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费赖之与上海徐家汇藏书楼——耶稣会创建上海现存最早近代图书馆

 慧言历史话古今 2024-05-27 发布于河北

费赖之神父与徐家汇藏书楼——耶稣会创建上海现存最早近代图书馆

徐家汇藏书楼由天主教耶稣会始建于1847年,是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满楼珠玑价值连城,布局和藏书拍架为梵蒂冈图书馆式样。后来徐家汇藏书楼并入上海图书馆。

徐家汇藏书楼是上海近代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几代耶稣会士呕心沥血为她付出了毕生精力,其中早期贡献最大者当首推耶稣会士费赖之。

一,费赖之出生于法国南锡教区吕内维尔城

费赖之的家乡在法国南锡(Nancy)教区吕内维尔(Luneville)城,他从小就入蓬塔木松小修道院学习,后来进入南锡大修道院。

上海耶稣会神父费赖之,图片来源:高龙鞶《江南传教史》

青年时期的费赖之在二十一岁时候进入依森海(Issenheim)初学院。在圣阿舍尔读文学两年,又在拉瓦尔和巴黎读哲学与科学三年。

二十六岁时的费赖之在亚眠、普瓦蒂埃、巴黎各公学任监学四年后,自1862年至1866年攻读神学。

法国南锡风景

赖之有两样特长最为人称道,这两样东西主导了他的整个人生。

第一是他富于爱心,这从他和一个残疾神父成为最好的伴侣,并长时间细心照料就可以看出来。

第二是他对教会历史特别是对耶稣会历史浓厚的兴趣并为之研究学习达成的丰富学识。在拉瓦尔读神学时,赖之就显示出他博闻强识的特长。

二,千里马遇到伯乐,费赖之初露锋芒

费赖之编制、描绘并亲自抄写耶稣会各省自成立至取缔的历史脉络地图、白俄罗斯省的历史沿革地图以及新耶稣会从1814年至1864年的起始地图。

法国吕内维尔(Luneville)城风光

地图上指出一省的界限,公学及会院的地点。地图附有许多注解,提供各省成立的历史资料和各省每一时期的人员统计表。

如果把该地图作为基本,加以补充后,能成为一种极有用的著作。后来卡雷神父(Carrez)通过整理于1900年出版《耶稣会地图集》。

法国拉瓦尔市风景

赖之三十二岁在拉瓦尔晋升为神父,接著在富约神父(Fouillot)指导下工作,富约神父这位伯乐立即看出这个千里马青年神父的特长,给他指定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慧眼识珠的富约神父给予的帮助使费赖之如虎添翼。

三,郎主教带领费赖之来到中国江南教区

费赖之渴望像方济各沙勿略一样到远东传教地区,最吸引他的是日本,他为此而许愿、诵经祈祷;富约神父认为中国才是费赖之理想的奋斗目标,引导他转向中国。

法国拉瓦尔的圣三一大教堂

正在这时郎怀仁主教回到法国,郎怀仁调任江南宗座代牧区代牧后,于1867年3月远赴罗马,参加庆祝伯多禄、保禄殉道1800周年活动,9月郎怀仁前往法国拉瓦尔。

富约神父把自己的得意门生费赖之介绍给郎主教,费赖之随即成为郎主教的随从人员,主教在法国时,由赖之相陪。

等到郎怀仁主教回中国时,费赖之已经被耶稣会在中国生机勃勃的教会事业深深吸引,决定到中国服务,是年10月,郎主教带领了费赖之等神父和第一批拯亡会修女搭轮来到中国江南教区。

费赖之于1867年底到达上海,先在上海、南京读中文两年,曾屡次在修道院教授数理(1870~1877年),并至海门传教两年。

四,十余年苦心筹办,成就徐家汇藏书楼

但天主要他做的是他所擅长的工作,他在中国鞠躬尽瘁二十三年,主要是从事著述。长期在徐家汇负责藏书楼,研究中国史地以及天主教传入中国历史。

“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原是徐家汇耶稣会会院的一个附属设施,耶稣会会院于1849年自横塘迁至徐家汇后原作为会院的档案库。

徐家汇天主堂藏书楼

费赖之在徐家汇十三年里,大部分时间从事写作,整理图书。编写出版与欧洲及各堂口通讯的双月刊,绘制江南教区地图等。

高龙鞶神父对费赖之神父有高度的评价,在他的《江南传教史》中有一段描述:

“如果你去徐家汇档案库翻阅一下,你会惊异地发现其中竟有如此多的手稿出于费赖之神父的手笔;如果你再深入研究其手稿内容,你会更惊异地感到他对老耶稣会的历史,竟了解得如此广博,如此深透,令人敬佩。”

正是因为耶稣会士费赖之神父历十余年的苦心筹办,才成就后来规模的徐家汇藏书楼。

徐家汇藏书阁大书房珍本书籍

费赖之神父的工作得到了天主教会江南教区的支持,他的工作也是江南教区“江南科学计划”的一部分。

五,鞠躬尽瘁、精雕细琢,成就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高龙鞶神父《江南传教史》预言:“日后,当西方耶稣会士在中国的传教事业,在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卓越贡献和杰出成就,被公认之时,费赖之神父的大量著作必将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而成为重要文献。”

费赖之神父著述颇丰,最被后人称道的是一部传记体历史巨著《明清间在华耶稣会士列传,》,这部《列传》共记述有460余位耶稣会士的传记,其中包括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传教士兼科学家的事迹。

书中记载了当年那些耶稣会神父跌宕起伏的曲折历史,可歌可泣的献身精神,前赴后继的宗教热忱和极具价值的史学珍闻。


难能可贵的是,费赖之的这些遗著中绝不是单纯的教会历史著述,既有宗教方面的,也有天文、地理、数学、历史、哲学、文学方面的,更有中国古代经典著作,如四书五经等的重要译著。

费赖之在系统收集大量遗著的基础上,也得到在徐家汇的好几位中国神父的大力协助,经过艰巨而又细致的精雕细琢工作,使他的诸多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六,死而后已,费赖之长眠在他倾心服务的地方

1889年秋,费赖之调到洋泾浜,这时他的哮喘病越来越重,心脏也逐渐衰弱,他感觉到他的一生将要结束。但他仍然能在危机中度过,继续他的著述通讯工作。

晚年的费赖之

1891年是他最后一年,也是他痛苦的一年。除了疾病已暗示他不久于世之外,似乎他本人已经肯定得到天主更明确的启示。1891年3月起,他清楚地对别人说他不久将死去。

他整理了自己的稿件,把未竟的工作委托给别人。以后的时间,他主要是在天主面前准备接受天主的召回。

1891年5月17日,烛光耗尽的费赖之去世,长眠在他倾心服务的地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