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癌骨转移可能出现哪些症状呢?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刘永毅医生 2024-05-27 发布于陕西

骨转移是指癌细胞从原发肿瘤部位脱离,通过血液或淋巴液传播至骨骼,并在那里形成新的病灶。乳腺癌的骨转移发生率相对较高,这除了与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密切相关外,乳腺癌患者往往预后良好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乳腺癌Ⅰ期的5年生存率普遍超过95%,然而,由于观察时间尚不够长,有关乳腺癌的长期生存情况仍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不过,值得欣慰的是,据临床研究显示,🚩大约有60%至80%的Ⅰ期乳腺癌病人在经历20年的治疗后,并未出现复发或转移的情况。

✍乳腺癌骨转移,会出现哪些症状?

♦️骨痛是骨转移的常见症状之一,其中脊椎骨、股骨和骨盆是乳腺癌患者骨转移的高发部位。在骨转移初期,由于病灶相对较小,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然而,随着转移瘤的不断增大,它会逐渐对骨膜产生张力性刺激,或者浸润到骨膜,甚至侵犯到周围组织,这时疼痛就会显现出来。

骨转移疼痛起初为间歇性的隐痛,时轻时重,难以与其他腰腿痛疾病明确区分。⚠️然而,当疼痛变得持续不断或原有疼痛显著加重且长时间未能缓解时,就需要及时进行检查以明确原因了。

骨转移对骨骼的破坏主要有三种类型:🚩溶骨性破坏,这种破坏形式就像骨骼被虫子悄然侵蚀,形成一个个空洞;🚩成骨性破坏,它类似于树木上的瘤结,使得骨骼结构异常增生;🚩溶骨与成骨混合型的破坏,这种破坏形式兼具前两者的特点。⚠️乳腺癌引发的骨转移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溶骨性破坏。

♦️在破骨细胞的作用下,骨骼会释放钙离子到血液中,从而引发高钙血症。轻度的高钙血症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病情严重时,患者可能表现出嗜睡、谵妄、恶心呕吐、精神错乱,甚至陷入昏迷状态。正常情况下,血钙浓度应维持在2.25至2.74mmol/L的范围内,

♦️溶骨性骨破坏常常会导致骨折的发生,而且这种骨折并非总是由明显的外力引起,因此也并不罕见。

♦️碱性磷酸酶主要来源于肝脏和骨骼,因此在进行肝功能检查时,碱性磷酸酶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指标。

骨代谢活跃确实会引起碱性磷酸酶的升高,这在很多青少年中尤为常见,因为他们的骨骼代谢正处于活跃状态。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骨质破坏同样也可能导致碱性磷酸酶水平上升,因此肿瘤病人在发现碱性磷酸酶升高时应当高度警惕。

♦️通常情况下,肿瘤的分期越晚,其标志物的阳性率也会相应增高。当这些标志物出现明显升高或持续升高的趋势时,我们必须格外警惕。与乳腺癌密切相关的标志物包括CEA、CA153、CA125等,为了提升检测的阳性率,我们通常会采用联合检测的方法。

♦️有些骨转移是“意外”被发现的,比如在做胸部CT检查肺脏时,或者在进行腹部CT检查肝脏时,偶然发现椎体存在问题。此外,也有因腰痛、腿痛等症状去拍片子时,意外发现骨转移的情况。

对于乳腺癌患者,如果出现不明缘由的骨痛、高钙血症、碱性磷酸酶水平上升、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或其他影像检查显示可疑病变等情况,建议进行骨核素扫描ECT检查以进一步评估病情。

🚩骨核素扫描具有极高的敏感性,通常能够比X线片提前3至6个月发现病灶。然而,其假阳性率也相对较高,特别是在区分外伤与转移方面存在困难。尽管PET—CT的敏感性与ECT相当,且准确性更胜一筹,但由于其价格昂贵,因此并不推荐作为常规检查手段。

经过骨核素扫描,我们发现了一些异常情况,为了更准确地确定病情,现在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检查以确诊。

普通的X线检查效果并不理想,对于较大的转移灶往往难以准确发现。相比之下,磁共振检查更为优越,特别是在骨转移的早期阶段,因其高分辨率而能够提供更精准的诊断信息。当然,CT检查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它相对方便且经济实惠。

✍应对乳腺癌骨转移

不论是乳腺癌的早期还是晚期阶段,全身性治疗都是基于其分子分型来进行的。具体来说,分子分型主要包括➡️激素受体阳性、➡️Her-2阳性以➡️及三阴性,分型决定了治疗策略的选择。

三阴型乳腺癌常常出现脏器转移的情况,目前针对这种病症,化疗仍是主要的治疗手段。而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则可以考虑采用靶向治疗,并且治疗药物可以跨线使用。在具体治疗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结合化疗或内分泌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进行综合治疗。

通常情况下,🚩化疗与内分泌治疗不会同时进行。对于激素受体呈阳性的患者,内分泌治疗是更为适用的治疗方式。

如果仅仅是单纯的骨转移,我们推荐使用内分泌治疗,因为这种治疗方式副作用相对较小。然而,如果骨转移同时伴随脏器转移,且病情需要尽快缓解,那么我们会考虑化疗作为治疗手段。在选择化疗方案时,我们会根据患者的具体身体状况来决定是采用单药化疗还是联合化疗。

🚩使用骨改良药物是骨转移全身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双膦酸盐是最常选用的药物。唑来膦酸每3-4周仅需静滴一次,方便一些。此外,单抗类骨改良药物在研究中展现出显著的效果,并已上市,患者可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要评估全身治疗的有效性,我们需综合考虑多个方面,包括症状的缓解程度、影像片所显示的变化以及肿瘤标志物的降低情况等。例如,若在骨质破坏的部位观察到有新的骨质生成,这便可以作为治疗有效的有力证据。

乳腺癌骨转移,是否需要采用局部治疗手段取决于具体情况。🚩如果骨转移发生在承重骨部位,或者症状较为显著,那么可能就需要考虑采用手术、放疗、介入等局部治疗方法来进行干预。

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相比其他情况对病人的生命威胁程度要小一些,治疗需要积极一些,以有效控制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