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35条 麻黄汤主证 麻黄八症

 昊晟堂 2024-05-27 发布于山东

听百家言—汇集名家伤寒论条文注解第35条 麻黄汤主证 麻黄八症

郑老叟整理 大龄岐黄学童 2024-02-27 17:34 广东


[35]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此太阳伤寒也,寒则伤荣,头痛,身疼,腰痛,以至牵连骨节疼痛者,太阳经荣血不利也。《内经》曰: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者,寒在表也。风并于卫,卫实而荣虚者,自汗出而恶风寒也;寒并于荣,荣实而卫虚者,无汗而恶风也。以荣强卫弱,故气逆而喘,与麻黄汤以发其汗。

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本草有曰:轻可去实。即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实为寒邪在表,皮腠坚实,荣卫胜,津液内固之表实,非腹满便难之内实也。《圣济经》曰:汗不出而腠密,邪气胜而中蕴,轻剂所以扬之。即麻黄、葛根之轻剂耳。麻黄味甘苦,用以君者,以麻黄为轻剂而专主发散,是以君也。桂枝臣者,以风邪在表又缓而肤理疏者,则必以桂枝解其肌,是用桂枝臣。寒邪在经,表实而腠密者,则非桂枝所能独散,必专麻黄以发汗,是当麻黄为主,故麻黄为君而桂枝所以为臣也。《内经》曰,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辛苦者,是兹类欤?甘草味甘平,杏仁味甘苦温,用以佐使者,《内经》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者,荣之主也。伤寒荣胜卫固,血脉不利,是专味甘之物以缓之,故以甘草、杏仁之佐使。且桂枝汤主中风,风则伤卫,风邪并于卫,则卫实而荣弱,仲景所谓汗出恶风者,此为荣弱卫强者是也。故桂枝汤佐以芍药,用和荣也。麻黄汤主伤寒,寒则伤荣,寒邪并于荣,则荣实而卫虚,《内经》所谓气之所并血虚,血之所并气虚者是矣。故麻黄佐以杏仁,用利气也。若是之论,实处方之妙理,制剂之渊微。该通君子,熟明察之,乃见功焉。

柯琴《伤寒论注》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开,立麻黄汤以开之,诸症悉除矣。麻黄八症,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症,无汗、身疼,同大青龙症,本症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

本条不冠伤寒,又不言恶寒而言恶风。先辈言麻黄汤主治伤寒不治中风,似非确论。盖麻黄汤、大青龙汤治中风之重剂,桂枝汤、葛根汤治中风之轻剂,伤寒可通用之,非主治伤寒之剂也。
柯琴《伤寒附翼》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此汤入胃,行气于玄府,轮精于皮毛,斯毛脉合精而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其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热顿解,不烦啜粥而藉汗于谷也。盖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后不解,便当以桂枝代之。若汗出不透,邪气留进于皮毛骨肉之间,又有麻桂合半兴桂枝二麻黄一之妙用。若阳盛于内而无汗者,又有麻黄杏仁石膏,连翘赤小豆等剂,此皆仲景心法也。

尤怡《伤寒贯珠集》足之太阳,其脉上际巅顶,而下连腰足。而寒之为气,足以外闭卫阳,而内郁营血。故其为病,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之证。然惟骨痛、脉紧、无汗为麻黄汤的证,其余则太阳中风亦得有之。学者若不以骨痛、脉紧、无汗、为主,而但拘头痛、发热等证,必致发非所当发矣。虽本文不言脉紧,然可从无汗而推。犹太阳伤寒条,不言无汗,而以脉紧该之也。

人之伤于寒也,阳气郁而成热,皮肤闭而成实。麻黄轻以去实,辛以散寒,温以行阳。杏仁佐麻黄,达肺气,泄皮毛,止喘急。王好古谓其“治卫实之药”是也。然泄而不收,升而不降。桂枝、甘草,虽曰佐之,实以监之耳。

徐大椿《伤寒论类方》: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此痛处,比桂枝证尤多而重,因荣卫俱伤故也。恶风,无汗而喘者,此二证,乃肺气不舒之故。麻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甘草,治太阳诸证,无一味不紧切,所以谓之经方。


陈修园《伤寒论浅注》太阳在肌之病,言之详矣。兹请专言其在表;太阳病,头痛发热,固不待言,而身疼,病在太阳之气也。经云:太阳主周身之气是也。其腰痛者,病在太阳之经也,经云:太阳之经,挟脊抵腰是也。经气俱病,即骨节亦牵连而疼痛。病从风得故恶风,邪伤肤表则肤表实而无汗,邪不得汗而出,则内壅于肺而喘者,不可用解肌之桂枝汤,必以发表之麻黄汤主之。


黄元御《伤寒悬解》:寒为阴邪,营为阴气,寒邪中人,则阴分受之,故伤营血。血秉肝气,其性疏泄,寒闭营阴,失其疏泄之权,是以无汗。寒愈闭而营愈泄,则外束卫气,闭藏而为寒。是营血被伤而卫气受病者也,故伤在营血而治在卫气。麻黄汤,甘草保其中气,桂枝发其营郁,麻黄泻其卫气,杏仁利其肺气,降逆而止喘也。孔窍一开,而卫郁外达,则伤寒愈矣。卫气为阳,外行皮毛;营血为阴,内行经络。肺藏气而主卫,肝藏血而司营,肺金收敛,肝木疏泄,阴阳自然之性也。肝性疏泄,而营血之内守者,肺气敛之也。肺气收敛,而卫阳之外发者,肝气泄之也。收敛则无汗,疏泄则有汗。风伤卫气,卫病而非营病也。然卫被风敛,则内闭营阴,营气不通,是以发热,故以桂枝泄经热而达营郁。气病而用血药者,以气伤而累血也。寒伤营血,营病而非卫病也。然营为寒束,则外闭卫阳,卫阳不宣,是以恶寒,故以麻黄泻表寒而达卫郁。血病而用气药者,以血伤而累气也。桂枝泻其肝血,麻黄泻其肺气,营卫分属于肺肝,而统司于太阳,故太阳风寒之初治,首以桂枝、麻黄二方,为定法也。


张志聪《伤寒论集注》:此论寒伤太阳通体之表气,而为麻黄汤证。太阳病头痛者,病太阳之气在上也。发热者,感太阳之标阳而为热也。太阳之气为寒邪所伤,故身疼腰痛。《经》云:“节之交,三百六十五会,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寒伤神气,故骨节疼痛。肌表不和,故恶风。寒邪凝敛于皮毛,故无汗。表气不通,故喘。宜麻黄汤,通达阳气以散表邪。麻黄空细如毛,气味苦温,主通阳气达于肤表;又肺主皮毛,配杏仁以利肺气而通毛窍;甘草和中而发散;桂枝解肌以达表。覆取微似汗者,膀胱之津液随太阳之气运行肤表,由阳气之宣发而后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如大汗出,则津液漏泄矣。不须啜粥者,此在表之津液化而为汗,非中焦水谷之精也。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此申上条而更互言之,所以致其详而出其治也。头痛已见太阳病,而此犹出者,以其专太阳而主始病也。上条先言或已发热,或未发热,而此先言头痛,次言发热者,则是以其已发热者言也。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即上条之体痛而详言之也。上条言必恶寒,而此言恶风者,乃更互言之,与上篇啬啬恶寒,淅淅恶风,双关互文之意同。无汗,乃对上篇之有汗而言,以见彼此两相反,所以为风寒之辨别,不然无是证者,则不言也。然所以无汗者,汗乃血之液,血为荣,荣强则腠理闭密,虽热,汗不出也。喘,气逆也。卫主气,卫弱则气乏逆,呼吸不利而声息所以不遂也。然上条言呕而此言喘,呕与喘,皆气逆,亦互言以明互见之意。麻黄味苦而性温,力能发汗以散寒,然桂枝汤中忌麻黄,而麻黄汤中用桂枝,何也?曰:麻黄者,突阵擒敌之大将也;桂枝者,运筹帷幅之参军也。故委之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之以桂枝,节制之妙也,甘草和中而除热,杏仁下气而定喘,惟麻黄有专功之能,故不须啜粥之助。


程应旄《伤寒论后条辨》:头痛发热,太阳病皆然,而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是寒伤荣室,若风伤卫,则无是也。恶风,太阳病皆然,而无汗而喘,是阳被壅遏,若风伤卫,则无是也。得其所同,因以别其所异也......邪闭而搏及营,则多痛证,虽曰气血凝涩,亦是阳气受伤而阴寒胜。


吴谦《医宗金鉴》:此承上条而详言其证,以出其治也。太阳经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至足小指出其端。寒邪客于其经,则荣血凝涩,所伤之处,无不痛也。荣病者恶寒,卫病者恶风,今荣病而言恶风者,盖以风动则寒生,恶则皆恶,未有恶寒而不恶风,恶风而不恶寒者。所以仲景于中风、伤寒证中,每互言之,以是知中风、伤寒,不在恶寒、恶风上辨,而在微甚中别之也。无汗者,伤寒实邪,腠理闭密,虽发热而汗不出,不似中风虚邪,发热而汗自出也。阳气被寒邪所遏,故逆而为喘。主之以麻黄汤者,解表发汗,逐邪安正也。

