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作家‖【故乡初夏】■苏正新

 白云之边 2024-05-27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苏正新,山东省作协会员。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文化报》《飞天》《北方文学》《时代文学》《青岛文学》《诗歌报月刊》等百余家报刊发表诗歌、散文。出版诗集《无花果》《蒲公英》,散文集《落地生根》(合集)。

故乡初夏

初夏,村庄被高高低低的绿树掩映,从远处看不见房屋,只看见蓊蓊郁郁的绿树,一个个村庄,像一座座美丽的绿岛。樱桃已经落完,杏子还半熟半生,密密地缀满枝头,住不了多日,杏子就会变黄变红。村子四周的槐花开了,淡淡的清香弥漫整个村庄。

田野里的麦子还半黄半青,麦粒已经饱满。暖风吹动着麦浪,起起伏伏,窸窸窣窣,昭示着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人们开始准备麦收的工作,磨亮镰刀,找出麻袋,拾掇粮囤,把场院整好。虽然大部分田里的麦子是用收割机,可小块地里还要靠人工收割。天气越来越热,麦子一天天变黄。人们坐在树阴下休息,聊的大都是麦收的事。麦收是人们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既要收麦,又要播种。这时,在城里上班的年轻人,都会抽时间回家帮着麦收。因而,在家的父母还要准备好吃饭的问题,他们买好肉鱼,蒸好干粮,放在冰柜里或冰箱里。

初夏,山里草木葳蕤,连进山的小路都被野草和蔓藤遮住。牧羊人赶着羊群,在葱绿的山坡放牧。牧羊人坐在大石头上休憩,熟练地玩着手机,看新闻,看八卦,听歌曲。来了一条买他羊的短信,他即刻回复,一笔买卖就这样谈定了,他的脸上满是喜悦。此时,山里的野草莓熟了。一嘟噜一嘟噜的野草莓,在草丛间探出头来,红艳艳的,十分诱人。小时候,每当放了学,挎着篓子去山里,一边掐山菜,一边采摘野草莓。野草莓很甜,让人满口生津,不过吃得太多,也会吐酸水。挎着满满当当的篓子,高高兴兴回家,一大半是山菜,一小半是野草莓。

村前的小河,清凌凌的,哗哗流淌。鸡在河岸上觅食,鸭在河水里觅食。小河两岸是一棵棵高大的平柳树,遮天蔽日,像一个个卫兵,守护着小河。女人们在河边洗衣服,说着笑着,她们的倩影倒映在河水里。小时候,这时我们就开始在小河里洗澡,捉鱼摸虾,嬉戏玩闹。河水还有点凉,洗一会儿,我们就跑到岸边的大石头上晒太阳,热乎乎的石头,躺在上面真舒服。

初夏,菜园里的蔬菜正是最旺盛的时候,人们朝朝暮暮从小河里挑水浇园,蔬菜都长得水灵灵的。西红柿、茄子、辣椒都结出了累累果实;土豆把田垄顶出了裂缝,有的好收获了;扁豆架上的扁豆垂下白胖的扁豆;黄瓜架上垂下碧青的黄瓜。人们看着自己欣欣向荣的菜园,都露出欣喜的笑容。瓜园里的西瓜、甜瓜、面瓜,都渐渐长大,匍匐在青藤绿叶间,静静地做着甜香的梦。种瓜的老汉躺在看瓜棚里,也在做着甜香的梦。

故乡的初夏,一切都那样生机勃勃,是人们开始收获的时节,又是人们开始播种新希望的时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