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的秘密藏:黄帝以龙凤为图腾,龙凤图竟然也是太极图

 依薷书坊 2024-05-27 发布于福建

  生命本悟    快乐本心
  天人本一    智慧本光
  听光中文欢迎关注图片
话说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是上古时期中华民族“龙图腾”的由来。
伏羲女娲,都是华胥氏的血脉,而黄帝也上承华胥氏,同样也是以龙为图腾——
这都是华夏民族亲缘上血浓于水、文化上薪火相传的重要表现。
进一步来说,自伏羲女娲以降,绵延至五帝,乃至均为黄帝后裔所建立的夏商周,中华民族始终是血脉同一、文化同一。
那么,在黄帝时期,除了龙图腾,还出现了凤图腾。
为什么会出现凤图腾呢?“龙飞凤舞”的图腾,隐含着黄帝时代哪些深层次的秘密呢?

图片

首先,龙飞凤舞,有凤来仪
黄帝又称轩辕氏、有熊氏,轩辕氏代表着先进的科技,有熊氏则代表着雄浑的力量。
熊是黄帝最初的部落名称,大禹作为黄帝的后人,传说曾化为熊治水,这也有暗合之处。
在传说中,黄帝有熊、罴、貔、貅、貙、虎六个氏族,均以兽为名,并以其为图腾。
但这些图腾是各部落的“子”图腾,黄帝部落与伏羲女娲一脉相承,其中心图腾是龙。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南方的占位瑞兽为四灵之一的朱雀,南方部落也多以禽鸟为其名。
而凤图腾的兴起说明中国南方部落逐渐融入黄帝部落,并且地位越来越高。
凤图腾兴起,并逐步与龙相提并论,也昭示着中华民族南北汇流、深度融合、走向一统的伟大历史进程。
其次,“出於东方,君子之国”
凤为百鸟之王,《孔演图》云:“凤为火精,生丹穴,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食,非醴泉不飮,身备五色,鸣中五音,有道则见,飞则群鸟从之。”
说文解字云:“(凤)出於东方,君子之国”,“见则天下大安宁”。
黄帝时期除了平定天下,还取得了重大的历史进步:如发明舟车,服牛乘马,制作衣服,发展医药,创作音律,订制日历,运用数术等等。
黄帝从想念凤凰的形态,到眼见为实,达成夙愿——“有凤来仪”,正所谓“有道则见”。
这一传说故事象征着黄帝最终大治天下、偃武修文、推动文明进步的美好景观。

图片

人们或许会问:为什么熊、虎等都慢慢淡出了图腾的历史?而龙与凤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深度图腾呢?
第一,龙凤代表着太极。
龙和风契合“一阴一阳谓之道”。
龙和凤的飞舞实际上体现着太极的精髓,体现着太极的威猛和柔和。
可以说,古人们把太极的状态比拟为龙和凤;也可以说,古人把龙和凤描摹为太极的状态。
概言之,龙凤文化是象形的文化,也是统一的文化,是阳刚与阴柔相统一的文化。
第二,龙凤图是立体、动的太极图。
我们日常看见的太极图是平面的、静止的,是简化的太极图示。
而龙凤图其实是更立体、更形象、更生动的太极图。
我们常说的阴阳鱼,其实也可以说成阴阳“蛇”。
而二龙戏珠的阴阳“龙”,以及龙凤呈祥的阴阳“龙凤”等,其实就等同于阴阳鱼。
因为它们都可以表现反向站位的旋转和运动,其实都是不同呈现、生动表达的太极图。
所以说,“凤”图腾不仅体现着流光溢彩的柔美和五彩缤纷的文化,而且更为深刻的是,传统的龙凤图案其实就是一种广为传播的太极图。

图片

第三,龙和凤彰显着飞腾的精神
一阴一阳,其中有道;一柔一刚,其中有道。
从本质来看,太极图其实从来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也从来不是静止的,而是运动的,所谓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龙凤作为旋转运动的太极图示,代表着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代表着恢弘灿烂与柔和绚美!
龙凤作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图腾,代表着腾飞的伟大文化!代表着飞腾的伟大精神!

图片

听光中文、光未央原创作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