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山西岁时节日

 哲齐66 2024-05-27 发布于山西

山西人

讲究过节,

民间流传着

“四大节,

八小节,二

十四个毛毛

节”的俗语。

这些民间节

日源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习俗和古代天文历法的观念与成果,具有相对的合理性和稳固的传承性,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山西人的“四大节”是指春、夏、秋、冬四个大节日,即春节、夏节(端午节)、秋节(中秋节)和冬节(冬至节),来源于古代历法的四季观念。

我国古代的天文历法比较发达,早在公元前十多个世纪的商周时期,华夏族就已确定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节气。每至是期,官方要举行诸如春社、劝农、祭祀、秋报等活动,正如《礼记·月令》中记载的那样:立春时鼓励春耕,不得兴兵;春分时整伤田畴,修正封疆;立夏时命官出行原野,为天子劳农劝民;夏至诸事未定,需小心谨慎;立秋五谷丰登,祭祀土地神灵;秋分寒意来袭,人应躲入室内;立冬天地闭塞,修缮宫室城池;冬至天寒地冻,要塞尽皆关闭。农耕经济有赖于季节时令,立春躬耕、夏初劝农、秋祭神灵、冬日养藏,完美地应和着四季节令,由此产生了四季的节日,代代传承不绝。

但是,节日并非历日,也非节气。岁时节日的形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明确的日期,二是必须有相沿成习的风俗活动。所以,在“山中无历日,寒暑不知年”的蒙昧年代,没有历法,没有共同遵守的时间表,这样的环境不可能形成人们共同的节日;同时,节日并非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主观愿望,没有相通的信仰与追求,没有约定俗成的禁忌与规矩,也不可能形成地域群体的节日。

山西人的“八小节”浓缩了山西人的传统观念,是山西人伦理道德、宗教信仰、审美追求的充分展示。这八个节日包括上元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本文所有括注时间为农历)、龙头节(二月初二)、清明节(冬至后106天,春分后15日)、五谷节(六月初六)、中元节(七月十五)、重阳节(九月初九)、寒衣节(十月初一)和腊八节(腊月初八)。龙图腾崇拜是中华民族最典型、最普遍的原始崇拜,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在境内广为流行;而清明上坟祭祖、十月送寒衣更是家族兴旺观念与“事死重于奉生”风习的生动体现;元宵节遍布境内的旺火彩灯、秧歌小戏、锣鼓说唱、游艺杂技等活动,多角度多层面地表达了山西人的思想才智和文化底蕴。

战国时期,我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基本齐备,汉代明确地把一年划成二十四等份,对农业生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也为我国岁时节日的形成提供了必备的前提。所谓“二十四个毛毛节”,山西民间有两种说法,一是指农历每月的初一日和十五日而言,除去春节、上元节、中秋节和中元节,实际只有20个。这个说法源于古人望月的习惯和二十四节气的节奏,既笼统也不符合秦汉以来节日风俗的实际情况。二是指实际存在并长期延续的其他24个有明确岁时与风俗的节日,分别是立春、迎喜神节(正月初一或初三)、祭祖节(正月初二)、送穷节(正月初五)、人节(正月初七)、十至节(正月初十)、添仓节(正月二十和二十五)、青龙节(正月二十一)、祭星节(正月二十八)、太阳节(二月初一)、寒食节(清明节前一日)、上已节(三月初三)、财神节(三月十五)、关帝节(五月十三)、天赐节(六月初六,与“八小节”中的五谷节相叠)、观音得道日(六月十九)、七夕节(七月初七)、灶君节(八月初三,民间为灶君生日)、圣贤节(八月二十七,孔子生日)、报信节(腊月初一)、避疫节(腊月初五)、送神节(腊月二十三)、交年节(腊月二十四)、除夕节(腊月三十,小年为腊月二十九)。

可以看出,正月与腊月的节日最频繁,占全年的一半以上,这种不均

衡性正是因山

西农耕经济和

山区无霜期短

的条件所决定

的。山西人称

腊月至正月为

“年节”,一切

活动都围绕着“过年”,人们常说“受了一年,只盼过年”,对年节的态度远胜于其他节日。腊月至正月既是农闲季节,更是充满期盼与懂景的季节,山西人把所有能融入年节的活动都包容进来,充分享受休闲、欢娱与口腹之乐。因此,山西人说“正月天天是过年”。

山西人“过大年”

正月初一是春节,民间俗称“过年”、“过大年”。春节是民间百姓心目中最为隆重而肃穆的节日,山西农村普遍流传着“受了一年,就盼过年”的谣谚。无论身处何方,无论士学工商,“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是山西人的传统习俗。

每届春节来临之际,千家万户早早都忙得不亦乐乎,节前七八天,尤其热烈紧张。民间普遍有“忙腊月”的习俗,人们从腊月二十三开始,每天忙忙碌碌,为过年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紧凑而有序。腊月二十三是送灶王爷上天的日子,灶王爷监督了人们整一年了,总算暂时离开几天,民间百姓也可以轻松地过几天自在日子了。所以,山西人也称这天为“过小年”,也要吃好喝好来庆贺。从这天开始到年三十,山西人又称为“忙乱年”,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事,所有的事都围绕着过“年”。山西从北到南都流行着《忙腊月》之类的风俗歌,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腊月里人们忙碌的情态。