名曰麻黄汤者,君以麻黄也。麻黄性温,味辛而苦,其用在迅升;桂枝性温,味辛而甘,其能在固表。证属有余,故主以麻黄必胜之算也;监以桂枝,制节之师也。杏仁之苦温,佐麻黄逐邪而降逆;甘草之甘平,佐桂枝和内而拒外。饮入于胃,行气于元府,输精于皮毛,斯毛脉合精,溱溱汗出,在表之邪,必尽去而不留;痛止喘平,寒热顿解,不须啜粥而借汗于谷也。必须煮掠去上沫者,恐令人烦,以其轻浮之气,过于引气上逆也。其不用姜、枣者,以生姜之性横散于肌,碍麻黄之迅升;大枣之性泥滞于膈,碍杏仁之速降,此欲急于直达,少缓则不迅,横散则不升矣。然此为纯阳之剂,过于发汗,如单刀直入之将,用之若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可一而不可再。如汗后不解,盒饭以桂枝代之。此方为仲景开表逐邪发汗第一峻药也。庸工不知其制在温覆取汗,若不温覆取汗,则不峻也,遂谓麻黄专能发表不治他病。熟知此汤合桂枝汤,名麻桂各半汤,用以和太阳留连未尽之寒热;去杏仁、加石膏,合桂枝汤,名桂枝二越婢一汤,用以解太阳热多寒少之寒热;若阳盛于内,无汗而喘者,又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以解散太阴肺家之邪;若阴盛于内而无汗者,又有麻黄附子细辛甘草汤,以温散少阴肾家之寒。《金匮要略》以此方去桂枝,《千金方》以此方桂枝易桂,皆名还魂汤,用以治邪在太阴,卒中暴厥,口噤气绝,下咽奏效,而皆不温覆取汗。因是而知麻黄汤之峻与不峻,在温覆与不温覆也。此仲景用方之心法,岂常人之所得而窥耶!

王肯堂《伤寒准绳》:夫寒之初客于表也,闭腠理郁阳气而为热,故非辛温之药不能开腠理,此麻黄汤之所由立也。此方为元气不虚者设也。如挟时气者宜十神汤,挟暑湿者宜正气汤,挟寒者宜五积散,挟热者宜通圣散,挟食者宜养胃汤,挟痰者宜芎苏散。按肯堂之议诚当矣。然必证兼表里,邪因错杂,似伤寒而非伤寒者,乃可于诸方中斟酌选用。若脉证与麻黄桂枝吻合,自当遵仲景之法治之。即元气素虚,或平素有热,不宜麻桂者,亦必如刘完素、张洁古法,缓缓消息治之,庶不误人。临病之工,宜详审焉。

喻嘉言《尚论篇》:上条已言伤寒之脉证矣。此复以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互发其义。盖恶寒未有不恶风者,头身腰节疼痛即体重之应,无汗而喘亦即呕逆、脉阴阳俱紧之应也。汗乃血之液,血为营,营强则腠理闭密,虽热,汗不出也。麻黄发汗散邪,其力最猛,故以桂枝监之,甘草和之,而用杏仁润下,以止喘逆。然亦但取微似汗,不须啜热稀粥,正如驭六马,执辔惟谨,恒虞其泛轶耳。


沈金鳌《伤寒论纲目》:本症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其喘者,因风寒外来,阳气不伸而郁于内也。太阳为开,本症又宜开,故仲景立麻黄法以开之。


沈明宗《伤寒六经辨证治法》:太阳之邪从皮毛而入,郁逆肺气,以故作喘。且寒主收歛,伤荣则腠理闭密,故用麻黄汤发之。


钱潢《伤寒溯源集》:恶风虽或可与恶寒互言,然终是营伤卫亦伤也。何则?卫病则恶风,营居卫内,寒已入营,岂有不从卫分而入者乎,故亦恶风也。肺主皮毛,寒邪在表,内通于肺,邪气不得发泄,肺气不宣通,故无汗而喘也。

麻黄气味轻薄,辛温发散,肺经开鬼门之专药也,杏仁苦辛,滑利肺气之要药也。仲景治太阳伤寒,皆用手太阴药者,以肺主皮毛故也。用甘草者,《经》云“寒淫所胜,平以辛热,佐以苦甘”是也。一剂之中,惟桂枝为卫分解肌之药,而能与麻黄同发营分之汗者,以卫居营外,寒邪由卫入营,故脉阴阳俱紧,阳脉紧则卫分受伤,阴脉紧则邪伤营分,所以欲发营内之寒邪,先开卫间之出路,方能引邪由营达卫,汗出而解也······奈何前辈见仲景用之以发太阳之汗,遂以为足太阳药。又以麻黄为发汗之药,桂枝为固卫止汗之药,若桂枝果能止汗,仲景岂反用之以助麻黄而发汗耶。后人有用麻黄而监之以桂枝,见节制之妙,更有驭六马而执辔唯谨,恒虞其泛轶之说,岂理也哉!

许宏《金镜内台方议》:麻黄汤乃正发汗之剂,不可不知戒也。经曰,有汗不得服麻黄是也。且此麻黄汤须用脉与证全在表,方可用也。有一不然,不可用之。苟或万一阴虚阳实,强发其汗,则津液耗损,即成亢阳之证。正曰:不当汗而汗,为亡阳,为厥竭,为谵语,且伤寒中不可发汗者最多。若可发汗者的用,须脉浮恶寒,头体痛,无汗发热,非麻黄汤则不能也。


张璐《伤寒缵论》:人身之阳,既不得宣越于外,则必壅塞于内,故令作喘。寒气刚劲,故令脉紧耳。汗者血之液,血爲营,营强则腠理闭密,虽热汗不出,故以麻黄汤重剂发之。

不须啜粥者,伤寒邪迫于里,本不能食,若强与食,反增其剧也。

程知《伤寒经注》:太阳经脉,起目内眦,循头、背、腰骨,故所过疼痛。疼痛者,重着而痛,若冬气之凝结也。寒邪外来,人身之阳不得宣越,故令发热。寒邪在表,则不复任风寒,故恶风。凡恶寒未有不恶风者,恶风亦未有不恶寒者。故伤寒亦曰恶风,而中风亦曰啬啬恶寒,以交发其意也。寒主闭藏,故令无汗。人身之阳不得宣越于外,则必壅塞于内,故令作喘。


周扬俊《伤寒论三注》:寒伤营血,何反用麻黄气药为主治?特因卫行于外,伤营未有不伤卫者,故尔时但用血药发汗,而卫气闭郁,汗从何出,辟之关门逐寇,寇不能去,徒增躁扰,几何不令人烦剧耶?所以仲景欲用桂枝调营,先用麻黄开窍发汗,使邪之在营者无论其已热未热,随汗外泄,即欲暂留一分,不可得矣,又何至于入里为害乎?


王晋三《绛雪园古方选注》:麻黄汤破营方也。试观立方大义,麻黄轻清入肺,杏仁重浊入心,仲景治太阳初病,必从心营肺卫之意也。分言其功能,麻黄开窍发汗,桂枝和阳解肌,杏仁下气定喘,甘草安内攘外,四者各擅其长,有非诸药所能及。兼论其相制七法,桂枝外监麻黄之发表,不使其大汗亡阳,甘草内守麻黄之出汗,不使其劫阴脱营,去姜枣者,姜性上升,又恐碍麻黄发表,枣味缓中,又恐阻杏仁下气,辗转回顾,无非欲其神速,一剂奏绩。若喜功屡用,必不戢而召亡阳之祸矣,故服已又叮咛不须啜粥,亦恐有留恋麻黄之性也。


舒诏《伤寒集注》:桂枝汤中用芍药,以内护于营,麻黄汤中用桂枝,以外导于卫,此阴阳互根之妙也。后人不达,谬为麻黄性猛,必使桂枝以监之,此说一倡,误人多矣。将特有桂枝则麻黄可肆用而无忌乎?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邪出表,必假道于卫,用麻黄发出营分之邪,用桂枝接应卫外,正所以助麻黄而成发表之功,何谓监邪?果尔桂枝能监其风伤卫者,单用桂枝岂不监住其邪乎!何以独擅发表驱风之力,且以逼汗亡阳之事也。且观大青龙汤得桂枝,则升腾变化,不可驾驭矣,越婢汤去桂枝,其柔缓之性,则逾越女婢之外,可见桂枝实有助麻黄之能,而非所以监麻黄者昭昭矣。


