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晓丽【散文】茶缘

 凉城文苑 2024-05-27 发布于湖北



茶缘

文//钱晓丽(湖北利川)


和茶结缘,并爱上茶,喜欢喝茶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我喜欢泡茶时的那种感觉和品茶时的那种滋味。茶的滋味,大抵是在其亦苦亦甜,亦淡亦浓中交织,就好像人生一样,平淡是本色,苦涩是历程,清香甘甜才是它的馈赠。

见过一些爱茶人士,他们中有人说:“万丈红尘三杯酒,千秋大业一壶茶”,又有人说:“千人同茶不同味,万人同道不同心"可见即使是同一种茶,也会因个人境界、修养、口味等不同而有别人感受不到的味道。

爱上品茶,是因为工作原因,偶然去了西双版纳,在那里遇到了各种各样的茶,其中属普洱茶使我见之难忘,但是首先让我感兴趣的还是泡茶。

第一次见到傣家姑娘泡茶,那是一场唯美的视角盛宴。一位身着傣装的年轻美少女,大约十八九岁的样子。经过交谈,得知她姓玉,当地傣族的大姓氏只有两种,一种姓玉(所有女性),一种姓岩(所有男性)。当然也还有一些其他姓氏,比如姓刀。她让我们称呼她为小玉,她坐在茶几旁边,一边微笑着和我们聊天,一边准备冲泡。只见她首先拿出几款茶,有饼茶、砖茶、茶陀、龙珠等,分别作介绍,她介绍的无外乎是她手上拿着的是生茶或者是熟茶、是什么年份的、哪个山头的、色泽如何和口感如何等等,据她介绍,普洱茶有六大茶山,这六大茶山上的茶比其它地方的茶更加名贵一些,口感,汤色也各有不同,对于懂茶的人来说,看到汤色,闻到气味,还没有喝到口中就能大致判断出当前所泡的茶,是哪个茶山的茶和哪一年的茶,入口以后大多数能准确判断出是哪个山头、哪一年所产的茶。普洱茶中最普遍的是七子茶饼,所谓的七子饼茶,又叫圆茶,是西双版纳勐海那边的茶厂生产的一种传统的名茶,外形美观,呈圆饼形,与满月极其相似,每7个茶饼包装为一筒,每饼357g,一筒为2.499kg。

介绍完毕,最后还会让客人闻一闻茶饼的香气,然后根据客人的口味要求选定一款茶,再开始进行冲泡。只见她首先温壶,以热水淋茶壶,这样可以提高茶壶温度,不至于在泡茶的时候水温被茶壶抢走,影响茶汤的风味。接着投茶,投茶之前要撬茶,撬茶时注意茶针的选择,尽量用那种尖而细的茶针来撬茶,茶针撬茶时速度要慢一点,手要轻一点,使普洱茶的条索能保持完整,茶叶撬好后,要用天平称称过之后,才将适合份量的茶叶投放入茶壶内,称之为投茶。紧跟着温润泡,所谓温润泡就是将热水均匀地淋在茶叶上,使茶叶受热即可,不需要太多的水,淋上后立刻倒出来。后面就是醒茶,醒茶要快,时间要尽量短,几秒即可,否则,在此过程中会损失茶叶中的营养物质和风味物质,从而影响茶汤质量。醒茶时,要将水壶举得稍微高点,将水从较高的地方淋入茶壶,让茶叶在壶中翻腾、扩散,这样能更好地把茶的香味散发出来,通常情况下,醒茶的茶水是用来洗茶叶的,必须倒掉不能喝。因为茶叶在制作的过程中经过不少手,怕茶叶脏,要先冲洗过一次之后,才能喝。所以生活中,第一次冲泡的茶水会倒掉,第二次冲泡的茶才会倒给客人喝。如果让客人喝第一次泡的茶,那是很不礼貌的。

然后分别是冲泡和奉茶。(值得说明的是当主人给我们奉茶时,我们应该用手指轻敲桌子以示对倒茶主人感谢和尊敬。这种倒茶后敲桌子的行为叫做“叩手礼”。据说这种礼仪起源于清朝,和乾隆皇帝有一些关系)。以上流程浑然天成,一气呵成,没有一个刻意的动作,而且在这过程中她始终眉目浅笑,还一边不失礼貌的和客人交谈着。

最后就轮到客人品茶了,品茶之前,首要先观察茶的汤色,闻茶的香味,最后才品尝。品尝有个礼仪:单从字面上看“品”字三个口,所以一杯茶大抵需分三口品尝,且在品茶之前,目光需注视茶艺师一至两秒,稍带微笑以示感谢。资深的品茶人会在品茶之前首先闻一闻气味,评论一下茶的汤色,茶入口后再谈谈它的滑度,甜度,回甘度,生津等等。

对泡茶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就想着追根溯源,想着更多了解普洱茶,于是来到了普洱茶的重要发源地---勐海县,这里属于高海拔低纬度,所以特别适合普洱茶的生长。它有着“中国普洱茶第一县“的美称,当时还特别的到南糯山上参观了“茶树王”,其中有一棵具说已经有800多年的历史了,当地人都称他为“茶树王”,每年慕名而来参观茶树王的游客络绎不绝,尤其是春茶期间,都是为了一堵它的风采。“茶树王”旁边有专人守着,只可以观看和拍照,守护茶树王的大姐还是相当的热情的,只要你有时间,她都可以泡一泡当季茶树王的茶给你品尝。

后来了解到普洱茶注重的是越陈越香,而且陈得越久越有价值,当然个人也不太主张喝生茶,尽量喝熟茶(熟茶是经过发酵以后、再进行筛分分级,然后再进行挑检,再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加工,所谓的进一步加工,就是指是压成饼,砖,陀,或者小龙珠等,最后进行包装,扎筒,没有进一步加工的茶,称之为散茶),有人说熟茶养胃。也有人说普洱茶能美容美颜,还有人说能减肥.....总之众说纷纭。

从那以后我也爱上了泡茶,尤其是泡茶给别人喝,感觉是一种享受!于是就自己反复练习,经过多年多次的反复练习后,在泡茶上也算是小有所成吧!

个人认为,我们泡的不是茶,是人生:所谓人生如茶,要静心以对,时光如水,沉淀方澈,看过繁华才发现平平淡淡才是真,当我们经历了风雨以后,就已不在乎人生是否有彩虹,最重要的是我们曾经走过的每一步路和做过的每一件事。


—— 编审:粟贵贤 ——



作者:钱晓丽,湖北利川人,注册税务师、中级会计师,大专学历,爱好阅读,喜欢爬山,特别享受到达山顶的那一刻,喜欢大海,尤其爱看海面波涛汹涌的时候。闲暇时爱坐在水边发呆!



近期作品钱晓丽【散文】故乡情



点击右下方“在看”,发表你的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