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蓉的结局是什么?你看金轮法王是怎么折磨她的,难怪金庸不敢写明

 耳东话史 2024-05-27 发布于湖南

资深金庸迷都知道,《倚天屠龙记》是“射雕三部曲”的终结篇,其剧情承接前作《神雕侠侣》,不过严格来说,这部续作却不能算是《神雕续集》,就因为除了原著前两回之外,后续的剧情都是发生在前作结束数十年之后的时代,后神雕时代的故事是被一笔带过了。

根据连载版的设定,其实这也是个风起云涌的时代,毕竟书中提到过这么一句:“元代中土沦于异族,百姓呻吟于蒙古的铁蹄之下,陷身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抵抗官吏残暴,勉力自保,是以文事凋零,武学一道,反而更加光大。江湖间奇人异士,所在都有,比之宋末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之世,武功固更见精进,而惊心动魄,可歌可泣之事,也是书之不尽。

(郭靖、黄蓉剧照)

比如郭靖夫妇到底是如何战死襄阳的,金庸就未明说,事实上连郭靖夫妇之死,也都只是江湖传闻,金庸不愿将此事展开细说的原因或许是郭靖夫妇的结局比你想象的还要悲惨。

一、大侠的悲剧结局

当年的那次襄阳大战中,杨过以飞石击杀了蒙哥大汗,此举直接让蒙古大军方寸大乱,只得退兵,郭靖与襄阳百姓也得到了数年的喘息时间,只是他们心中都清楚,蒙古人迟早卷土重来。

果不其然,多年之后,蒙古大军在忽必烈的带领下再度杀到襄阳,只是说来奇怪,这一次襄阳守军一方虽然没了当年的中原群雄,但郭靖本人其实也能做到杨过做过的“飞石杀大汗”,毕竟他也从岳父那儿继承了弹指神通绝技,可他为何没复刻爱侄当年的神迹?

(黄蓉剧照)

从书中的剧情逻辑来看,或许是因为这一次蒙古一方的戒心更重了,从上帝视角来看,或许是因为金庸不会让郭靖这虚构的角色改写历史,无论如何,郭靖选择镇守襄阳,就注定难逃一死。

所以金庸在《倚天屠龙记》中提到这么一句:“襄阳城破之日,郭大侠夫妇与郭公破虏同时殉难,屠龙刀不知下落。郭祖师当时身在西川,待赶去想要相救父母亲人,却已为时不及。

难道这就是最后一次襄阳大战的全貌了?自然不是如此,郭靖或许会被处死,但黄蓉的结局或许会更惨。

二、比悲剧更悲剧的情节

常常有人问黄蓉聪明绝顶,为何没有劝郭靖离开襄阳,她难道看不清楚形势?

显然不是,有此一问的人一定是不懂黄蓉的为人的,她固然有自私的一面,但她自幼受她父亲“邪怪大侠”黄药师的影响,也是有一腔热血的。

比如郭靖决定守卫襄阳之后,黄蓉就有过这么一番感慨:“'咱俩虽人微力薄,却也要尽心竭力,为国御侮。纵然捐躯沙场,也不枉了父母师长教养一场。’黄蓉素明他心意,叹道:'我原知难免有此一日。罢罢,你活我也活,你死我也死就是!’”

她是有心与丈夫一同战死的,所以她绝不会孤身逃走,也正因为如此,她的结局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悲剧,郭靖作为襄阳守军的大头领,必然会被斩杀,而黄蓉则未必会被杀,毕竟书中几次强调过,她可是绝色美人。

(杨过、黄蓉剧照)

黄蓉之美,就连郭靖这愣头青也没忍住多看几眼,当年她初次以女装示人时,郭靖就被她迷住了,什么“金刀驸马”,什么“婚约”都已被他抛诸脑后。

别说郭靖了,甚至就连杨过也几次感叹郭伯母格外美,要知道杨过可是见过小龙女那仙女般的容貌的,而你看他眼中的郭伯母又是怎样?

原著道:“杨过眼见之下心中一凛,不禁脸上发热,那正是郭靖、黄蓉夫妇。数年不见,郭靖气度更是沉着,黄蓉脸露微笑,浑不减昔日端丽。杨过心想:'原来郭伯母竟是这般美貌,小时候我却不觉得。’

也正因为如此,蒙古军中的那些好色之徒必然不会轻易放过黄蓉,这一点,金庸在当初金轮法王抓黄蓉时,就已经有所暗示。

三、金轮法王的做法

金轮法王固然是个出家之人,他不会对黄蓉有任何非分之想,他不过是个武痴,但他的一众手下却未必如此。

(金轮法王剧照)

当年怀有身孕的黄蓉武功大减,却撞见了金轮法王带着一众蒙古兵,此时黄蓉身边只有大小武和郭芙那三个草包,与对面硬碰硬,必然只有死路一条,可一旦动手,打不过,只怕会更惨,所以主动权在金轮法王一方,你且看法王是怎么做的?

原著道:“只见一名蒙古武士大踏步走到黄蓉身前,粗声说道:'快走,还耽搁什么?’说着伸手去拉她臂膀,竟当她囚犯一般。黄蓉当了十余年丐帮帮主,在武林中地位何等尊崇,虽今日遭厄,岂能受此……”

(小龙女、甄志丙剧照)

只是一个普通的蒙古士兵就敢对黄蓉动手,哪怕是后来的郭靖闯蒙古军营,忽必烈都是客客气气的招待的,此时对黄蓉,那些蒙古兵会做出些什么来,从这里也不难看出黄蓉若真被擒,结局只怕不会太乐观。

可别说金庸不会这么安排,要知道早在原著第七回中,金庸就写出了“尹志平事件”,女主角小龙女都能被一个道人给害了,后来被蒙古大军俘虏的黄蓉会有怎样的遭遇,着实不敢想。

这或许才是金庸对郭靖夫妇的结局一笔带过的原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