤凰山,北面淅水,欲飞欲翔,栩栩如生;吉祥和美,福泽故乡;广场东北角和西南角各有一凉亭,两亭阁遥对,互为呼应;亭子顶部有盖有檐有角;四周有围栏、有座;中间有空有地,闲坐、聊天、乘凉甚是快意;广场四周设置健身器材,球场、单双杠、跑步机、转盘等等,设施较为完备;环场种植的冬青树,郁郁葱葱,为广场平添了一抹风景。

出广场,沿主街道东行至村委会。村委会院子不大,二层砖石混建小楼,普普通通、平平展展,地面铺着青石地砖;院中央红砖基台之上,竖立一高高旗杆,上面挂着庄严五星红旗;院南面路边立一花岗岩大石,上书“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院东北角长着一棵齐楼高垂柳大树,树冠巨大,树荫巨大;风吹柳舞,影随风动;一片驳斑,如画一般。

走过村委会,不远处就是村中小广场;由此向南,是红色党建一条街。还是沥青路面,依然路灯侧立,树木青青;树枝之上,挂满了彩色灯带,春节前后,彩灯齐映,分外亮丽喜庆,喜气洋洋;党建街东墙,展示党的一大到二十大会议概况,党中央方针路线,新时代强国之路,治国方略;西墙上突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之风;红旗渠建设栏目图文并茂,杨贵及群体人物形象鲜活,跃然版面,观之耳目一新;继续由小广场沿主街东行,一路宽阔;沥青大道延延绵绵,畅畅通通,至村东约一千米处,与淅河两桥之平桥路交会。此处再呈二路,一路走东南,达七泉,南山,张家庄村;主路则汇入平桥路,穿越平桥,就到了沿河淅滨大道;家乡人和外来人,环淅滨大道可西入东出,东来西去,出入故乡甚是便捷。

站立淅滨大道遥望故乡,那桥,那水,那田,那山,很美;凤凰山东西山麓新开建的六十余亩小块山地,村东南沿山弯弯转转铺着红石板、亮着太阳能灯的民俗路,村北淅河边已经围起绿色铁皮围栏,尚待择机而建的蔬菜大棚,在美美中透出勃勃生机……

哦,我的故乡,永远亲切、温暖、美好;故乡的人,永远勤劳、善良、淳朴。他们踏踏实实走在前行的路上,“团结起来,跟随本阶级的优秀人物前进”,胜利就在不远的前方!

【作者简介】:赵伟生,林州市人,教育工作者。喜文字,羡书卷,常漫步其里,读、赏、品之,寻景寻美,丰盈日常,虽不能弥道,亦乐在其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