除夕之夜,人们对新的一年充满无边的逻想和期望,怀着对“各路神仙”隐约不安的尊崇心理,举止言谈都不由自主地罩上一层神秘而肃穆的色彩。

贴窗花、贴春联是年节前最生动活泼、最有文化气息的风俗。山西民间窗花,地域特色鲜明,内容形态极为丰富,只要是老百姓熟悉而感兴趣的事物,几乎都是窗花创作的依据;至今流行于吕梁山区的中阳民俗剪纸、流行于晋北广灵与灵丘的染色剪纸、流行于晋南和晋中广大区域的民间剪纸,都是发端于年节、蕴含丰富信息的民族民间优秀文化遗产。山西民间还流行在门帽上张挂彩色门笺的风习,通常是四张彩纸上书写“迎喜接福”、“喜迎新春”、“风调雨顺”之类的词句。它与春联一起,形成了民间直接以文字形式彰显节日喜庆的风俗事物,具有色彩强烈、词句朴实、寓意明显的特点。

很长时期中,大年

初一第一件重大的活动

就是凌晨点旺火接神。

民间俗信腊月二十三灶

王爷等诸神上天,初一

五更要回来和人们共度

于只想做也

年节,因此民间讲究初

一五更时分接神。后来

人们越接越早,清末民

初许多人家一过子夜就

开始接神,俗以为晚了

接回来的就是懒汉神,

对一年中的农事活动不

利。接神时,男性家长率几个子孙端上事先摆好的供盘香表,等到院中点燃旺火,众男子磕头叩首接神。旧时接神,肃穆庄严,妇女儿童不得言语嬉闹。

春节这一天,山西同黄河流域许多地方一样,家家习惯吃饺子。吃饺子习俗早在汉代就已有之,山西民间对春节吃饺子又有许多附会。煮饺子时要放鞭炮,烧柴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饺子要多煮些,吃得剩下,意为年年有余。饺子煮破了不能说“破”,要说“挣”或“赚”了,有的农户故意煮破几个,主妇向家人连连报说“挣了、挣了”以为吉利。盛饺子每人一碗之外还要多盛一碗,意在希望家中添丁。捞饺子时,不能全部捞出,要留几个看锅饺子,意喻取之不尽。全家人围坐一起吃饺子,有人吃出包有莲子的饺子,表示连年有余;吃出包有红枣的饺子,表示早交好运;吃出包有硬币的饺子,表示财运兴旺等。不管谁吃着,都要报出名称,全家齐声表示祝贺。如果小孩子吃着,家庭气氛一下子热闹起来,全家人格外高兴,祖、父辈皆要特意赠送小礼物,以表庆贺。

天亮后祭祀神位和祖宗。家长带领全家依次给各神位点蜡、敬香、摆供、敬酒,三跪九拜。设在院中的天地神谓之全神,神食上书“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供品最丰富。晋西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特制花漠,取五福来临之意。晋南习俗,供神讲究全猪全鸡。全猪用猪头、四蹄、一尾代替,乃古代三牲祭之变异;鸡则取其谐音吉利。祭祖宗的隆重程度与祀神一样,家长率全家男子向祠堂或家中的祖宗牌位祭祀。祭祖毕,当场按辈分大小,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

拜年是春节活动中重要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拜年可分为家拜、近拜、远拜和团拜等形式。家拜是一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如今多数地方是恭恭敬敬地鞠躬行礼。近拜是给本村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进院要先拜神祖,然后给长辈磕头。远拜是本村亲朋好友间的互拜,只拜人,不拜祖。五服之内须面拜,亲友则可让子弟代贺。旧俗晚上去者,谓之拜夜年;初十之后去者,谓之拜灯节。清末至民国时期,同辈相见拜年要拱手作握以示礼貌;晚辈拜年时要先到祖先神低前叩头请安,然后再向长辈磕头。晚辈给长辈拜年后,长辈要给晚辈未婚子女“压岁钱”。拜年风俗对社交礼仪的演变也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山西省各级机关单位、厂矿企业流行团拜风习,年节假期一过,人们在初八上班时相互贺节拜年、道喜祝福;有些行业春节不能休假,领导及亲友也会组织现场慰问、共庆佳节,是谓团拜。

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第一天,禁忌颇多。山西农村讲究早上不动风箱,不动答帚,不倒垃圾,初五以内不能往院里泼水,妇女不动针剪,男子不干农活,孩子不能哭喊,说话都说吉利话,做事要特别小心谨慎,忌打碎碗碟。万一失手打碎碗碟,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拣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意为破财不外流。如今的人们更加聪明,无论年节或平时,遇到失手打碎碗盘的,都会不失时机地说几声“岁岁(碎碎)平安”。人们对付触犯禁忌的行为自有一套“破解”的方法,一来求得心理平衡,二来趁机增添喜气。

山西农村中,讲究春节鸡鸭不出窝,喂好饲料,关好圈门。晋北地区春节这天忌挑水,而晋南一些地方却讲究初一或初二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如今许多地方的这种忌讳和讲究都不太严格了。过年遇到乞讨者,要给完整的馁或麻花。这些都表示安安稳稳地把年过好。