张锡驹《伤寒论直解》:此寒伤太阳之经气而为病也。太阳病者,概气与经而言也。头痛者,循经上行也;发热者,得标阳之热化也;太阳之气,主周身之毫毛,太阳之经,挟脊抵腰,经气并伤,故身疼腰痛也;节之交,神气之所游行出入,因于寒,神气乃浮,故骨节疼痛;邪在表,故恶风;寒气凝敛,不能开发皮毛,故无汗;邪拒于表,表气不通,故喘。此麻黄汤之主症也。上节俱言桂枝证,至此方言麻黄。麻黄细而中空,有如毛窍,故能开发皮毛;杏仁以利气;甘草以和中;桂枝从肌而达表。覆取微似汗者,恐泄太阳之津液也。不须啜粥者,非中焦水谷之汗,乃太阳津液之汗也。自此以下三节,俱论太阳之气在表为麻黄汤证也。


郑钦安《伤寒恒论》此条乃寒伤太阳之里,里寒太甚,闭束气机,上逆而喘,此理之常,主以麻黄汤,开其腠里,俾邪外出,表里通畅,一切证形立即化为乌有。学者切勿以喘而即认为肺病也,须知。


章楠《伤寒论本旨》:此更详寒伤营证,而出治法也。脉象已详上条,此又言恶风者,正表恶寒无不恶风,恶风无不恶寒,于中有微甚之殊耳。上条言呕逆,此又言喘,互明寒闭肺胃也。所最要者,风伤卫则腠理疏而自汗,寒伤营则腠理闭而无汗。其余脉证,皆互有同异,或有寒邪而脉不紧,或有风邪而脉不缓,盖以人身阴阳有强弱,感邪有重轻,故以下各条,详细分辨,此条特明其证,必无汗而喘,以麻黄汤主之。

寒邪伤营,必从卫入,阴性凝敛,故腠闭无汗,表阳郁而身热,其裹不热,故须辛温通阳,以解表寒。麻黄辛散,以开腠理为君,但味薄轻虚,止能达卫,必佐桂枝之辛甘色赤通营者,祛邪外出,此二味为开泄营卫之主也。卫气出于肺胃,营血生于心脾,杏仁甘苦,佐桂枝以通心阳,佐麻黄以利肺气,加甘草和脾胃,以缓麻桂迅发之性,使阳气敷布于心脾肺胃之间,以达周身经略,则三焦之水气蒸腾以化汗,其邪自随汗解矣。盖三焦出水道,使其下行,则为小便,升散走表,即化为汗,不取胃中水谷之气,故不须歠粥也。因此方纯乎发表,故先煮麻黄,又用甘草以缓其性,使阳气周遍,以取微似有汗。若发散迅速,大汗淋漓,阳气不及周行而外奔,其邪反未能出也,故甘草只用一两,不同桂枝汤之甘草重用,取其守中为通调营卫之法,此为治寒伤营之主方也。

陈伯坛《读过伤寒论》书太阳病,头病身病腰病骨节病,独项背不病,太阳必有遁形。以其两处疼,三处痛,徒集矢于身上各部分,而非集矢于太阳,一若以一身之表,替太阳以受病者然。而后桂枝证具,而葛根犹存在,发热恶风又无汗可见也;葛根证具。而桂枝犹存在,无汗恶风又发热可见也。此不过身以外之病形,而毫毛以内,却与桂枝、葛根俱无涉。桂、葛二证无疼亦无痛,乃疼痛不已,竟重疼而叠痛,《经》谓痛者寒气多也,有寒故痛也。既有中风一层外,必复有伤寒一层表,殆寒为风掩者非欤?吾独疑其恶风不恶寒,风在显有太阳之阳在,寒在显无太阳之阴在。假令足太阳不受邪,独手太阳受邪,亦外证未解耳,不至如下文所云:发热无汗身疼痛之表证仍在也。吾侦知足太阳所在地,必没收入手太阴,项背即其去路也。项背一合,又牵引手太阳,易为足太阳,其无下项循肩挟脊抵腰之能力者,从手走头之阳,不能代行从头走足之阴也,只有替代足太阳以受疼受痛而巳。宜其日被热邪之打击,不类寒邪之打击,阳来阳受,故不曰恶寒曰恶风。恶其从毛窍射入,与魄汗相暗斗,其苦状与二阳并病之不知痛处异而同也。独是阳浮者热自发,热既发矣,手太阳何桎梏若是耶?正惟浮阳不如故,而发热则如故,愈以见热邪之肆也。观其无汗而喘,太阳之不开如绘矣,皆手太阴之合力以致之。玩“喘”字,固由于太阴束缚太阳,亦太阴自取其束缚,而后汗与喘相引。如于断机抽乱丝,欲求微丝之汗而不得,病形亦蹙矣哉!吾得而断之曰:此非麻黄证,却可用麻黄汤。麻黄证病在表,本非指手太阴之合力阖太阳。麻黄汤善解表,无非借手太阴之开力开太阳。立麻黄证固有眼,立麻黄汤尤有眼,长沙亟欲人会通麻、桂、葛三证也。既写桂枝证入葛根,再写葛根证入麻黄,带有桂、葛之影子,且主麻黄,况麻黄证乎?

前路纳麻黄入桂枝,以加葛为先例;后路纳桂枝入麻黄,以葛根为先例。葛根不过纽合麻、桂一小关键,而桂可代麻,麻可代桂;桂不可代麻,麻不可代桂,其不溢一丝处,苟非先如桂枝法将息葛根,安能如桂枝法将息麻黄乎?麻、桂皆打入太阴作用,桂枝借足太阴之升以降太阳,降之而后升;麻黄借手太阴之降以升太阳,升之而后降。太阳阳升而阴降,阳道所为开于表,太阴阳升而阳降,阴道所为开于里。明乎太阴太阳一太极,则知桂枝、麻黄亦一太极矣。若徒混视麻、桂均属表剂,则《本草》称麻黄一味,已主中风伤寒,又曰发表出汗矣,然则风寒轻则轻用麻,风寒重则重用麻,一夔已足,何用制方为耶?岂知桂枝汤无麻能取汗,麻黄汤有桂始发汗。桂枝徐徐以升地气,有芍在;麻黄亟亟以降天气,有杏在。要不离乎麻解表,桂解外,桂解表证之外,麻解外证之表。下文自有麻黄证中之桂枝,本条先见桂枝证中之麻黄。欲认识麻黄,必自识桂枝始。上文明指桂枝不可与,此后不指麻黄不可与者,非麻黄可滥与也。行麻黄当以桂枝为张本,故立本证为行麻黄张本也。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此即“上篇”第三条太阳伤寒之证治也。正气欲祛毒害性物质出表,故脉浮、头痛、发热恶寒。毒害性物质则使汗腺闭缩,故脉紧、无汗。其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皆是神经痛。西医治神经痛之药,多有退热发汗之效。麻黄汤亦惟发汗退热,而神经痛自愈,故知急性热病之神经痛,可能因汗不出、热不退所致(惟阴证不在此例)。“恶风”即“恶寒”之互文。无汗而喘,谓此证之喘,由无汗所致也。何以言之?喘者,肺呼吸过大、过急之谓。肺之专职,为吸收氧气,呼出碳酸气,而皮肤亦能略营呼吸,惟其量甚小,仅得肺呼吸二百分之一,不能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洗沐之后,每觉精神爽慧,则因皮肤之宿垢涤除,皮肤呼吸畅利故也。皮肤之专职,为放散体温,排泄水毒,而肺之吸气,与冷俱人,其呼气与热俱出,故呼吸亦能放泄少量之体温与水毒。由是言之,人身之吸氧排碳,散温泄水,乃肺与皮肤相助为理。吸氧排碳,则肺为主,而皮肤副之;散温泄水,则皮肤为主,而肺副之。古人谓肺合皮毛,盖有见于此等机转也。凡相助为理之器官,一方面失职,他方面必起救济代偿。故皮肤之散温泄水失职者,肺则代之,此麻黄证之所以喘也。独不见夏日之犬乎,犬皮惟不能出汗,故散温泄水之量甚小,每至夏日,必张口喘息,吐舌流涎,以助体温之放散。盖以喘息代皮肤之放射,以流涎代汗液之蒸发也。病太阳伤寒者,肌腠固密,浅层动脉收缩,热血不达于肌表,毒害性物质与热,不得从皮肤汗腺以散泄,因而呼吸不得不喘肺之喘,所以代偿皮肤之失职也,故麻黄证之喘,正因无汗所致。柯氏谓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此言仅得其仿佛。成氏谓营强卫弱,故气逆而喘。王朴庄谓寒水上逆,不呕即喘。则皆臆测,去实际远矣。

