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鞠丸(舒心解气)

 zhangshoug 2024-05-27 发布于浙江

中医:肝郁、痰湿,这个中成药可以舒心,可治六种郁!

 云修行 2024-05-27 09:36 山东

图片

道医课堂

道医课堂秉承太上仙道贵生,济世度人之教义,以传承道医精髓、弘扬道医文化及道家养生文化为己任,古之道医者,援医入道,以医传教,借医弘道,又援道入医,以道治心,以术治身,行道施医。

公众号

1

很多时候人们生病的起因,多与“郁”相关,郁,指的是气、湿、痰、热、血、食这六个方面的郁滞。

“郁”就意味着不通,不通则堵,中成药越鞠丸,可治六种郁,以气郁为主。

《医方集解》中言:“越鞠丸统治六郁胸膈痞闷,和酸呕吐,饮食不消。六郁乃气郁,血郁,痰郁,火郁,湿郁,食郁也,六者之中,以气为主,气行则郁散矣。”

这个方子最精妙的地方就是不仅仅着眼现在,而且还放眼未来,不但想到了肝郁必然会气滞,还想到肝郁会影响到脾胃的运化,肝郁日久则郁而化火,气滞日久进而会血瘀。

本病虽有气、血、火、湿、痰、食之分,其中气、血、火三郁多与肝有关;湿、痰、食三郁多与脾有关,故本方证的病机,实际上就是肝脾郁结所致。

把肝郁放在第一位,用谁来疏肝呢?香附

香附不但能疏肝,还有强大的行气理气的功效,气机运行正常,血液运行也就通畅了,痰、火、湿、食也能被气推动而散开。

川芎活血化瘀,主治血郁,也就是解决气滞血瘀的问题。

栀子清热泻火,主治火郁,解决肝郁化火的问题。

苍术燥湿健脾,以治湿郁。

越鞠丸证的郁在中焦,此证型之人多有食后胀满,胃痛,吞酸,饮食不消等运化问题。

这里就用到了最后一味药神曲,消食导滞,主治食郁,解决积食的问题。

本方药虽仅五味,但可统治六郁,比如痰郁多由脾湿引起,湿郁得解,则痰无所聚,因此,脾湿痰郁亦可消除,故方中不另加化痰之品,此为治病必求其本之意。

图片

2

明代万密斋曾说过:“治郁之法,当以补脾胃为主,顺气次之,去郁又次之。”越鞠丸正是疏肝理气、调和脾胃、舒畅中焦气机,促进气血流通的好方法。

六郁之证,分而言之;气郁多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血郁多见胸胁刺痛,痛有定处;湿郁食滞多见饮食不化,脘腹胀满,呕吐嗳气,苔白腻;痰火郁结,多见嘈杂吞酸,舌苔黄腻,脉弦滑等证。

本方示以治郁之大法,临证运用时,可根据六郁的偏重加减使用。

如气郁偏重以香附为主,并加木香、枳壳,增强行气解郁之作用;

血郁偏重,以川芎为主,并加桃仁、红花,以活血;

湿郁偏重,以苍术为主,并加茯苓、泽泻以利湿;

食郁偏重,以神曲为主,并加麦芽、山楂以消导;

痰郁偏重,酌加陈皮、半夏、瓜萎、胆南星等以祛痰;

火郁偏重,以栀子为主,并加黄芩、黄连以清热;

若挟寒者,也可加干姜、吴萸以祛寒;

治疗妇女痛经,或精神抑郁者,可酌加郁金、佛手以加强行气疏肝之作用。

本方所治诸郁,乃属实证,若虚证郁滞,则不宜单独使用,可酌情配伍养血滋阴,益气扶正之品以治之,如一见郁证,不分新久,不辨虚实,一概投以越鞠丸,其效定然不佳。

平时在工作、生活、学习中经常不顺心的人也可以用越鞠丸来舒舒心,解解气,这既是养生的方法,也是实实在在的生理需要。

以越鞠丸舒心解气,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以越鞠丸化湿和胃,粗茶淡饭,人间有味是清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