初二日,

山西大多数地

区开始走亲

戚。晋北和晋

中多在初二回

娘家,晋南多

在初三。民谚

有“正月初二

路上看,尽是小生和小旦”,这正同如今省城正月初二上午满街巷携夫牵儿回娘家的景观相映成趣。大同一带则有正月初一接待女婿的习俗。晋南的新绎,初二是娘家去看望出嫁的闺女的日子,去时抬着食第,担上食盒。一第油食,一萝馁,礼品很重,尤其第一年,花样齐全,相当排场,一般是让外人欣赏、赞扬的。婆家取礼极轻,如果没有公婆就不取油饼,有则取。油饼表示敬老。回礼一般也是回馁,故有民谚道“河东人情薄,总是馁换馁”。

山西万荣农村视初二为鬼节,民国《万荣县志》载:“二日,新丧之家,亲戚咸来烧纸,女家特送课串悬门首,邻里皆送课纸,名曰'首节’。”有的人家因不忍搅扰对新丧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停止拜年:“二日午前,新丧家门前插纸播,日过二节’。乡党俱送纸课,已制止。是日,不拜节。”今万荣县人初二仍不出门拜节而在家祭祀。晋中祁县也有出嫁女子初二祭去世父母之习,故不能在这天回娘家拜年。初三是看舅的日子,蚝男男女或单独去,或和父母一同去舅家看望姥姥和舅父母。岁时节庆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有称之“送穷节”的。晋南个别县称“鬼节”。晋北地区,民间用彩纸剪成人形,让小孩去街上相互交换。把自己的纸人送给别人,称为“送走穷媳妇”,把别人的换回来叫“得到有福人”。朔州一带则剪彩纸作女子形,于五更送之街头丢弃,曰“送穷媳妇出门”。寿阳县也有剪纸作五穷妇丢弃门外之习,谓之“送穷”。这些习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封建社会鄙视妇女的宗法观念在民众中的恶劣影响,许多人把家境好坏归罪于娶进门的媳妇身上,于是附会形成了此习,如今妇女的社会地位已极大地提高,“送穷”习俗已成为民间一种普遍的娱乐形式和禁忌遗存。

过去,晋西北地区许多村落,太阳出来要掀起航席,打扫坑土倒掉,称为“送穷”。晋东南则习惯将烂衣破衫扔到院墙外。当地人传说古代高阳氏之子正月里穿一身破烂衣服,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后来惨死在街头。民间遂扔衣表示祭祀,故称“送穷鬼”。晋南民间传说古代额项时期,闯中生下一男孩,穿上新衣就哭闹,不是撕破新衣就是故意在屎尿中打滚,人皆呼其为“穷子”。所以晋南有些地方在这天掏院厕将粪送出门外,称“送穷子”。

山西大部分地

区,将元日以来积

存的垃圾于此日倒

掉,亦谓之“送穷”。

晋西北曾流传一副

对联:“爆竹三声,

蹦出一伙穷鬼。吓!

贼狗日的,害得老

子七死八活;焚香九灶,迎来五路财神。呀!好老人家,保佑小人六合四喜。”反映了人们对穷苦生活的恐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过了初五,春节期间所有禁忌开始解除。破五以后人们开始干活,过年的气氛日渐稀疏,所谓“五日年下”即是指此。

风俗歌谣《腊月忙》

春节来临前的那个年末之月,民间称为“腊月”。“腊”,最初的意思是打猎获取兽物以祭先祖,后来延伸为表示时间的“腊日”、“腊月”,但仍与祭祀有关。现今的“腊月”其实仍然保留着传统祭祀的信息,但民间百姓已把它当作仅仅表示时间的词,把它看做是隆重的春节来临之前那个最繁忙的月份。山西从南到北都流传着一些关于腊月的风俗歌谣,这些形式相似而内容略异的《腊月忙》民谣,生动地表现出民间百姓为了“年节”而忙碌的情景。

流行在晋中祁县的一首《腊月忙》民谣,用当地方言来诵读,其柔似流水的儿化音顿时把人们带入一种祥和愉悦的境界: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王上了天;

二十四,割下对子写上字;

二十五,楷抹打扫寻答吊;

二十六,提上篮篮割下肉;二十七,关住门门洗了脚;

二十八,家家户户胡拾摄;

二十九,提上坛坛打下酒;

三十日,角儿(饺子)捏下三管筹。

从这首比较有代表性的《腊月忙》民谣中,人们可以获得丰富的信息。首先,歌谣的内容生动而具体地反映了晋中一带民间百姓在腊月里的生活习俗,着重体现了一个“忙”字。腊月二十三是民间普遍

重视的“祭灶节”,灶王爷回

天上以后,家里少了一位“监

督者”,各种禁忌暂时可以置

之不理,百姓的心情顿时放

松下来,于是产生了“忙乱

年”的风俗,家家户户可以

随心所欲地“胡拾缀”。山西

许多地方都流行在腊月二十

三后嫁女娶媳,这段时间内

可以不必严格讲究礼仪,称

之为“赶乱婚”。其次,歌谣

表现了民间在年节将近时的

期盼与祝福心理,各家尽其

所有,各人尽其所能,目的

只有一个:过个平安吉祥之年。山西人称腊月二十三为“过小年”,仿佛是为“过大年”而进行的操练和彩排。

晋东南流传的《腊月忙》民谣唱道:

二十三,打发老爷(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蒸团子;

二十六,割下肉;

二十七,擦锡器;

二十八,汉遇遏;

二十九,洗脚手;

三十日,门神对联一起贴。

同前一首民谣相比,其内容有了细微的差别,表现了山西各地风俗的差异。“蒸团子”是晋东南(漳河、沁河流域)比较普遍的节日食俗,虽然“团子”这种食品名称遍及中华,但晋东南的“团子”却材制独特、别有风味。用玉米面配季子面(软黄米)发酵,包裹枣豆之类的馅,蒸熟即成,当地百姓因其色而呼为“黄蒸”。“擦锡器”主要是指过去民间用于祭祀的器物,多以锡制,平时闲置保存,年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故需事先取出擦净摆放到一定位置。“汉邀遇”,在当地方言中表示两种意思,一是打扫洗抹尘土脏物;二是把可以驱制农家肥的人畜粪便、灶灰坑土、果皮菜叶等物堆置在门外进行驱肥。这段歌谣的内容顺序颇有讲究,合理真实地反映了乡村民间的生活风俗。

晋东南璐城流传着一段《过了腊八就是年》的忙腊月民谣:

小孩小孩你别饭,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吃几天,

沥沥拉拉二十三。

腊月二十三,

打发灶君爷上了天;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割上肉;

二十七,杀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日贴挂门神爷。

这首民谣把山西民间俗语“过了腊八就是年”作为开头,除了二十三、二十四两天之外,每天都有解饭的食物,巧妙而逼真地应对了“小孩小孩你别馁”首句。在山西民间,“民以食为天”的道理最深入人心,在贫瘢土地上整年辛苦劳作,当新年来临之际,人们必定会对年节享用的食物给予最大的关注。

许多成年人总是怀念幼时过年的感受,在物质条件不太充裕的岁月中,几粒糖果、几声鞭炮便能让人陶醉其中,几乎每个成人都会有儿时过年的温馨记忆。晋东南流传一首与腊月有关的童谣唱诵道:

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子登科乒兵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如今许多人恐怕不明白“辟邪盒”是什么物件了,它原本是一种类似化妆盒的民间器物,可以用来盛装小物件,形制或圆或方,若鼎若釜。后来被融入民间信仰的成分,演变成一种具有避免或驱逐邪妖功能的器物,起初多为桃木雕成,后来材质多样化,形制也越来越复杂精细。至清末民初时,民间仍有大量辟邪盒流传。“要核桃”,就是一种专用于手中把玩的核桃,要求外壳坚硬、色纯,久久把玩,愈久愈光亮滑腻,这种风气在民间久久流传。核桃自汉代从西域传入中原,之后逐渐传播东土。这个外来物种本来与中国民间风俗没有关系,因为沾了个“桃”字,且又因其木质坚韧而被民间认为有“灵性”,从此与桃木一样被视为避邪之物了。现代市场上流行一种在外壳上细微雕刻的核桃,也可看作“耍”核桃

晋北沂州一带流传的《腊月忙》唱诵道:

二十三,筛了香灰洗灯盏;

二十四,做下新鞋试一试;

二十五,家里家外大扫除;

二十六,做下豆腐又烧肉;

二十七,红纸上面写大字;

二十八,糊上彩纸贴窗花;

二十九,做糕蒸漠沾黄酒;

年三十,利好馅儿包扁食。

这首比较规整的民谣,又与山西其他地方略有异同。它没有明确提到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而是直接描述送完灶神后收拾香炉灯盏的情节,显得别有情趣。之后,几乎每天同时要做几样事,也显得紧凑。最后一句,年三十包饺子,山西民间至今许多地方仍然称“饺子”为“扁食”;实际上,“扁食”这个古词流行的时间更为长久,它是“饺子”原始的、真正的名称。

旧时学校一般在腊月二十三以前放假,山西民间有“腊月二十三,放学见爹娘”的民谣。其实,一过了腊八,学生们就盼着放假回家,先生也开始帖记回家安排过年,先生和学生的心思早已不在学习上了,所以在沂州民间还曾经流传“过了腊八三五天,先生徒弟胡條浅(胡迄浅,当地方言,意即凑乎、马虎、不认真)”。

沂州大部分地方流行一种风俗,住在娘家的媳妇必须在腊月二十三以前赶回婆家,准备过年诸事。定襄秧歌《回婆家》唱道:“腊月二十三,天上扬雪花,俺今儿回婆家,心里开了花……”

总之,腊月里人们繁忙劳作的身影,寒风夜色中飘来的阵阵饭香,会永远铭刻在我们的记忆中。

立春、打春与劝耕

《吕氏春秋》:“冰冻方固,后樱不种。后履之种,必待春。”相传后樱教民稼稿,人们才懂得春耕。很长的时间内,直到新中国建立之前,山西农村大多是粗放型耕作,冬季不作农活,待到初春解冻时方进行耕作,是谓春耕。自周代至近代,民间沿袭着在立春日举行春耕仪式的风俗。