自古知麻黄为发汗药,张洁古、王海藏辈,始以为人手太阴,李东璧"遂谓为肺经专药,此因麻黄能兼治喘咳。而金元以后,事事宗尚《内经》,人身百体,必分属于五脏,《内经》有“肺合皮毛”之语,遂以汗出皮毛为肺所主尔。其实,麻黄之治喘咳,正由发汗之故。盖发汗之目的不一,排除水气,一也;放散体温,二也,有表证而汗闭者,汗出则毒害性物质亦出,三也。病喘咳者,支气管以炎性渗出物之刺激而助长炎症,炎性渗出物,水气之类也,用麻黄发汗以排除之,使炎症易消,则喘咳自止。麻黄岂肺经专药哉?夫出汗能祛除毒害性物质,放散体温,吾书上文已言之矣。其能排除水气,何谓也?仲景书用麻黄之方,莫简于甘草麻黄汤与麻黄醇酒汤,其证曰里水,曰黄疸。古人以黄痘为湿病,湿正水气之类,则麻黄排水,岂不甚明。丁仲祜《化学实验新本草》引三浦之说,谓麻黄冷服,颇得利尿之效,而始终不见发汗。夫尿与汗,皆所以排除水毒,而互为消长者也,温暖则排泄于汗腺而为汗,寒冷则排泄于肾脏而为尿。麻黄冷服则利尿,其为排水,不更明乎?仲景用麻黄,但取其发汗,故药皆温服,而温覆以取汗。然其配伍之药,则视发汗之目的而异。为发表祛毒,则伍桂枝,麻黄汤、葛根汤、大小青龙汤是也。为发越郁阳,则与石膏为伍,麻杏甘石汤、越婢汤是也。为止咳定喘则与杏仁为伍,麻黄汤、大青龙汤、麻杏甘石汤是也。为排除水气,则不与他药为伍,甘草麻黄汤、麻黄醇酒汤是也。甘草与酒,不足为配药,且汗出则水气无有不泄,不须配药故也,惟放散体温,未见有特配他药以达此目的者。盖麻黄所以发汗,热病宜汗者为太阳,太阳之热,为正气抗毒之表现,而为体力所能堪,不可以抑制或蒸放故也。由是言之,太阳用发汗剂,而体温暂时降低者,特汗剂之副作用,非其主要目的,惟其是副作用,故大青龙汤有汗多亡阳之戒也。又,近日化验麻黄者,得其主成分曰麻黄素,其性效略似副肾素(阿特林那灵),能兴奋交感神经之末梢,能鼓舞心脏,收缩血管,亢进血压,能扩张支气管,能散大瞳孔,此皆与古方用麻黄之意不相远,所以不尽同者,无配伍之药故也。
证候之成,约由三途:一为正气之抗病现象,二为毒害性物质所直接造成,三为他证候之结果。药治标准,首重抗病现象,视证候而揣知抗病力之趋势,当扶助者扶助之,当矫正者矫正之,汗、下、温、清,由此其选也,是为治本。其第二、第三种证候,视体力能堪者听之,若苦楚甚,体力不能堪,因而障碍抗病力,或且危及生命者,亦须用药轻减排除之,所谓治标也。麻黄汤诸证,头痛、发热、脉浮、恶风,为抗病力所示现之表证,须用药扶助之者也。脉紧、无汗,为毒害性物质所直接造成,本可置之不问,然汗不出则毒害性物质无由出表,故须用药发之。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与喘,皆为发热无汗之结果,汗出而表解热减,则疼痛自止,喘亦自平。故麻黄汤方,以桂枝祛毒出表,助抗病力也;以麻黄发汗,治病证之障碍抗病力者也;杏仁、甘草为之佐使,而无镇痛定喘之味,古方之药不虚设如此。

曹颖甫《伤寒发微》:寒从表郁,则里热无所发泄,迫而上冲于脑,即为头痛。太阳穴最空虚,故受之最早。血热与外寒抗拒,故发热。表寒甚,则周身血液与水气皆凝,故身疼。腰痛者,太阳寒水不得通于下焦也。一身骨节疼痛者,水气不能外散,流入关节也。表寒故恶风,皮毛与肺气俱闭,故无汗而喘。但病象虽多,要以开泄毛孔,使魄汗外达为不二法门。但令肺气外通,则诸恙不治自愈,此麻黄汤所以为伤寒之圣药也。独怪近人畏忌麻黄,徒以荆芥、防风、豆豉、牛蒡等味,敷衍病家,病家亦以其平易而乐用之,卒之愈疾之功不见。呜呼!此医道之所以常不明也。


张锡纯《张锡纯论伤寒》本条指出病在太阳,症见头痛发热,恶风,为风寒外束,肌表受邪,卫阳被遏,正邪交争;无汗,为腠理闭郁,营阴郁滞;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乃寒邪侵犯太阳经脉,经气运行不畅;气喘系外邪犯肺肺气失宣。本条与第1条、第1条合看,脉象浮紧是应有的表现诸证反映风寒外束,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太阳经气不利,邪干于肺。病为太阳伤寒证。

《伤寒论》原治伤寒之书,而首论中风者,因中风亦可名为伤寒也(《内经》曰:“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然究与真伤寒不同,盖中风病轻伤寒病重。为其重也,而治之者必须用大有力之药,始能胜任。所谓大有力者,即《伤寒论》中之麻黄汤是也。今试论麻黄汤证及麻黄汤制方之义,并详论用麻黄汤时通变化裁之法。
脉象阴阳俱紧,实为伤寒之确症,然紧脉之状最难形容,惟深明其病理,自不难想象而得,脉生于心,心一动而外输其血,周身之脉即一动,动则如波浪之有起伏。以理言之,凡脉之力大者,其起伏之势自应愈大。至紧脉其跳动若有力而转若无所起伏,究其所以然之故,实因太阳为外卫之阳,因为寒所袭,逼之内陷与脉相并,则脉得太阳蕴蓄之热,原当起伏有力以成响应之势,而寒气紧缩之力,又复逼压其脉道使不能起伏,是以指下诊之似甚有力而竟直穿而过,且因其不得起伏,蓄极而有左右弹之势,此紧脉真象也。至麻黄汤证,全体作疼痛者,以筋骨不禁寒气之紧缩也(铁条经严寒则缩短,寒气紧缩之力可知)。其发热者,身中之元阳为寒气闭塞不能宣散而增热也。其无汗恶风者,汗为寒闭,内蕴之热原欲借汗透出,是以恶风也。其作喘者,因手太阴肺经与卫共主皮毛,寒气由皮毛人肺,闭其肺中气管,是以不纳气而作喘。然深究其作喘之由,犹不但此也,人之胸中亦太阳之部位也,其中间所积大气,原与外表之卫气息息相通,然大气即宗气,《灵枢》(《内经》中《灵枢》素问》各自为书)谓: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夫大气既能以贯心脉,是营血之中亦大气所流通也,伤寒之证,其营卫皆为外寒所束,则大气内郁必膨胀而上逆冲肺,此又喘之所由来也。
麻黄发汗力甚猛烈,先煮之去其浮沫,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麻黄不但善于发汗,且善利小便,外感之在太阳者,间有由经入腑而留连不去者(凡太阳病多日不解者,皆是由经入腑),以麻黄发其汗,则外感之在经者可解,以麻黄利其小便,则外感之由经入腑者,亦可分消也。且麻黄又兼入手太阴能泻肺定喘,俾外感之由皮毛窜人肺者(肺主皮毛),亦清肃无遗。是以发太阳之汗者不但麻黄,而仲景定此方时独取麻黄也。桂枝味辛性温,亦具有发表之力,而其所发表者,惟在肌肉之间,故善托肌肉中之寒外出,且《本经》惟其主上气咳逆吐吸(吸气甫入即吐出),是桂枝不但能佐麻黄发表,兼能佐麻黄人肺定喘也。杏仁味苦性温,本经》亦谓其主咳逆上气,是亦能佐麻黄定喘可知,而其苦降之性又善通小便,能佐麻黄以除太阳病之留连于腑者,故又加之以为佐使也。至于甘草之甘缓,能缓麻黄发汗之猛烈,兼能解杏仁之小毒,即以填补(甘草属土能填补)出汗后之汗腺空虚也。药止四味,面面俱到,且又互相协助,此诚非圣手莫办也。人之禀赋随天地之气化为转移,古今之气化或有不同,则今人与古人之禀赋,其强弱厚薄偏阴偏阳之际不无差池,是以古方用于今日,正不妨因时制宜而为之变通加减也。愚弱冠后,初为人治病时,用麻黄汤原方以治伤寒,有效有不效。其不效者,服麻黄汤出汗后其病恒转人阳明,后乃悟今人禀赋多阴亏,后再用麻黄汤时,遂于方中加知母(近时知母多伪,且以天花粉代之)数钱以滋阴退热,则用之皆效。

承淡安《伤寒论新注》寒邪初感于肌表之太阳病,名曰太阳伤寒麻黄汤证;其症状为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等之一身皆痛,并恶风、无汗而喘者,必须与之发汗,以麻黄汤主治之。

