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读这些特级教师的人生,发现他们是这样写下“自己的句子” | 头条

 大奔h1wmjlcm1r 2024-05-27 发布于江西
图片

“教学主张”是名师的个人理论,是专业成长之路的一次登顶。于教师而言,提出“教学主张”,写下“自己的句子”,就明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将要向哪里去。

“教学主张”的生成方式各有不同比如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来源于对一线教学实践的归纳提炼,张齐华老师的“文化数学”来源于学理逻辑的演绎生成......提炼的过程,也是自我修炼的过程。来看看,这十二位特级教师如何提出自己的“教学主张”

图片
杨斌:
从哲学思想的浸润中来

真正理性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在读了李泽厚《走我自己的路》之后。这本书给我启迪最大的是“治学经验谈”。李先生强调读书要博、广、多,写文章要专、细、深,题目越小越好,“可以有大计划,但先从一个点开始比较好。”

谈到研究题目的选择时,他强调在广泛的阅读中发现问题,找到前人的空白,而自己又有一些积累的点;选择适合个人基础、能力、气质、志趣的方向,方法和课题,而不是随大流或与主客观条件对着干。这些话经由李先生结合他自己的学术经历说出来,使我有如久旱逢甘霖。

我开始审视自己的教学,选择一个个小点:教学情境、教学情绪、教学风格、教师素质、教学创造……结合实践从审美的角度作一些探讨,从此走上了语文美育之路。可以说,没有李泽厚思想的浸润,就不会有我“语文美育”的形成和深入,是哲人的思想和智慧让我保持一份清醒,一份执著。

图片
陈铁梅:
用审美的态度观照课堂

作为一名美术老师,我希望唤醒学生的美感经验,引发创造潜能,在生活方式、状态和观念上自觉用艺术思维关照世界和人生。我将这样的期盼称为“审美人生教育”,这一教学主张的提炼是一个既“慢”又“快”的过程。

说“慢”,是因为整个过程经历了近20年。虽不能说刚做教师时就有足够的前瞻性和勇气去问鼎教学主张,但在与学生一起畅游审美之旅中确实也萌发了“我的课堂能唤醒美”的思考,在之后研究“生活美育、生命价值”乃至一些形而上的哲学命题时,这个点一直是我的教学潜意识。

说“快”,似乎就在一瞬间。进入“南通名师培养工程”后,导师提醒我“美术课堂应该由善至美、由美至真”,我应该做那个引领学生走向自由幸福的人。一次,导师突然反问:“你不是在用审美的态度来观照、涵育儿童高格调的人生吗?”这句话一瞬间点亮了我,“审美人生教育”正式提出。

图片

图片

武凤霞:

追求平实有深度、简约而丰满的课堂

加入“教师之友”研修班后,得以研究薛瑞萍、干国祥、郭初阳等名师的课例。我发现,名师课堂的精彩不在于运用了多华丽的技术,而在于能否捕捉文本背后的价值,找到切入点,建构富有哲理的、创造性的课堂,这才是精髓所在。

北京学习期间,在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等友人帮助下,终于学会如何在文本中切入一个崭新而高维的点,完成了由“预设”到“生成”的跨越。也认识到,语文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场所,还是学生生命的舞台,良好健全的思维习惯、健康的情感道德价值观藉此潜入学生心田。

随后,开始追求平实而有深度的课堂,线条简约而丰满,紧贴地面,创造广阔的问题空间,让学生涵泳其中并为自己的收获和顿悟神采飞扬。这一次,我终于冲破了头顶上的那层土,提出了“生命语文”的主张。

图片

庄惠芬:

从数学教学的本质出发

那一年,任教一个学科质量垫底的班级,采用大容量、高密度、强训练方式,学科成绩迅速提升,但学生的认知负担加剧。庆幸遇到了朱永新老师,他启发我:数学教学的本质是什么?我认为是“思维”。在他的指导下,我启动了“教材、学材、习材”三材开发,孩子们得以各取所需,思维活了起来。