牛是春耕的主要畜力,备受农家重视。山西民间传说,天帝为了整肃人间生活规律,派牛神下界传旨,规定一日之内三打扮,一吃饭。结果牛神误传为一日之内三吃饭,一打扮。天帝大怒,罚牛神下界为人耕作,生产粮食。立春日鞭打春牛,正是象征一年之初农业生产的开始。

西周时期,周天子要将务农事宜列入朝议,责令百官于立春日举行迎春仪式,与民同耕。《事物纪原》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春牛,即土牛、泥牛。朝官依据节气时令,不失时机地展示土牛以告民间,表现了以农为本的政治观念。

唐代以前,史籍中没有鞭打春牛的记载。从周代至秦汉,流行的迎春活动只有迎春于东郊,并开始有土牛耕人、青帝句芒的记载。汉代祭祀青帝句芒实际上是祭春神、农神,这时出现的土牛、耕人也是象征性地向人们展示农耕时节的到来,催劝春耕。青帝句芒即芒神,全称句芒神,本为木神。在五行说中,东方属木,属青,属春,因此,句芒便由木神演化为春神。芒神的形制为一执鞭官人,身高三尺六寸五分,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手中鞭子长二尺四寸,代表着二十四个节气。唐代之后,巫术行为渗透到迎春节俗之中,才出现“执仗鞭牛”之举,这就是后来流传久远的鞭春、鞭春牛、打春牛。山西许多地方都称立春日为“打春”,即源于此。

宋代及其后的鞭春之举由皇帝、官吏或扮演芒神的人进行。由于鞭春风俗流传广泛,各地的习俗演变不尽相同,在许多地方演化成为全民性的娱乐活动。民国时期,山西晋中一带流传着“汾阳的春,太谷的灯”的民谣。“汾阳的春”即指汾阳地方打春习俗。立春那天,汾阳的士农工商都集中到望春村,县官扮成农夫象征性地犁地,县官的妻子扮成村姑给农夫送饭。春牛由纸扎而成,内塞鸡毛杂物,当活动进行到最高潮时,农夫用鞭子或棍子将春牛打破,围观的农民一拥而上参与鞭打。人们认为打得越热闹来年的收成便越丰裕。

山西祁县在清末民初时,由众人推选的乞丐扮演农夫。

乞丐衣衫不整,鞋子破旧,人们根据乞丐在“打春牛”时穿鞋系扣的情况,推测今年雨水是否充足、何时有雨、何时干旱。

据史书记载,唐宋以后很长时期内,春牛都以泥土制作。

这是以农立国的百姓对土地崇拜的缘故。立春之后,大地解冻复苏,立春日将土牛打碎,意味着耕地松土之始。《马邑(今山西朔州)县志》说得更明白:“候立春时,致祭之官员,各执采杖,环牛而击者三。所以鞭土膏使之动,送寒气而近岁时,劝农之始也。”官员先将春牛鞭打使之松动,寒气尽散,随后众农民将春牛打碎,分土而回。

山西各地旧俗对春牛碎土的处理办法并不一致,有的用春牛土在门上涂写“宜春”二字,将余土洒入自家农田,表示注重农时。有的用春牛土涂抹耕牛的双角,据说耕牛可得神助,免除瘟疫,力气倍增。有的用春牛土涂灶,据说可以祛蚝蟆。这是山西民间时令活动与信仰习俗融合渗透的较典型的事象。

山西晋北有

些村庄用纸牛代

替土牛,用高梁

秸秆做架子,五

色纸糊牛,里面

装五谷杂粮。立

春日,村民轮流

鞭打春牛。纸破后五谷四溢,象征着“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最后,焚烧纸牛,村民分五谷而返,象征红红火火、家家丰收。也有一些村庄在纸牛肚中放置核桃、红枣、柿饼及其他干果食品,打碎春牛后由众人捡取。种种习俗,皆反映了农耕社会重视春耕的观念和人们对来年美好生活的愿望。

在山西吕梁山区的临县等地,劝耕仪式较为简单,找一块地,画个圆圈,农夫将耕牛披红挂绿装饰起来,拉上牛到圆圈中转一转,称为“出牛”。人们认为闲了一冬,立春就该活动活动,出牛仪式即为春耕作准备。山西民间许多农民在立春之日按一定方向祭祀牛马神,并搞响耕牛,象征性地出犁,称之为“试犁”。此后,家家户户开始清理农具,给农具钉木椎,忙碌起来。

现今的城镇已经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但山西晋北地区一些农村仍然有打春牛遗俗。立春前,年轻人在村中或村周宽阔处泥塑一春牛,或绘以五色,或以五色纸褚糊。妇女们多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据说可以祛避痘疫。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有威望的老者,于春牛前敬香、奠酒,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活动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

山西许多地方的农家习惯在自家院墙上贴一张画有春牛的黄纸,黄纸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立春日,山西民间广泛流传着吃春饼的习俗,各地春饼的用料和形制不同,多以杂米面糊摊成薄饼,卷夹各种小菜,如豆芽、韭菜、香菜等食用。立春日,山西广大城乡还保留着“咬春”即生吃萝卜与梨的习俗。