太阳病为外感风寒,病邪在肌表之总称;其治疗以桂枝汤与麻黄汤二方为主剂。其分别之主要点,则在有汗、无汗、脉浮缓、脉浮紧上分辨,其头痛、发热、身痛、恶风等,则为共有症状。
本条为寒邪外束,正气因鼓动血液向外奔放抗拒。但散热中枢功能不称职,于是较桂枝证之头项强痛、发热诸症外,复多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而喘诸症。简言之,一身皆发生疼痛而兼喘逆。所以然者,以寒邪外束,汗腺紧闭,身体内之疲劳物质与残废物质无法排泄,停留于筋肉之间而为疼,蓄积于骨节之间,刺激神经而为痛。全身之热气、水毒既不从皮肤而发,于是上涌于肺,冀借呼气以排出。肺脏受热气、水毒之熏蒸涌挤,加速呼气以放散之,乃形成喘逆病态。种种病苦之症结在皮肤汗孔紧闭,只需开宣汗孔,发泄汗液,则一切残余物质及热气、水毒皆从汗解,诸证全消矣。
何谓疲劳物质?吾人终日熙攘不息,筋骨百骸运动无已;于是筋肉中产生一种疲劳物质,等于机轮运转,两种轮齿摩擦下之油滓;亦等于煤炭燃余之灰烬。此项疲劳物质,即从汗孔中与尿道中排泄而出。吾人劳动愈甚,此类物质之产生亦愈多,多则不及尽泄于体外,蓄于体内而为祟,于是身体感觉异常疲倦、四肢酸痛等症状矣。
何谓残废物质?吾人一日三餐,昼夜呼吸,所以维持生命之不息。当饮食消化之后,其菁华由肠胃吸收,从淋巴管、微血管运输各组织,营养各细胞,经细胞之吸收,排出其残余,即为残废物质产生之一。又因吸入之氧气在体内起燃烧作用,以维持体温之一部及维护细胞之活力;经燃烧作用之后,亦如柴炭燃烧后产生之灰烬相等,此为残废物质产生之二。此外,尚有血细胞等之老废者、死灭者。一切物质之残余统称之曰残废物质,由皮肤小便排泄而出,若留着不泄,经络筋骨能发生痛证。
何谓热气、水毒?热气即吸入氧气发生燃烧之温热与饮食物产生之发酵热,在体中不断产生,亦不断在皮肤与呼气时发散之,体温即保持常度,不致蓄积为害。水毒即蒸化之水气,亦从呼气、皮肤、小便各处发泄;若排泄机关塞闭,此项水气即蓄积化为毒液,称谓水毒。
感冒寒邪,致皮肤紧束,此项疲劳物质、残废物质、热气、水毒,不能尽量排泄,蓄积于筋肉、骨节间,刺激神经而为疼痛,奔向肺脏即为喘逆。本条之病理大概如此。麻黄汤以麻黄、桂枝为主体,一以开发皮肤,刺激汗腺而为汗;一以温通血管,驱除病毒;内温外散,于是一汗而诸痛皆止,肺气得舒,复佐以杏仁以平喘,甘草以缓急促,则诸症皆消矣。徐灵胎曰:“麻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甘草治太阳诸证,无一味不紧切,所以谓之经方。”
本条之脉证、舌证:脉为浮紧;舌为白苔。

苏世屏《伤寒论原文真义》太阳病先发于本阴,标阳之开力弱,而本阴之阖力强,寒邪磅礴不刺激其足经所过之项,而刺激其头,则头痛;标阳与寒邪,异气相拒,趋势在外,则发热;寒邪闭郁,经气不得外通于皮毛,则身疼;寒邪磅礴,不刺激其足经所过之背,而刺激其腰,则腰痛;《灵枢·本藏》云:“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筋骨利关节者也。”经脉被刺激,遂牵连于骨节而疼痛;本阴之寒邪,转袭标阳,则变恶寒而为恶风;本阴之阖力强,标阳欲开而不得,则无汗;肺者皮毛之合也,标热壅于肺之两叶,则挺举而作喘者,麻黄汤主之。助其开力,以开其阖,即所以发散外邪。

《神农本草经》云:麻黄气味苦温,发表出汗,可见其力迅速,直走皮毛,以开本阴之阖。杏仁气味甘苦性温,质润冷利,主咳逆上气,可见其功善利肺气。肺者皮毛之合也,皮毛不开,则肺气闭郁而喘,麻黄得杏仁为佐,从肺以开出皮毛,则开力愈大。然外寒虽逐,恐一发而无余,出汗过多,则心阳受伤,而有心下悸欲得按之变,故合桂枝甘草汤,内以保卫心阳,外以阖标阳之开。麻黄虽悍,而不至于暴,操纵由我,此有制之师也。桂枝甘草原方用四两,今用二两者,其等差皆同也。温覆而不啜粥,亦不取过汗之意而已。

陈逊斋《伤寒论改正并注》恶风、恶寒有时可不必分别,以伤寒亦有恶风,伤风亦有恶寒也。各部作痛,均寒气壅塞之故。气不外通,故无汗。气不上通,故作喘。麻黄通气透汗为君,桂枝预防邪入肌腠为臣,甘草调和麻、桂之猛为佐,杏子降气止喘为使。

邪之中人,先入皮毛,次肌腠,次瘦肉,次筋骨,此骨节痛之所由来也。

朱壶山《伤寒论通注》:太阳伤寒,气不外达,寒邪循经上头,故头痛。寒闭于外,阳气郁于肌肉不得出,故发热。《经》曰太阳主周身之气,为寒所伤,故身疼。太阳之经,挟脊抵腰,经为寒伤,故腰痛。皮肤内肥肉曰肌,肥肉内瘦肉曰肉,肌肉之间腠理三焦所司,内通三焦,为营卫出人之道路,联络骨节之筋为骨髓透骨所生,为气血循环所养,气血出至肌肤为营卫,皮外之卫为寒所伤,皮内之营为寒所迫,营卫内郁,气血不畅,骨节间为通会元真之处,亦生滞寒而发疼痛。阳为寒胜,皮肤失守,不能抵御外寒故恶风,不能排除闭塞故无汗。太阳寒水化气上达,由气海循气街,通油膜上胸膈,人肺出鼻,为呼出之气;化气外达,循膜腠透肌肉,达皮毛,为卫外之气。今表为寒闭,气不得外透皮毛,齐返于内,借径口鼻,上壅于肺而为喘。胸中大气,原与周身卫气息息相通,今卫为寒束,大气不得息息外达,必膨胀上逆于肺而为喘。是喘由于无汗,所谓呼吸频数,与喘家之喘,由于肾不纳气者,绝对不同。此证也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证,无汗身疼,同大青龙证,而发热身疼,无汗而喘,为此证之要点,故主麻黄汤。

麻黄茎细发生,中空直上,气味清轻,能透达膀胱水中之阳,外出皮毛,为伤寒要药。今既用杏仁降利肺气,则气不上壅而喘定。桂枝宣通血滞,则气不内阻而痛除。甘草缓麻黄之峻则从容汗出而津不伤,寒邪净尽而正易复,上下内外,彻底澄清,胸中大气,俟药力既尽,透膈膜,出肌肉,达皮毛,吸紧卫气以外固,则寒邪不能再人。不啜粥者,恐大气得水谷之精,作用太早,不能毕麻黄之能事,寒邪不净,转与麻黄之热相化合又生他变,此不须啜粥之微意也。徐洄溪解为麻黄长于发汗,不必助以啜粥,与陈古愚解桂枝汤吸粥,同一主旨,似欠慎密。
曰:皮肤之专职为放散体温,排泄水毒。而肺之吸气与冷俱人,呼气与热俱出,是吞氧吐碳,亦能放散少量之体温与水毒,由是观之,肺与皮肤,原相助为理。皮肤放散失职,肺必起而救济代偿,麻黄证所以无汗而喘。至身腰骨节疼痛,即是神经痛,急性热病之神经痛,正因汗不出,热不退。此等语云,于论文虽无深切之发挥,却是中医有西医常识者,亦可存也。

包识生《伤寒论讲义》此即第三法体痛之详细说明也。体痛系包括全身而言,此处再为分论:身疼,腰痛,骨节疼痛,为寒伤太阳经,营卫被寒邪束缚,以致气血潜行不能流通,不通则作痛,此为表实之伤寒症,故周身关节俱痛也。恶风恶寒,中风、伤寒俱有此见症。按恶寒为表病固有之现象,为外邪之轻者也,故上文表虚中风之论,皆有恶寒也。然恶风为外邪之重者,故伤寒恶寒之外而加以恶风也,如下文青龙症之中风有恶寒、伤寒之有恶风者也。

 此言表实伤寒之治法也。夫寒伤营,风伤卫,为风寒之通论,究实不尽然也。风亦有伤营之症,寒亦有伤卫之症也,不观夫葛根症之项背强几几为营病,麻黄症之作喘为卫病乎?不但中风、伤寒俱能伤营卫,即所谓恶风为中风,恶寒为伤寒,亦不尽然者也。不观夫大青龙症之太阳中风而恶寒,本法之太阳伤寒而恶风乎?又不但恶风恶寒若是也,即如大青龙症而论,中风有脉紧身疼痛,伤寒有脉缓与身不疼痛之反象。由是观之,治风寒之法只当审其表虚表实,而不可拘其中风伤寒也,否则刻舟求剑,易于愤事。更观其方药葛根汤之有麻黄,麻黄汤之有桂枝,可想而知也。