儿童数学学习的困难在哪呢?导师朱小蔓让我拎着录音机去听课,研究不同年段的孩子,经过大量数据分析我发现了儿童数学学习的三个关键期:一年级的适应期、三年级的马鞍期、六年级的衔接期,以及相应困难:恐惧感、分化点、断层带。

如何破解这些困难呢?导师杨九俊指导我,要对数学的特质有独到发现,即:立体的数学内涵、站立的课程品质、带得走的数学素养。在三位老师指引下,我实践了游戏化学习、境脉式学习、建模式学习,凝炼出“站起来的儿童数学”这一教学主张。

图片

图片

薛法根:

缘于一次美丽的“嫁接”

说起“语文组块教学”,缘于一次美丽的“嫁接”。当时准备执教公开课《螳螂捕蝉》,备课时发现这篇文章故事里套着故事,包含了字词学习、对话朗读、故事复述、道理阐释等,如同满地珍珠,舍不得丢弃。随后翻阅以前的教案,蓦然发现“组块设计”这个字眼,顿时眼睛一亮:

一篇课文这么多内容,学得多忘得也多,何不重构一个个“组块”,目标更集中,内容更简要,“顾此”却也不“失彼”?于是立刻构思了一个“组块设计”。果然,重构之后的课堂如同用水洗过,干净简洁。

后来,“关联理论视域中的小学组块教学”立项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成立了“组块教学研究所”,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寻找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和逻辑起点,重新定义“组块教学”,确立了“为言语智能而教”的教学主张,鲜明了“板块式课程、联结性学习、统整型实践〞的三大实践领域。

图片

张思明:

从教学与生活的交集中来

数学教学要回归生活,让学生了解数学的源和流,感觉数学可亲可用。为此,我不断为学生创设可激发探索欲和创造欲的问题环境。

比如请学生安排期末考试的座位,用计算机随机函数设计全年级的考场,要求每个学生的四周都不是同班同学。学生们研究发现,如果班数是素数,蛇形排列就能满足要求。比如,搬家时大衣柜能否通过楼道?大西瓜和小西瓜哪个瓤占的比例大?停车场怎么设计停车最多……我还每年组织学生到北京近郊一条山谷,测量那些奇形怪状的大石头体积,采集中草药,利用“分形知识”找出具有“生物全息现象”的植物。

长时间浸泡在这些真实场景真实问题中,逐渐形成了“中学数学建模”的教学主张。

图片

图片

杨屹:

读懂教育的情调

一次上课,忘了带教学挂图,于是信手画下了课文所描述的粉红的桃花、低垂的柳枝、归来的燕子……寥寥数笔,却因自然天成而吸引了孩子们,从此萌发了“情趣教学”研究的念头。

参加全国第二届中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以后,正式将教学风格定名为“情趣教学”,并从阅读领域延伸到识字、作文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之后又从语文延展到数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

其间,经历了从感性探索到理性反思,从重视技巧到关注教学方式,从局部切入到关注课堂整体,从情趣中心到情趣与理趣的统一,从侧重课堂教学到强调学习活动与人生实践的统一。“情趣教学”成为了一种教学思想,形成了“以情激趣、以趣诱知、知情合一”的特色,构建起了“激发兴趣/乐学新知—培养情趣/主动参与—趣味练习/牢固掌握—探究拓展/智情升华”的教学模式。

图片

林明华:

专注并点亮自己的个性

聆听了朱永新、李希贵等名家的讲座,观摩了胡克元、徐新德等名师的课堂,回味了王少君、叶道昭两位导师的教导后我明白了,精彩的课堂要体现鲜明的特性,一节好课应该只适用此师、此生,教师应该专注于自己的个性和学生来设计课堂。

如何专注于个性呢?闫德明教授给了我“临门一脚”。他指出我的课堂从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都能始终关注到学生的需求,因材施教;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在传授思想方法,点燃学生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我的物理教学更像是带领学生领悟物理知识、掌握物理思维,养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闫教授的指点让我豁然开朗,很快提出了教学主张:“慢悟理”。“慢悟理”倡导物理教学不忘初心,回归本源,以“物”为本,凸显知识的建构过程,着力于科学思维和创新创造精神的培养。