新中国成立后,各级政府于每年春耕时节都要采取各种形式宣传和组织春耕,各种媒体也配合春耕生产加强宣传报道。人民政府每年颁布的第一号政令、各大媒体每年第一篇社论,几乎全部是关于农业生产的主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特别是地膜覆盖技术和保温大棚技术的推广运用,节令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日渐缩小,劝耕习俗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然而,如今每逢立春时节,在山西城乡偶尔还能看到好事者塑制的土牛形象。

天仓爷爷的梦

山西许多地方流传着天仓爷爷的动人故事。每到正月二十五日夜晚,交城一带孩童对着星光闪烁的夜空高喊:“天仓爷爷添仓米,五谷杂粮拉到俺家里,岔岔里,國罔里,到处添得满满的。”柳林儿童则唱道:“仓官爷,添仓来,引回个肚肚壮小子来,有吃有穿发大财。”

山西民间传说,远古时

候,谷种都藏在天仓里,人

类只能以狗猎为生。有一个

小伙子决心冒死盗取谷种,

造福万民。在公鸡和黄狗的

帮助下,小伙子历尽千辛万

苦终于找到了天仓。看守天

仓的百谷仙子被小伙子的精

诚所动,偷偷赠送几粒谷种。

小伙子将谷种带回人间种

植,发现只是夏粮品种,于

?是带着公鸡与黄狗再闯天仓。此次,百谷仙子动了凡心,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冒着被天帝惩罚的危险,带着所有的谷种与小伙子一同来到人间,结为夫妻。老百姓将他们尊为百谷爷爷与百谷娘娘。随着时间的推移,百谷爷爷就演变成为仓官爷爷,成为仓神而被民间长期祭祀。

天仓爷的传说与风俗最早形成并流行于山西地区,人们普遍称为“天仓节”、“填仓节”和“添仓节”,“天”、“填”“添”同音,其节日期都是正月二十五之前,应为同一节日的不同称谓。综合清代山西地方志记载,山西大多数乡村都以正月二十日为小天仓,二十五日为老天仓。后来不少地方不分大小,在正月二十三日一并过节。

天仓节那天,人们要把水缸盛满,煤池加满,粮国添满,称之“添仓”,取五谷满仓之吉兆。是日,习俗讲究喜进厌出,忌在此日卖粮,粮店收购粮食却喜欢在此日。至今一些上年纪的城市居民,仍习惯在天仓日购买米面。

天仓爷的信仰在吕梁地区最为浓厚。每逢是日,家家户户要按家庭人口数

量和各人属相,用

面捏成相应的本命

灯。然后再捏两条

狗、一只鸡、一条

鱼以及人口盘子、

仓官老爷、酒忠酒

壶、银钱元宝、狄

炭毛驴等等。夜色降临时,将这些面灯注油点燃。本命灯置家中航上,狗置大门口,鸡放院中,鱼浮水缸,驴站畜圈,

仓官老爷挂在窑洞门的天窗上,粮國、面柜和煤池等处都要置放相应的面灯,置放面灯时,口中要高呼相应的吉利语言,如“仓官老爷送粮来”、“鸡娃鸡娃多下蛋”等。

山西各地的添仓活动皆与饮食习俗紧密相关。晋北地区习惯蒸夜面窝窝,取其形似粮國,用莽面作丸置窝中,是谓添仓。晋中地区用玉米面作团添仓。晋东南地区用泰米(小米)面作面國置于粮仓。是日,吕梁地区农家喜吃糕。晋南地区农家用稀面糊摊薄饼,裹以菜肴卷而食之。新娶之家,新媳妇要亲手将煎饼置放粮仓。

山西民间认为,天仓日是仓官爷视察民间的日子,在这天晚上点灯祭祀仓神,感化仓神,仓神会保佑农家今年五谷丰收、家丁兴旺。那一盏盏精心制作、火焰炽热的面灯,催促着仓官爷爷为农家添仓圆梦;那一声声虞诚的呼唤,寄托着人们对丰衣足食的美好愿望。

其实,天仓节那天,山西还有一些重要的民俗活动。比如,打灰窖的习俗仍然流传至今。这天,用簸箕盛草木灰或炭灰,用棍棒均匀敲打,在院内或场院上撒出三环或五环圆圈,称作“灰窖”,象征粮仓或粮罔。讲究的人家还会在灰窖旁边用灰画出和子、扫帝、扇车等收获打场的农具图案,识字的人还要写上“粮满仓”、“米满國”等字样。有些地方在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五日分别过两次天仓节。二十日小天仓日打的灰窖,象征夏粮丰收,要在灰圈中放置小麦、大麦等夏粮。二十五日大天仓日(也称老天仓)的灰窖,象征秋粮丰收,圈内则放置玉米、高梁、谷子、豆类等秋粮。然后用砖石盖住,称为“压仓”。再将鞭炮点燃,在圈内爆响,取意粮食爆满粮仓。这天,一些地方还特意用粮食饲喂鸡狗,以感

谢传说中公鸡和黄狗的功劳。

天仓节晚上,民间习惯打着灯笼在院内各处寻找各种复苏的小虫蚁,称其为“天仓虫”,据说不同的“天仓虫”代表不同的粮食,发现得越多,兆头越好。如今,寻找“天仓虫已变成孩童们嬉笑欢闹的活动了。