刘绍武《刘绍武讲评伤寒杂病论》

正误:麻黄汤不治太阳病,本条为表部寒实证。

经六十余年临床观察,麻黄汤证为大寒束表一时性反应,几个小时寒邪化热就形成大青龙汤证或麻杏石甘汤证,因此临床上麻黄汤证很难见到。伤寒发热是寒邪化热的表现,不能再使用麻黄汤。

归类:表寒实合证。


胡希恕《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此条开始论述麻黄汤的运用。桂枝汤与麻黄汤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有汗、无汗。因其无汗,体表水分较多,水多热亦多,就对皮肤内层产生一定的压迫,刺激神经,故而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处不疼。相比之下,桂枝汤证可汗出,故水分对机体压迫也较轻,疼痛不著,且毒素在体内瘀留较少,也不会上及于肺而作喘。麻黄汤证一点汗也不出,脉中水分充盈而脉紧体表排泄废物的功能受阻,毒素不得外泄,蓄积于肺而喘,与西医一见喘辄用麻黄素不同,古人用麻黄汤治喘是很有道理的,若没有表证则不用麻黄汤治喘。

麻黄汤中,麻黄配伍桂枝发汗力强,麻黄配伍杏仁定喘,甘草缓和喘痛之急迫。与太阳中风表(阳)虚的桂枝汤证相对,此方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正方,发汗力强。煎时亦先煎麻黄,去掉上沫。

陈慎吾《伤寒论讲义》表病中分有汗、无汗两大类别。桂枝汤及其加减方皆属于有汗之类也,麻黄汤及其加减方属于无汗之类也。有汗为表虚,无汗为表实。表实主方麻黄八证中,头痛、发热是表虚表实共见之证也,身疼、腰痛、骨节疼痛皆因皮肤紧密而无汗,水毒迫于筋肉关节所致,水毒既不能放散于皮肤,转侵入呼吸器官而作喘。凡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无汗而喘之类证,表实之所独见也。云恶风者,言除太阳病原有恶寒之外,兼见恶风也。夫既称太阳病,复言头痛者,乃头痛较一般为剧也。不言脉紧者,详于前而略于后也。一汗之差,证治迴别,须当视此,勿令误也。

发汗之目的,有为放散体热者,有为排除水毒者。放散体热时以麻黄协桂枝,如葛根汤、大小青龙汤及本方是也。排除水毒时则不以麻黄协桂枝,如甘草麻黄汤、麻杏石甘汤、越婢汤是也。前者有表热,后者皆无表热。
本方主治散热机能衰减而见诸痛证,故西医治神经痛药多有退热发汗之效。换言之,急性热病之神经痛乃高热无汗所致。
喘证因发汗可自去。若喘而汗出,则又是汗出由喘而生,先后排列不同,治法亦异。疼痛并用,有轻重之意存焉。

倪海厦《人纪-伤寒论》讲到伤于寒,就是麻黄汤证,又名还魂汤,为什么?就是人死了,脉都没了,下回阳九针后,再灌麻黄汤下去,所以麻黄汤可以从阴间回到阳间,过去有很多伤寒重症,麻黄汤一下去,就救回来了。不需要用到大剂四逆汤,有些中医师用炮附子几百克去回阳救逆,实际上不需要,用麻黄汤就好。

张仲景这条辨没写脉证,一般来说,伤寒病在表,抵抗出来和病毒相抗,脉浮且紧,浮代表表,紧代表寒,所以麻黄汤证需解表发汗,如果只有脉浮紧才用麻黄汤,张仲景早就写在里面了,葛根汤、桂枝汤都有写,为什么麻黄汤没写,就是当遇到危急的时候,病人气息都快没了,照样可以用到麻黄汤。
病毒趁人身体改变的时候进来,人身上的热度,一直都在调节,汗发不出来的时候,就会发热,为什么头痛,免疫系统就是阳,阳会往上冲,而头是诸阳之会,所以会头痛。水到皮肤表面排不出去,这水就渗到肌肉,就感觉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全身关节都会痛,有时严重到像是被鞭打一样。为什么恶风?就是表寒,这种怕冷的程度,可以在夏天的车子里面,不开冷气,关上窗户,穿着大衣躲在里面。为什么无汗而喘,肺主皮毛,皮肤毛孔肺在管,现在皮肤毛孔被寒束到了,就是肺也受寒了,肺在身上的功能是布施津液到五脏六腑及全身上下,现在肺一受到寒,肺的津液散不出去,肺也被束到了,肺的呼吸自然受到影响,而有喘气的外证,所以得到麻黄汤证的人,可以说皮毛和肺俱闭,不能宣泄了。我们在问诊的十问里问到汗出情形,就是要知道他的肠胃系统、心脏功能、肾脏功能;例如说,心脏功能好,才能正常出汗,如果心脏功能不好,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出不了汗,一种是没事盗汗很多。肾脏有问题的人,也不会出汗。水肿的病人,治疗以后只要有汗,就不会有水肿。麻黄汤证不是疫病,不会传染的。一般来说,麻黄汤证是被冬天的寒气所伤,冬天的正气是寒气;但是现在的人可能吹冷气、或者是突然跳到游泳池中,只要伤于寒就可能出现麻黄汤证。
伤寒论里面还有在少阴证的时候用到麻黄,就是麻黄附子细辛汤。一般人认为吃了麻黄就会发汗,所以不能乱吃,所有的药典都讲麻黄会解表,而实际上在用的时候,麻黄是发阳的药,把阳气发出来,壮里阳用的,所以不只是太阳证可能用到麻黄,在少阴证与厥阴证都可能用到麻黄。经方的观念是,把阳强起来以后,阴就会自己回头,因此张仲景的观念是,当病人很虚弱的时候,我们用阳药恢复病人的胃气,病人自己会从食物中摄取营养,然后自己痊愈,这才是真正恢复健康。
张仲景在用麻黄汤的时候,要让病人流汗并把病毒排出去,桂枝汤能解肌,所以桂枝汤是入脾脏的,而麻黄汤入肺的,把肺解表,所以如果麻黄汤的病人,开成桂枝汤,结果发汗发在肌肉上,还是发不到皮肤表面上的,结果病人会更增腻、更烦躁,所以麻黄汤里面为什么要有桂枝、甘草,就是利用桂枝、甘草,把麻黄先推到皮肤表面上,后面桂枝没力了,就靠麻黄了,用麻黄来解表发汗。如果没桂枝、甘草,麻黄就待在里面,所以少阴篇的第一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就看不到桂枝、甘草,其因就是怕麻黄在皮肤表面发散太过,这时候用了麻黄不会发汗,这里麻黄是发阳的效果。加杏仁在里面,杏仁和麻黄是表里,如果只有麻黄、桂枝、甘草也会发汗,但是发完汗后,病人会大渴,所以加杏仁,杏仁润肺,把肺的津液补足,杏仁就像是麻黄的后备部队,所以麻黄汤用来解表解肺的,因为桂枝汤是利用肠胃的津液输送到表面去,而生姜、红枣是生肠的津液,所以桂枝汤用生姜、红枣。如果麻黄用生姜、红枣不用杏仁,结果肠的津液很足,肺干掉了。如果肺的病、气喘、咳嗽不用麻黄,就治不好的。所以张仲景治疗肺的时候,一定用麻黄,至于是肺发炎、肺积水另外再开了。

刘渡舟《伤寒论诠解》本条论述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证治。应与第3条的“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互参。

