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涟阁】程广海||飘在故乡上空的麦香

 颍州文学 2023-08-27 发布于安徽


飘在故乡上空的麦香

程广海

一只娇小可爱的黄眉柳莺,从远处飞过来,它扑闪着短小的翅膀,划过薄薄的晨霭,剪开了清晨的云朵,一片刺眼的阳光便照在父亲的院子里了。

依照父亲多年的经验,春天的柳莺如果飞临农家院子,田里的小麦应该开始浇一遍灌浆水了。这正是谷雨时节,也是小麦拔节抽穗的关键时期,如果缺了水,会影响小麦的收成。早在前几天,父亲就下地查看麦子的长势了。今年天气有些干旱,麦地里缺水,一些麦垄已经出现大大的裂缝。父亲走进地里,捏起一块干硬的土,拿在手心搓了搓,然后扬起来洒在麦地上,一脸的凝重。

连忙找村里的电工,扯电线,安电机,往井里下水泵,父亲一天就把这些活安排妥当。我那时还小,跟在父亲身后打杂帮忙,老是撵不上他的步子,不知道父亲风风火火干嘛这么着急,现在才知道,一季小麦收成的好坏,对于一家人的生计多么重要,也理解了父亲辛苦劳作的含义。

看着清澈的井水如游丝般流淌进干裂的地缝中,发出滋滋的声音,父亲露出欣喜的笑容。他挥动着席夹子,使劲闪着额头上的汗水。然后弯下腰来,挪动着脚步,来回轻轻嗅着麦穗。麦穗的清香,弥漫着清晨的田野,有一丝甜,有一丝清香,父亲应该是被这一地的麦香包裹着,眯起眼睛晃动着脑袋,哼着家乡的小曲,享受着田野带给他的欣喜和幽香。

怎样才能说出小麦的奥秘呢?恐怕只有长期和庄稼打交道的人才会知道吧!从寒露开始播种,到雨水时的拔节抽穗,再到夏至前几天的收获,它小小的躯体内蕴含着强大的生命力,一半的根须牢牢扎根在地里,另一半麦穗呈现给天空。暮春时节,走在故乡无垠的麦地里,看到丰盈、饱满的麦子,还有它抽穗杨花的场面,那种被风吹起的一波连着一波的麦穗浪花,给每一个深爱它的人们极大的悸动和震撼!

这些看在眼里的喜欢,用不多久就会变成金黄色的收成了。母亲按捺不住品尝新麦的喜悦,总要去麦地里薅几把麦穗头子,拿回家用柴火烤了,搓干净后,烧麦仁糊涂喝。父亲有些心疼,嗔怪着母亲,为了解馋,不该败坏这还没有长成个的新麦。母亲瞟了父亲一眼,你哪年都这样说,这新麦糊涂哪回不比别人喝得多?父亲嘿嘿地笑着,一句“真香”,算是回应了母亲。

小满过后,父亲开始忙活起来。他先是找出挂在墙上的几把镰刀,在磨石上磨出闪亮的刀刃来,又把挑麦子用的叉子、扬场用的木锨、簸箕找出来,该加固的加固,该整理的整理,把这些麦收用到的家什预备好后,就等着收麦了。

一捆捆的麦子进场了,摞在麦场的一边。那时候,一个生产队就几台打麦机,给麦子脱粒,每户必须排队挨号,等好长时间才能轮到自家。夜黑了,场里亮起了电灯,不远处传来打麦机的轰鸣声。麦场是前几天新压好的,从地面上升腾着的热气混合着麦秸的气味,给人一种舒适的亲切感。麦场的四周不是菜地就是麦地,这个季节的田野里,逐渐有了一些虫子的鸣叫,纺织娘清丽的“唧唧”声是那么悦耳,蝼蛄单调有力的声音也不是太难听。从麦地里偶尔刮过来的一阵旋风,带给人片刻的凉快,也会引起人们的惊呼。在场里看护麦子的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坐着或半躺在麦捆上,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累了一天的人们没说几句,倒头就睡在麦秸上。

从远处传来了布谷鸟的一阵鸣叫,黑夜的天空还闪着几颗星星。麦场上的人们不知道也不理会这悄然发生的瞬间和美好,他们的睡梦中,只有最关心的麦子。

父亲弯腰在太阳下扬场的那个画面,犹如一个永恒的雕像,牢牢刻在我的记忆中。杨场,就是把脱好的麦粒中的麦糠扬出去,不仅看风向,还要掌握好力度,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种农活。村里的人们都知道,父亲是一个扬场的好手,没有劳力或者不会扬场的人家,早早交代好父亲,帮忙给人家扬麦子。父亲碍不过乡里乡亲的面子,尽量答应人家。有经验的父亲憨厚的让人心疼,他知道,太阳最毒的时候扬场,扬出来的麦粒不仅饱满,而且还不容易发霉,所以,父亲总是趁着好天气,拼命给人家干,唯恐辜负别人的信任。

忙了一家又一家,麦子堆了一堆又一堆,整个麦收季节,父亲是我们生产队里最忙的一个人。半弯着腰,伸出胳膊接麦,然后用力将一簸箕混合着麦糠的麦粒高高扬出去,瞬间落下的麦粒就会划出一道半月形的金黄色麦堆。每天重复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动作,一阵下来,父亲的臂膀有些僵硬,手有些颤抖了。实在坚持不住了,他走到麦堆旁,蹲下来,捏起几个麦粒,闻闻,然后放进嘴里咀嚼几下,他黝黑的笑脸中,荡漾着温暖、安泰、祈福、满足的笑意。

让我怎么说,才能表达出对麦子的赞美和敬意呢?内心早已酝酿好的词语,似乎一着笔墨,却又没有合适的言语了。那么,既然这样,就去麦田走一走看一看吧。一个出生在村庄,一个在村庄里长期劳作的人,他只要在麦地里一站,平日里木讷的他,这时也会变成一个歌者!他步履轻盈地走着,四周的风吹拂着青青的麦秆,他看到了微风掀起的麦浪,那种沁人心脾的麦香弥漫在故乡的大地之上,雨打不断,风吹不散,它不仅是一种乡情,是一种乡思,更是一种乡愁!

作者简介:程广海,1990年结业于山东文讲所(山东师范大学)第二期作家班。现为邹城兖矿第一中学教师。在《广西文学》《延河》《短篇小说》《小说月刊》《三联生活周刊》《厦门文学》《少年文艺》》《杉乡文学》《雪莲》《岁月》《椰城》《微型小说月报》《杂文选刊》刊发表小说、散文40余万字。七篇散文小小说入选国家级年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