老鼠是农家的敌人,它糟践庄稼,毁害家什。长期以来,人们没有对付它的好办法,对它既讨厌又敬畏。于是在天仓节习俗中出现了与鼠相关的活动。临汾一带传说该日是老鼠娶亲日,是日夜晚不点灯,称为鼠忌。在当地的民间艺术形式中,有大量关于老鼠娶亲的内容。另一个与老鼠有关的活动,就是在天仓日这天祭祀“倒递鬼”。据说,倒递鬼可以将百万富翁一夜之间“倒递”得一文不剩,也可以将穷光蛋“倒递”成大富翁。普遍的说法是,倒递鬼就是老鼠。民间祭祀倒递鬼,是在大仙神位前上香焚纸。这也反映了较长时期中人们对老鼠的敬畏心理和对鼠害的无奈。如今人们对老鼠和鼠害有了科学的治理方法,老鼠的形象更多地出现在民间工艺品中,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一种点缀。

龙头节和“匠河二杆子”

农历二月初二是山西民间普遍流传的龙头节,也称青龙节,俗称“龙抬头”。清代《燕京岁时记》一书中说:“二月二日,古之中和节也,今人呼为龙头节。”

龙头节的渊源与二十四节气中的“惊垫”有关。惊垫过

后,大地复苏,阳气上升,所以山西民谚就有“二月二,龙抬头”的说法。明沈榜《宛署杂记》云:“都人呼二月二日为'龙抬头',乡民用灰自门外蛇蜒布入宅厨,施绕水缸,呼为:'引龙回'。”“引龙回”习俗在山西演变为“引钱龙”或“司钱龙”,举行这种风俗活动的目的在于祈盼一年风调雨顺。晋西北就盛行“司钱龙”,早上太阳未出山,家家户户都提壶提桶到河边或井边汲水。按推测当年几龙治水,壶中就放几枚铜钱,提上水后边走边洒,到家后将剩下的水倒入水缸,这样钱龙就引回来了。引钱龙时不准说话,以免吓走钱龙。

有的地方如原平一带,在二月二日大早选一棵大树或一块大石头,用灰围洒一圈并用红线栓一枚铜钱置其中,用线牵住,拉回家置容器内,是为引钱龙。晋东南的风俗是用灶灰在门外洒一圈然后弯弯曲曲接连不断洒向厨房,围水缸洒一圈即完成“撒灰引龙”。龙头节的习俗,与山西民间的龙神信仰与祈雨习俗相连。俗以为龙是雨的主宰,二月二晚上龙出来活动,在空中行云布雨。因此,此日人们早早就去汲水回家,以免惊动雨龙。

其实,唐代就有了二月二日踏青、挑菜、拾菜等习俗。

所谓“二月二,龙抬头”的习俗是明代以后才产生的,并形成了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荆龙头、忌针刺龙眼等习俗。据史书记载,民间在此日吃饼谓之龙鳞饼,吃面谓之龙须面,闺房中要停止针线活,恐伤龙目。是日,男人们普遍要刹头,谓之刹龙头,以此来助龙抬头,祈求龙布云作雨,保佑丰稳。

山西龙头节的另一习俗是驱毒活动。俗话说:“惊垫过,百虫苏。”《阳城县志》载:“百盐初惊,悬天师符以辟虫。”阳城人是日早上起床时,忌说“起”字,怕毒虫应声而起。

晋南人喜欢此日煮蔓青汤,遍洒屋内墙缝、墙角、烷席底下,谓之“禁百虫”。也有的全村集合,抬神像到各家门前,向院内洒米汤,家家门前围洒石灰,以镶瘟祛病。许多地方还有二月二吃麻花习俗,谓之“咬蝎子尾巴”。晋东南农村习惯画一药葫芦,内画蛇、蝎、娱讼、油蜒、蜘蛛等五毒虫,贴于墙壁,谓之“辟百虫”。

吕梁山区习俗二月二吃枣山。枣山是在春节前制成的人形面食,有头(三角形)、脖子(两个馒头),在春节供神,正月十五摆完火炉后,第二天火炉残了,人们纷纷拿上枣山去残火上烤,当地人相信,正月十五的火炉烤的枣山治百病。大人们把枣山的“身子”、“胳膊”给小孩吃,而把“头”留到二月二早上让壮年男子吃,当地人说二月二吃了枣山,犁地时碰不上石头,耕地也有力气。

晋南茵城匠河的龙头节可称得上中华一绝。

最令人瞩目的是“三社典”古会,相传此会始于汉光武年间,为纪念东岳大帝黄飞虎治水有功而当地三社联典庆贺,故名“三社典”。是日,村民们把自己家中的珍宝都展示出来,民间因此又称“亮宝会”。俗以为珍宝能辟邪消灾,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届时,妇女们身着彩装,演唱民间小戏;男子们则扮演粗矿强悍的天神、地低、武将及文臣等。而古会中最令人振奋的则是号称“匠河二杆子”的“背冰亮腰”壮举,一队赤身裸体的男子,腰系野藤或土布裤权,身背侧刀、石磨和一大块冰凌,冒着春寒赤足列队缓缓行进,大展阳刚之气。“匠河二杆子”名声震撼四方。整个表演伴以古朴的锣鼓,

