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讲信修睦

 商坛论衡 2024-05-27 发布于上海

讲信修睦

——“异”故我在再续七十二

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崇尚个性化的时代,社会越是在呼唤诚信。近闻徐州市民呼吁重建“挂剑台”,就可以看作是对诚信氛围的呼唤。“挂剑台”的称谓源于“吴季子挂剑”的故事。距今2500多年前的徐州系古徐国,徐国国君与吴季子相善。吴季子名季札,是吴国开国始祖吴太伯19世孙,以四让王位而被人尊称为“四让王”。据《史记.吴太伯世家》记载:公元前544年,吴季子出使中原列国。“季札子之初使,北过徐君。徐君好季札剑,口弗敢言。季札子心知之,为使之国,未献。还至徐,徐君已死,于是乃解其宝剑,系之徐君冢树而去。从者曰:'徐君已死,尚谁于乎?’季札日:'不然,始吾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徐人高其谊,乃筑台以表之。”这就是“挂剑台”的来历。在季札子那里,其“谊”远高于一诺千金,既使是心灵之约,也不肯听从可以变通的劝说而违背于仙逝之人,怎么能不让我们活着的人肃然起敬呢?那“挂剑台”其实就是一个信誉的平台,吴季子如果以此结交天下豪杰,知音自然不难寻觅。我们在今天的时代联异,自我大异者之间的联合,要比信息滞后的古代松散的君子之交密切了许多,更应当心心相映,讲信修睦。

对于联异者来说,为了完成联异的任务,就要像吴季子那样,以自我大异的诚信搭造一个牢靠的联异平台,并且在联异中以诚信为本这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仅仅这样还是不够的,还要考察需要联合的自我大异对象是否也为可信之人。在传统文化中,诚与信原是分开使用的,最先将两者连在一起的概念叫做“信诚”。信摆在诚的前面,似乎可以理解成信是诚的基础或者前提,也就是说在选择联异对象时,既要坚持自我大异的个性化标准,还要坚持诚信的标准,两者合起来才是可联合的优异人选。如果忽视了诚信的标准,有可能会玷污我们业已建立的诚信平台。在这一点上,被称为人道主义老人的高耀洁的担心就不是多余的。

高耀洁女士以年届八旬的高龄奔走于乡村之间义务进行防治艾滋味的教育,以自己有限的收入最大可能的救助那些患上艾滋病的儿童、妇女和垂危患者,在中国艾滋病的防治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也以自己的执著与爱心获得了诸多国际殊荣。高耀洁的事迹被人们传颂后,很多人想集合在她的麾下,却被她一一谢绝。她为什么不肯利用自己的“品牌效应”壮大一支民间的艾滋病防治队伍呢?在记者的追问下,老人道出了难处:“怕上当受骗”。原来,这是老人应对诚信缺失人们的一种自我保护。老人一次又一次以审慎而挑剔的目光巡视周围可能的人选,掂量这个贪不贪,那个可信不可信……

谢谢关注公众微信号《商坛论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