本条提出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气喘等八个证候,因是伤寒的病变反映,治以麻黄汤,故称之“伤寒八证”或“麻黄八证”。这八证中,概括起来可分为疼痛、寒热与无汗而喘三组。中风为风邪伤卫,伤人较浅。伤寒则为感受寒邪,因寒性凛冽,故伤人较深,可由卫透营,足以外闭卫阳,内伤营血。寒性凝滞收引、主痛。寒邪袭表,使营血运行涩滞不畅,经脉筋肉拘紧,故见诸痛。头痛为“头项强痛”的省文,身疼与骨节疼痛并不相同,故当分别辨析。头项、腰脊是太阳经脉循行之处,寒伤太阳,经输不利,所以头项作痛,腰脊疼痛。正如《灵枢·经脉》所云:“膀胱足太阳之脉……是动则病冲头痛,目似脱,项如拔,脊痛腰似折。”筋主束骨而利机关,太阳“主筋所生病”,故太阳感寒则骨节疼痛。“恶风”是恶寒的互词,和前第3条合参,知为伤寒必见证。因寒为阴邪,最易伤人阳气,卫阳被伤,因此必恶寒。寒主收引闭敛,全身毛窍腠理为寒邪所闭塞,所以无汗。卫阳之气被闭郁而不得宣泄,所以发热。肺合皮毛而主表,表闭无汗,影响肺气的宣发,故作喘。“无汗而喘”既提出了两个单独的证候,也揭示了无汗与喘的因果关系,即无汗是造成喘的原因。而一旦汗出表解,则肺气自可宣降,而喘也自平。同时“无汗而喘”也便于和肺热的“汗出而喘”相鉴别。本条详于证而略于脉,从第3条可知,太阳伤寒应见浮紧之脉,且寸关尺三部均应浮紧,方属太阳伤寒正证。治当发汗散寒,唯麻黄汤可胜此任。
麻黄汤为发汗散寒,解表逐邪之峻剂,是治疗太阳伤寒的主方。麻黄发汗散寒,开毛窍,启闭平喘。桂枝通阳,助麻黄以发散风寒。杏仁利肺平喘,并助麻桂解表发汗。甘草和中护正。用此方,应恰当掌握药量的比例,一般情况以麻黄:桂枝:甘草=3:2:1为宜,若比例不当,则可能影响发汗解表的治疗效果。本方发汗力强,药后只需温覆即可发汗,不必啜粥。其他注意事项、发汗要求与禁忌,与桂枝汤同。煎药时要注意先煎麻黄去上沫,以免令人心烦。
典型的麻黄汤证在北京地区并不多见,此方在临床上用之较少,这也是事实。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各异,特别是在高寒地区,正伤寒证却并不少见,故不可轻易废弃此方。此外,从本条可以看出,麻黄剂治疗诸痛是有效的,特别适用于治疗寒性的疼痛。如用于治疗痹证疼痛的小续命汤、桂枝芍药知母汤等,都有麻黄。还可看出,麻黄剂治喘也有卓效,除麻黄汤以外,小青龙汤、麻杏甘石汤以及后世的定喘汤等治喘效方,都以麻黄为主。现代医学用麻黄素治喘,而早在1700百年前的《伤寒论》中就已经广泛地使用麻黄来治喘了,这是了不起的贡献。另外,麻黄剂还能治疗一些由于寒邪闭塞而引起的病证。如曾有医案记载某医治一患太阳伤寒证的难产妇人,投麻黄汤一剂,随之汗出而婴儿落生。说明此难产可能与寒邪闭塞,营卫气血不畅有关,发汗使寒邪去,闭塞开而胎儿自娩。由此可见,即使在伤寒很少见到的北京地区,用麻黄剂治疗感寒所致的疼痛、多种喘证以及因于寒邪闭塞所引起的其他病证,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

陈亦人《伤寒论译释》一般认为无汗恶寒脉紧,是伤寒主证,但本条只提恶风,未提恶寒,可见以恶风、恶寒来区别中风、伤寒,是不切实际的。有些注家把论中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行文对举之词,当作中风、伤寒的病机特点,更是曲解附会,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卫在营外,岂有单伤营而不伤卫之理,钱氏对恶风、恶寒的分析,说明营伤卫亦伤,极有见地,足以破除“寒伤营”的偏颇。喘由肺气郁逆,沈氏从太阳与肺的关系加以论证说明,亦有理致,可资参考。

本方药仅四味,配伍严谨,功效卓著,正如徐灵胎所说:“麻黄治无汗,杏仁治喘,桂枝、甘草治太阳诸症,无一味不紧切,所以谓之经方。”可是由于众多注家的议论发挥,形成了许多分歧意见,直至目前,认识仍然难以一致。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麻桂的配伍作用,桂枝佐麻黄是增强发汗作用,还是限制发汗作用,方、喻、尤等皆主张是监制作用,持这种说法的注家不少,看来理由是不足的。许宏早就主张用桂枝是助麻黄发汗;汪苓友并且提出桂枝助麻黄发汗的机制是“通血脉发散寒邪”;钱氏经过由病理特点到治疗用药的分析,得出桂枝之用有利于发汗,而不是限制,最后对监制说提出了批判。二是麻黄汤是否专用于寒伤营?寒伤营说比较牵强,至少是局限、片面的。早在许叔微《本事方》已经作出了比较客观的结论:“仲景以麻黄发其汗,又以桂枝、甘草助其发散,欲涤除内外之邪,营卫之病尔。大抵二药皆发汗,而桂枝则发其卫之邪,麻黄并营卫治之,亦自有深浅也。”三是麻黄汤的运用问题,大多注家皆提出麻黄汤是发汗峻剂,以致长期成为置而不用的状况,有些医家畏麻、桂如虎,终身不敢一试。麻、桂二方相较,麻黄汤能够直接发汗,当然比桂枝汤必须温覆、啜粥才能出汗的力量为强。所以《伤寒论》于麻黄汤服法提出不须啜粥,覆取微似汗,因为有直接发汗作用,自然无须啜粥助汗;只说覆取微似汗,而不是温覆,这表明目的不在于过多的出汗,尤其是“微似汗”值得注意,如果是峻汗,怎么可能仅是微似汗呢?由此可见,汗而曰峻,也完全是注家的画蛇添足,实在害人不浅。至于本方是否为治太阳伤寒的专剂呢?由于方剂首见于太阳伤寒条,因而都从伤寒解释方义,以致陈陈相因,不敢越雷池一步,这就大大约束了本方的应用范围。其实,李时珍就已指出“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综合治疗咳喘的方剂,许多方中皆有麻、杏、桂、甘这四味药,实际都是麻黄汤的加减化裁,只是未提麻黄汤的名称罢了。所以,不应被峻汗印定眼目而因噎废食。关于麻黄的先煎去沫问题,除了“恐令人烦”的传统说法外,近代张锡纯说过“因其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去之所以缓麻黄发表之性也”。但也不过是推测而已。究竟机理如何,还应当作进一步观察研究。

李克绍《伤寒论讲义》寒邪外束,阳气郁闭,荣卫不畅,故身痛、骨节疼痛;太阳经脉挟背抵腰,邪入经脉,故腰痛;皮毛郁闭,故无汗;肺合皮毛,肺气不利,故喘。这一系列症状,属于表实,故用麻黄汤开表发汗,以解在表之寒邪。

伤寒的脉,已见于第3条,当合看

郝万山《伤寒论讲稿》:主症和病机:发热,为外寒束表,表闭阳郁,阳气不得宣泄所致;恶寒为寒邪袭表,卫阳被伤,温煦肌肤的功能失司所致。伤寒证的恶寒在起病之初就会出现,而且比较重,第35条言“恶风”,应是“恶寒”的互词。诸多疼痛如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等,为太阳伤寒证的特征性症状,因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寒邪伤表,使肌肤骨节的筋脉拘,气血涩滞,故见诸痛。其中既有全身肌肉骨节的疼痛,也有太阳经脉循行部位的疼痛。无汗而喘也是太阳伤寒的特征性症状,寒邪闭敛玄府,郁滞营阴,必然无汗。肺主气,外合皮毛,而太阳主表,今太阳肌表受寒,毛窍闭塞,影响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进而导致肺气上逆,故见气喘。无汗是喘的原因,喘是无汗的结果,“而”字则是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脉浮紧,或浮,或浮数,皆为正气抗邪于表,气血浮盛于外的反映。这里的数脉,是因病人发热所致,并不提示表有热邪。证属寒邪束表,卫闭营郁,肺气不得宣降,故治以麻黄汤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麻黄辛温,开腠理,散风寒,解表发汗,其性轻清上浮,专疏肺郁,以宣肺平喘,为方中主药。桂枝辛温,解肌袪风,助麻黄发汗。麻桂并行,则发表散寒之力更著。杏仁宣肺降气,可助麻黄平喘之力。炙甘草甘平,一者调和诸药,者可缓麻桂之性,以防过汗伤正。诸药相合,为发汗散寒,解表逐邪第一峻剂。药量比例,以麻黄、桂枝、炙甘草为3:2:1为宜,掌握这一点,就能发挥解表发汗的最佳疗效。
煮服本方须注意以下事项:①先煮麻黄,去上沫。这是因为古代用麻黄大多为医生新近采收,其辛温之性较烈,服后容易使人心率加快而发生心烦心悸。先煮麻黄,目的在减轻它的辛温燥烈之性,减少药后的副作用。但当今都用药店的炙麻黄,而且大多放置已久,辛温燥烈之性大减,所以不必先煮。分三次温服,可见仲景本方药量是三次治疗量。③药后温覆使微微汗出,不须啜粥。这是因为麻黄汤发汗力量大,单独应用就可以达到汗出病解的目的,所以就不再使用热稀粥助药力了。④本方发汗力较强,只宜于风寒无汗表实证,对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产后、失血证等均不宜。⑤本方只宜暂用,不可久服,如一服汗出,则不须再服。如汗后不解,因其腠理已开,则当以桂枝汤善后。
麻黄汤在当代应用较多的主要是东北地区、西北高寒地带和其他地方的一些山区,这些地区平均气温偏低,人体腠理致密,患风寒表实证的几率很高在这些地区发生的感冒或流行性感冒见有太阳伤寒表实证者;支气管喘急性发作属寒邪郁肺者;病毒性肺炎初起,见有伤寒表实证者;急性鼻炎、慢性鼻炎急性发作时见有表寒证者;急性荨麻见有恶风寒,无汗,苔白,皮疹色淡者;急性肾小球肾炎头面浮肿,属风寒束表,肺失宣降,水道不畅,水泛肌肤者等等。及时辨证应用,常有药到病除,或截断病程的效果。近年来发现,有些长时间在冷气场所工作的人员患外感病,也可能会出现太阳伤寒表实证的表现,用麻黄汤也有很好效果。此外对于一些皮肤病的患者,皮肤干燥,无汗或少汗,用麻黄汤一类的方药治疗,也有疗效。