俗称“撤锣鼓”。队伍从村外出发,一直行进表演到泰山庙旧地结束,浩浩荡荡,煞是气派。

“匠河二杆子”们“背冰亮腰”举动的起源据说更为古老,相传始于

战国时以冰块

灭火、以侧刀

当武器攻阵破

城的历史故

事。到了汉代

才与当地“三

社典”古会融

为一体。笔者

认为这种活动与古代的祈雨活动无疑有着深厚的文化联系。水是农业的命脉,山西过去千百年来都是“靠天吃饭”,若遇干旱,农民的生活就无着落。所以,对河、泉、井的信仰以及对龙王、水母、河神的崇拜极为普遍。旱灾之年,人们为了感动这些神灵,不惜以自虐的行为呼唤上苍,以期雨水之惠。距匠河不远的樱山县,历史上遇旱年向樱王求雨时,祈雨队中就有一名重要角色称“下嚼子”的,此人赤着上身,用铁侧刀上的铁钉从嘴左边刺穿到右边,好像牲口的嚼子。一手端碗凉水不停地喝,以止疼痛,一手挥动长鞭甩打开路。匠河的“背冰亮腰”比起“下嚼子”要文明多了,匠河二杆子的壮举场面也要雄浑壮观得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其行为的祈雨目的和自虐心理已经完全淡化,节庆娱乐和追求健壮体魄的文化内涵占据了主导地位。20世纪中期,背冰活动逐渐演变为一种体育竞走形式,于每年正月、二月零度以下气温举行竞走活动,背冰者身负20多公斤的冰块、侧刀、石磨、粗凛绕村一周约三里多路,以快者为胜。背冰活动保留着民族文化的原生状态及特有的审美观念,折射出黄河文化尤其是中原农耕文化的社会意识和风俗习惯。今天的匠河古会仍然是山西民俗文化中一颗烟烟生辉的珍珠。

三月三接姑姑

——羊猴远古走亲习俗

山西洪洞县

甘亭镇羊懈村,

史称唐尧降生之

地。传说4700

多年前,尧将二

女嫁舜后,羊懈

村人便以娘家人

自居。每年农历

三月初三,羊狮

人前往历山“接姑姑”回娘家省亲;四月廿八日,为尧诞辰贺寿尽孝后,遂“送姑姑”回婆家事舜。往返一百五十里,不走重复路线,沿途百姓“洁屋浆被,沾酒备饭,跪接跪送迎亲之人”。历经几千年,礼仪习俗不变,成为当地传承悠久而影响深远的民俗文化景观。

明万历十九年(1591)《临汾县志》记载“尧朝,阶生瑞

草……又有一角兽,名神羊……今尧庙中各有塑形一,云神羊,即今狮也。今城北有羊懈屯,即此。”说明了羊狮村名的来历与尧帝的关系。走亲活动区域跨越洪洞县与临汾尧都区的5个乡镇、20余村庄,涉及人口近5万。

三月初二日早晨,由羊狮村社首主持仪式后“接姑姑”队伍“起驾”,在“三眼镜”礼炮和威风锣鼓的奏鸣声中,神锣开道,众人扛着龙凤彩旗、金银瓜、钱斧、朝天橙、刀枪锤载、盘龙棍、万人伞、食铐、果盒,抬着弯驾,护着驾楼,千余人的“接姑姑”队伍浩浩荡荡向历山舜庙进发。过汾河滩时,鼓乐演奏《西河滩》曲牌,司仪举行焚香、祭拜仪式,一是求得渡河平安,二是传音报知河西第一村屯里迎弯接驾。从屯里经洪堡、马驹村、赤荆村、马跑泉、赵村,至西乔庄演奏《吃凉粉》后进午饭。饭后,过兰家节上历山,历山数村民众百人锣鼓、全副弯驾村头相迎。从渊德门升阶进庙,70道阶坡一阶一个锣鼓曲牌,双方亲家竞相敲奏。进入渊德门后要敲打《笑回乡》,祭拜舜王及二位姑姑。此后,由历山社首引导“接姑姑”人到各家食宿。

三月初三

日,双方至历

山舜庙娥女宫

内焚香请驾,

完成仪礼之

后,羊为人抬

着“姑姑”返

程,历山人礼

送村外,跪拜

恭送。是日,接亲队伍食宿万安村,因其是大村,过街需数小时,街旁家家门前摆酒食烟茶,户户燃香鸣炮,锣鼓送行,村民跪拜。“接姑姑”队伍返程中还分别在杨家庄、白石村、洪堡等处吃不同风味的“尧饭”,杨家庄的“凉粉豆芽”,白石村的“苦苦菜”,洪堡的“豆腐绘菜”,加上杜戌村的“豆包”、赤荆村的“干果鲜瓜”等“充饥打尖”食品,寓意先贤教训儿女与民同甘苦、共患难的良苦用心,具有朴素而积极的意义。是日傍晚时分回羊狗村,在将军庙祭拜后送弯驾回娥女寝宫,村民各烧一灶高香,表示将“姑姑”请回了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