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可能不知道刘诗昆是谁

 马尔的视觉 2024-05-27 发布于安徽

 

老矿务局礼堂柔和的灯光下,一位老先生非常儒雅地走上台来。面对听众没有丝毫的张扬气息,甚至没有话语;人也非常安静。

和我见到过的年轻一代成名的钢琴家有很大的不同,他们手舞足蹈着,夸张高调地刷着存在感,恨不能将自己也变成大键盘。

琴声响起来的时候,我发现刘诗昆老了。这“老”当然有老迈的意思,起首曲子叫他弹得细眉细眼的,好像气力都不够了;舞台因此显得有些落寞。

 才在电视里看过上海音乐学院钢琴大师演奏会,起伏不大的曲子也能叫那些皓首翁弹得很有声色。

按说我该对刘诗昆的老去早有心理准备。1939年出生的人,十多年前在小城见到他时,已是年过七十的白发翁;你想让他跟朗朗一样眉色飞舞,拳脚随音乐抑扬,可能么?

但当年他的那曲《战台风》实在是刻在我心里了,那种蓄积而迸发的气势,在他如今熟练却乏缺情绪感染力的独奏进程中,渐渐如灯盏暗淡了。

小城老矿务局俱乐部观众不少,大家静静地有礼貌地在听,并无多少情绪呼应。

刘的演奏只是在钢琴飞出一些中国名曲的调子时才有一些高潮,因为大多数观众明白了曲调的意味,并且开始能够享受它。

演奏间歇,当主持人说刘诗昆大师要在演奏会后签名出售其音乐教程光盘时,一下子感觉气氛被完全败坏了。我决定离席,不再理会台上的那个人是谁。选了两个曲子中间的空档悄然走了出去。

那曲《战台风》留给我的意想,自此模糊了起来。

我们活着,是需要一些神圣的东西支撑与照亮的。比如穷困潦倒,却极其执著的大艺术家梵高、高更,还有你也能够说出来的一些大音乐家、钢琴大师。

艺术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它的潮流人物以及能够被我们这些俗人所瞩目的大家,必须具有非凡的秉性。这是法则。

你要强调你的俗人俗世性,就必须放弃可能的历史荣耀。

走在夜色清幽的小路上,眼前的寻常景致已经淹没我曾经如此敬仰的一位大师的琴声。 想起1956年,他在举行于匈牙利的李斯特国际钢琴比赛中荣获第三名及《匈牙利狂想曲》演奏特别奖,匈政府破例从国家博物馆保存的李斯特的头发中取出一束作为奖品,奖励给这位中国少年。

那时,他有梦一般的琴声。

这位3岁开始学习钢琴,5岁即登台演出,10岁在上海举行的全国最高级别的少年儿童钢琴大赛一举夺冠的“神童”,原本应该飞得更高的。“文革”时期他的手臂被红卫兵用军用皮带铜扣打成骨裂,身陷囹圄5年的经历,与共和国80年代最有权势家庭的切割,也许已经彻底磨折了这位天才少年曾经的锐气。

1990年1月,时任中央乐团钢琴独奏员却已经声息悄然的刘诗昆,偕新婚的妻子走过了罗湖桥,成为了香港永久居民。

此时的刘诗昆,囊中羞涩口袋里只有300元港币,这是他全部的财产。在北京时他曾住部长楼两个单元,每月房租10.4元。在香港,夫妻两人租住一套很旧很挤的两房一厅50平方米的房子,每月房租5000多元港币。

  

于是他在香港创办了数家“刘诗昆钢琴艺术中心”,开始在充满市场法则的新世界里打拼。一个50多岁的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开讲座,却没钱登广告,就找人画海报,拿到中信公司去复印一大摞,与比他小21岁的妻子一人拿海报,一人提浆糊桶,走遍大街小巷,一张一张去张贴。

刘诗昆相继成立了自己的钢琴乐器实业有限公司、钢琴艺术中心有限公司和音乐教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眼前所见的已经不是作为著名钢琴演奏家身份的刘诗昆,那个师从世界名钢琴教授裴因堡,曾到世界上数十个国家演奏,中、美、日、俄等多国都曾多次录制发行他的唱片,他同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指挥的美国波士顿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钢琴协唱片,曾成为世界行销量最多的古典音乐金唱片之一,被国外报刊称为“具有罕见魔力的钢琴家”。

或许他已成为一个忙忙碌碌的音乐企业家,那个曾经如同太阳一样照亮一个少年的钢琴家,已经死去。

作者相关文章

李清照是个贵族

那年那事|看大戏

沉入昆明湖的“人间词话”

 关注马尔的视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