姜建国《伤寒论讲稿》本条太阳伤寒证的证治。品读本条应该与前面的第1条、第3条互相参合,联系起来理解。本条除了太阳病共有的发热、恶风、头痛等症状外,重点论述了能够体现寒邪为病特征的两个症,这就是“痛”与“无汗”。身痛腰痛、骨节疼痛,仲师在这里用了三个“痛”,来说明寒凝经脉,经气不利,不通则痛的机理。前面关于太阳病的论述,只强调了太阳中风证汗出的特点,即使是第3条的“名曰伤寒”,也只是阐明了体痛和脉紧,并没有涉及无汗。可知本条提出无汗一症,具有明确的指向性。用以反映寒性收引、汗孔闭塞的机理和发病特点。至于“喘”,是因为肺外合皮毛,表寒闭郁会影响肺气的宣降的缘故。

综合分析我们会发现,太阳伤寒证有三大主要脉症,或者说特征性的脉症,这就是体痛、无汗、脉紧。因为这三大脉症,都反映了寒性凝敛的致病特点。既然是寒闭肌表,治疗就应该开表发汗,宣肺定喘,方用麻黄汤。
麻黄汤共有四味药,最大的配伍特点是仅仅四味药,却以麻黄为核心组合了两个对药,而且这两个对药的配伍理念又正好是相反的。第一个对药是麻黄与桂枝,两味药都是辛温的,开腠发汗解表,属于相辅相成的配伍;第二个对药是麻黄与杏仁,麻黄味辛宣散肺气,杏仁味苦降泄肺气,一宣一降,调节肺气,止咳平喘,属于相反相成的配伍。剩下一味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具有发汗平喘的功用。就像桂枝汤中的桂枝与芍药一样,仲师极善于运用对药配伍的形式来组方,而麻黄汤应该属于最为典型和最为精彩的对药配伍的方例。
本方煎服法,要注意两点:①先煮麻黄去上沫,以有利于轻清发汗②服后温覆取微汗,不需要啜粥。

【疑难解析】

去上沫——尊重《内经》理论的问题:品读《伤寒论》一旦抛开了《内经》,很多的理论问题得不到解决,去上沫就是一个例子。《伤寒论》中的麻黄与葛根,都是先煎去上沫,关于去上沫的道理仲师没有作出具体说明,注家们的解释也不一样,大概有三种说法:一是陶弘景认为“沫令人烦”。太阳伤寒证,寒邪郁闭卫阳,本来就容易生烦,例如下面要讨论的大青龙汤证就是。但是这种烦在服药以前就已经发生了,与去沫不去沫没有任何关系。麻黄汤当中的麻黄与桂枝都是辛温的,发汗时容易鼓动阳气,也可以发生烦躁,显然这种烦与“沫”是不相关的。关键的是后人煎服麻黄汤时,大都不去上沫,也没有见到每每令人烦的。可见,陶弘景说法的证据有些不足,难以令人信服。陶氏是《神农本草经》的亲传者,距离仲师又近,按道理他的话应该是可信的。但是任何观点与说法必须符合医理和逻辑,否则的话,即使是陶弘景讲的,也不能盲目相信。
二是张锡纯指出之所以去上沫的原因是“沫中含有发表之猛力”,这就更难圆其说了。众所周知,麻黄汤之所以用麻黄,就是取其“发表之猛力”的。如果是这样的话,一旦去掉上沫,如何能达到开表发汗的效果呢?再说小发汗三方,麻黄仅分别用一两、十八铢,甚至十六铢,发汗力已经很弱了,为什么也要去上沫呢?退一步说,既然“沫”的发汗力最强,像大青龙汤麻黄就完全可以不用六两,而是像麻黄汤那样仍用三两,只是不去上沫就行了,岂不更为安全可靠?张氏的意思可能是麻黄汤发汗力大容易造成大汗亡阳,去掉“含有发表之猛力”的上沫,可以避免大汗亡阳的后果。本意是好的,但是显然有臆猜的成分。
最为合理的说法应该是清代医家柯韵伯,他指出“去沫者,止取其清阳发腠理之义也”。中医药食气味阴阳的升降理论源于《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为气,阴为味”,“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又说“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仲师继承《内经》的理论,把这种药物的气味阴阳、清浊升降的学说运用于临床实践当中,他凭直观地认为“沫”属于浊物,归于“浊阴”的范畴,而浊阴是不具备“发腠理”和“出上窍”的功能,关键还在于凡是浊阴必碍于升发宣散,可见去上沫的意思是取麻黄的轻清之气,上行宣散,有利于发腠理解表邪。
有人否认和割裂《伤寒论》与《内经》之间的关系,“去上沫”这个问题就足以证明仲师在《伤寒论》自序中说的“撰用素问、九卷”,是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去上沫”还提示了读书如何做到泥古不化的问题。麻黄与葛根在煎煮中确实因为植物蛋白的析出而会出现一些泡沫的,但是今天我们临床运用麻黄葛根,在煎煮的过程中都不去沫,也未见有报道因为不去沫而影响疗效的。所以,对于“去上沫”的问题,我们应该客观地对待。一是必须理解之所以“去上沫”的道理所在,换句话说,必须理解《内经》“清阳发腠理”“阳气出上窍”的理论实质和实际应用;二是去沫与否,不必斤斤计较,以防止泥古而不化。

肖相如《伤寒论讲义》本条论述太阳伤寒表实证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方药。本条提出有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八个症状,因是伤寒的病变反应,治以麻黄汤,故称之为“伤寒八症”或“麻黄八症”。本条当与原文第1条、第3条参看,病人当见脉浮紧、头项强痛、恶寒之证候,从这里也可看出,恶风和恶寒并无本质区别。寒邪侵犯肌表,卫气抗邪于外,故见发热;卫气被遏,腠理闭塞,故见恶风(寒)、无汗;营阴郁滞不通,故见头痛、腰痛、身痛、骨节疼痛;肺气郁闭不宣,上逆而成喘。

此证为体质壮实之人感受寒邪而发病,故称表实之候,与太阳病中风证不同,我们可以称之为太阳伤寒证。综合来看,其病机为寒邪束表,卫阳郁遏,营阴郁滞,肺气郁闭。
治疗当辛温发汗,宣肺平喘,用麻黄汤。方中麻黄开腠发汗,宣肺平喘;桂枝解肌祛风,助麻黄发汗;杏仁宣肺降气,助麻黄平喘;甘草调和诸药,护胃气,缓解麻、桂之性。
关于麻黄汤的煎服法和调护,张仲景作了明确交代,可以概括为四点:①先煮麻黄,去上沫;②不须啜粥;③覆取微似汗;④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是太阳病的两个证候类型,均以发热、恶风(寒)、头痛脉浮为基本证候。但太阳中风的病机是卫强营弱,证以汗出、脉浮缓为特征;太阳伤寒的病机是卫闭营郁,证以无汗、脉浮紧为特征。但从原文第51条“脉浮者…宜麻黄汤”以及第52条“脉浮而数者……宜麻黄汤”来看,脉浮紧并非太阳伤寒证的必备指征,因此,太阳伤寒与太阳中风的关键鉴别点在于“无汗”和“有汗”。

吕英《伤寒一元解》

1.无论一日还是一年天地一气的运行降至地下水阴中均对应终之气太阳寒水之气。立足凡病皆为本气自病,《伤寒论》所论述的是坎卦元气即终之气太阳、寒、水为一气的运行失常。这个太阳病了就如同回了家的太阳病了。普遍规律对治方药为四逆汤。

而太阳病的表达又为人之生机初之气厥阴风木和缓有序升发的失常。这个主表的太阳病了就如同保家卫国的太阳病了,因为厥阴之上风气治之,故太阳病无论伤寒还是中风,病机均涉及风、寒、水、太阳四个要素组合的变化。立足《伤寒论》排序本气越来越少,太阳为人身第一道防线,阳明为人身第二道防线。

2.第35条名麻黄汤之典型八症。病机为风寒闭郁于毛皮,因肺外合皮毛,故肺气壅滞不降,部分肺气郁于血络中无法宣发,此杏仁之用。麻黄、桂枝、炙甘草分析如下:麻黄对治毛皮之实,毛皮与肤肌同为表,是抵御外邪的第一道防线,故即使麻黄汤证正邪相争出现的是病位在毛皮的阳郁实证,治病打仗时正气应从毛皮之里的肤肌层祛邪外出,此乃麻黄汤必用桂枝之理。桂枝解肌中之邪,麻黄接应开毛皮之表,麻黄汤证中涉及的血络正是方中杏仁对治的作用,杏仁伸血络中壅遏之气而降肺,炙甘草益土载木,并加强阳明第二道防线的功能,防邪入三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