图片

图片

凌宗伟:

审视影响自己教学行为的根本因素

曾经有人问我:“你的教学主张是什么?”当初钱梦龙先生说我“备课精细,功底深厚”,肖川先生说我上课“大气磅礴,细处摄神”......这些描述都只是我在教学中表现的素养、态度、个性、风格,不是教学主张。

我开始回顾这些年来的教学实践与思考,捋一捋左右教学行为的根本因素有哪些;阅读一些教学理论著作,研究同行对我的批评建议;写一点文章,如《教学价值应当成为学科教学的追求和旨归》《我的语文教学观:遇物则悔,相机而教》《我为什么主张“遇物则悔,相机而教”》......慢慢的,教学主张就凸显出来了。

“审视、阅读、写作”,正是闻名天下的“费曼技巧”。要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就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在描述的过程中一定会卡在某个地方,找来书籍读一读,找同行问一问,不知不觉处于信息上游,有了自己的主张。

图片

唐琴:

在持续的教学实践中建构

申报特级教师时才发现教学论文比较单薄,《江苏教育研究》的杨孝如老师鼓励我:“你的观点和实践都很超前,应该继续深耕。”于是我将已有的研究成果结构化,形成了“真、厚、活”的教学风格以及“情境中引导、合作中探究、亲历中建构”的课堂特色。

提出明确的教学主张则源于持续不断的实践。比如讲评课上辨识先秦诸子的画像,学生质疑:“为什么他是荀子?这又不是照片。”我便与他们探讨“写照”何以传神,让学生与历史相遇;高三复习,学生不喜欢“炒冷饭”,我便以“创异、创意、创益”来优化教学;不断实施“家谱制作”“人物访谈”“历史日报设计”“电影海报制作”等探究作业,让作业作品化。

慢慢的,“在探究中建构历史的时代性价值”成为我的教学主张,希望藉此培养会价值判断、懂价值选择、有价值担当的时代新人。

图片

图片

李培芳:

倾听孩子们心尖上的声音

“教学主张”往往是妙手偶得的。教育生命是一个个40分钟的总和,要过好教育生涯,就要让40分钟充满快乐。于是,“好玩”就成了我教学的第一个关键词。我抱着“和学生玩”的心态上课,像“邻家大哥哥”那样和学生对话,相信自己的快乐可以带动他们。

“好玩”之后又有了第二个关键词,“温暖”。我希望用温暖的人格魅力给学生构建安全、无恐惧的心理环境,让课堂充盈着尊重、鼓励的情感暖流。

学生们喜欢找我聊天,听他们说说日常琐碎也很有趣,很享受。在这种安全、信任的关系中,得以倾听孩子们最真实的声音。有一次,孩子们说:“只要那些题我会做,就喜欢数学。”这句话让我发现了新大陆。的确,没有“成功”体验,再好玩也没用。于是,找到了第三个关键词“成功”,完成了教学主张最后一块拼图。

图片

徐斌:

追问教育的至高境界

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有四段描述:“凌厉刚猛,无坚不摧,弱冠前以之与河朔群雄争锋。“紫薇软剑,三十岁前所用,误伤义士不祥,乃弃之深谷。“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四十岁前恃之横行天下。“四十岁后,不滞于物,草木竹石均可为剑。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

这四段描述,对应的是独孤求败用剑的五重境界:利剑、软剑、重剑、木剑,最后达到“无剑”之境。由此我联想到教育的至高境界:“无痕”。

刚站上讲台时,费尽心思借助各种眼花缭乱的教具和设备,用“利剑”“软剑”来演练功夫,虽精美华丽,却浮于表面;慢慢明白了底蕴的重要,有了一定的水准就可以大巧不工,达到“重剑”境界;再后来,各种教具设备应用自如,一草一木、一笑一颦都是教育,进入“木剑”境界;最后,如果能不拘泥于物,信手拈来,自然朴素,润物无声,这便是教育的至高境界:“无痕”。

责编丨陶小玮
执行主编丨安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