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空腹血糖降低45%,262例糖尿病患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被证明是长期解决方案

 刘俊波 2024-05-27 发布于海南

随着再生医学的蓬勃发展,间充质干细胞逐渐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有力候选,近日,阿拉伯海湾大学再生医学中心还通过检索多年相关研究,用涉及262名患者的数据证明干细胞疗法兼有降低空腹血糖水平、HbAc1水平与使C肽水平趋于正常的能力,为“摆脱胰岛素”开辟了新的道路。


尽管被视作能展现现代医学神奇力量的药物,但胰岛素仍然称不上完美。

其背后不但有望不到尽头的账单,还有长期使用后爆发副作用的健康风险,如低血糖、动脉硬化、感染以及针对外源性胰岛素的抗体产生等,而近些年随着再生医学的蓬勃发展,干细胞疗法成为了“摆脱胰岛素”的潜力候选。

来自阿拉伯海湾大学再生医学中心的研究者就在近日发表了文献综述,他们汇总了58项利用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2型糖尿病的研究,并最终对262名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2型糖尿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文献综述

结果显示:在经过干细胞疗法后,患者的平均空腹血糖水平与HbAc1水平大幅下降,C肽水平趋于正常,并在12个月的随访期内,减少了患者的胰岛素依赖这些数据展现了干细胞疗法在治疗糖尿病上的巨大潜能,为万千糖友打开新的大门。

01262名患者证明干细胞可改善2型糖尿病

2021年,全球糖尿病患病人数已经超5亿人,而2型糖尿病占比超90%。

△2021年和2045年成人糖尿病患者人数排名前 10 位的国家或地区

如果不加以控制,糖尿病还可能导致长期并发症,如缺血性心脏病发作、中风、慢性肾病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因此患上糖尿病通常意味着要“终生控糖”。患者大多需要改变生活方式、饮食和口服降糖药(比如利拉鲁肽、索马鲁肽等),并最终走向胰岛素注射。

但正如前文所说,这种外源性的胰岛素注射存在诸多局限,而凭借着更新再生、低免疫原性和分泌关键因子等特性,MSC成为了研究者新的期盼。

研究者查询了11年-21年十年间完成的临床试验,最终70项研究中有6项符合纳入标准,一共涉及262名患者,他们统一接受了3-4次传代后扩增的自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并被记录治疗前后胰岛素依赖的情况及空腹血糖、HbAc1与C肽水平变化

1、空腹血糖水平:一般表示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是糖尿病最常用的检测指标

2、HbAc1水平:反映近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

3、C肽水平:是体内产生胰岛素的有效指标,不受血清中胰岛素抗体和外源胰岛素的影响,可测定胰岛β细胞功能、糖尿病诊断分型、低血糖的鉴别诊断等。

结果显示:MSC治疗是大多数病例的长期解决方案具体数据体现在随访期间(12个月),研究者发现MSC治疗可减少胰岛素依赖,并让空腹血糖降低至3.9至5.5g/mmol的正常范围,水平平均降低45%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的胰岛素需求

在HbAc1水平变化方面,所有研究均观察到HbAc1水平在3个月的随访期间显著下降,并在12个月随访期间进一步下降,平均降低32%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前后的HbAc1水平,所有研究均有下降

最后是C肽水平,通常2型糖尿病患者的C肽水平都趋于增加,不过病程进行到一定程度时也有降低的情况发生,不同研究的患者在接受注射后12个月C肽水平趋于正常,其中,有2项研究的C肽水平下降了38%,4项试验中增加了36%

与此同时,所有受试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所以综合来看,MSC在治疗糖尿病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它让“摆脱胰岛素”不再是一个缥缈的梦想,而是在各路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有望走向现实的未来。


02、糖尿病并发症干细胞同样大有可为

据国际糖尿病联盟估算,大约会有670万人因糖尿病去世,但其背后的原因通常不是糖尿病本身,而是随病而来的各种并发症。

其中又尤以血管问题最为棘手,牵扯到了糖尿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面对这些问题,MSC凭借着旁分泌效应再度成为焦点。研究发现:干细胞进入到体内后会分泌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其中既包含修复内皮细胞,促血管生成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等介质,也包含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它的产物Ang1-7与相关受体结合后能发挥血管舒张、抗氧化和抗炎等作用

此外,这些旁分泌因子还可以增加周边细胞的存活率,并通过从骨髓中募集干细胞或诱导现有毛细血管的血管生长来增加血管生成。

这些功能为MSC治疗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埋下伏笔,《Stem Cell Research & Therapy》(影响因子:6.832)就刊载过一则研究表示:MSC能通过MAPK/ERK信号介导的旁分泌机制保护改善高糖诱导的细胞损伤,促进人内皮细胞的细胞活力、伤口愈合、迁移和血管生成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临床治疗的前瞻性策略。

△MSCs对糖尿病诱导的主动脉内皮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

在实际案例中,研究者曾利用来自脂肪组织的间充质血管成分细胞(内含高浓度的内皮祖细胞和MSC)治疗63例慢性糖尿病足患者,结果显示:80%患者的伤口愈合率达100%,这篇论文同时证明:MSC疗法不但能新生组织,覆盖肌腱并使其达到与周围健康软组织相同的高度,还能改善足部血液供应情况——这些对治疗足溃疡都至关重要。

我国科学家还利用MSC治疗过17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通过评估治疗后视力功能,这些患者的黄斑水肿和视网膜血管渗漏有了明显改善。

△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

所以通过种种研究,MSC疗法不但被证明有望帮助患者“摆脱胰岛素”,在治疗危险的糖尿病并发症上也是大有可为的,我们也期待随着全球研究者共同努力,万千糖友能拥有更多的选择,走出漫长的“控糖”噩梦。

精准医疗引领健康未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