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年,灵璧某生产队的麦穰垛

 灵璧家园 2024-05-27 发布于安徽
 生产队时的麦穰垛

灵璧随笔系列


  文/胡桃夹子

 在咱们皖北灵璧禅堂湖一带,儿子娶媳妇这一天,主家会请响班、放鞭炮,摆酒席、大宴宾客,以示庆贺,场面

 生产队那时的打麦场

   民谚曰:粮食归仓,草归垛。

   午收过后的老场,又安静了下来。

   只是场上的周边堆起了一个个大大麦草垛。有方的,有圆的。

   麦草垛顶上都敷上了一层厚厚的泥巴,一是防漏水,二是压着防风。

   这些麦草,是生产队里牛马的一年口粮。因为要到下一年的麦季,才可以再收获麦草。

   打过麦子的老场上,地面光滑又硬实。

   月亮升起的夜晚,这里成了我们这些半大孩子的乐园。

   吃过晚饭的我们,男孩女孩都有,相约来到了居于庄子西头的老场上。

   也许是五六个,也许是七八个,也许是再多些。所有能玩的游戏,包括自创的,都玩了一遍又一遍。玩累了,玩困了,女孩子们都回家了。就剩我们几个波皮小子了,好像还没玩够。就开始了“挖地道”游戏。

   学着电影《地道站》里的样子,在麦草垛子的一侧,我们开始掏草挖地道。堆结实的草垛子很是难挖,大家就两人一组的轮流着掏。还别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地道挖成了,我们就一个个钻了进去。大家约好,今晚上不回家睡了。钻草垛子的刺激自不必说。可那灰草混合的呛人味,使我们一个个小人儿猛劲咳嗽了起来。吐呐完毕,就是轮流讲那些都讲了有八百遍的故事。

   讲着讲着我们就一个个睡着了。

   也不知道是啥时候,垛子外面响起了大人们的吆喝和叫骂声。

   我们有几个被吵醒了,还有个别的打着呼噜睡得正香。为了不让大人听到,我们就扭醒了那个打呼噜的。被扭醒的那个,吃了疼,迷糊中开口就骂,有人马上捂住了他的嘴。

   隐约中,洞口外亮起了手电筒的光。我们几个憋的大气也不敢出。不知道小伙伴中是谁,这时候突然咳咳起来。不用说,地道被大人们发现了。

   外面听到了咳嗽声,就如电影中的伪军一样,立马围拢过来,并大声叫道:都给我出来。并伴随着:奶奶个滴,妈拉个滴的斥骂。

   浑身满头是草的我们,一个个被大人扭着耳朵回家了。剩下三两个没家人找的,看着已走了大半的伙伴,顿感没情没趣,就跟着前面的人,也回了家。

   那时候,家门都是给留着的。推开门,回身插上门栓,也不敢喊大人点灯或拉电灯(忘了,我们这七几年通的照明电),就摸着黑去找自己的床。黑暗中碰着了板凳什么的,造出了响声。自然会招来父母亲的一顿臭骂!

    一晃几十年过来,当年的一幕幕,还如发生在昨天。

    现在老场没了,自然也再找不着那又高又大,能掏地道藏身的麦草垛子了。

 




本文作者陈长柱(胡桃夹子)灵璧禅堂湖人氏。系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安徽省民俗学会会员,宿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宿州市散文家协会会员灵璧家园网优秀作家。

胡桃夹子作品:

【灵璧家园】禅堂街上的一百二十七孔桥,您听说过吗?

【灵璧家园】灵璧这两个庄子的矛盾是怎样化解的?您知道吗?

【灵璧家园】厉害了,灵璧这两个村曾出了两个举人!您知道吗?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四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三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六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七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八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九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一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二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三回

【灵璧小说】武大郎正传  (第十四回)大结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