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5年授衔,他无军衔也无官职,为何毛主席特批享受元帅待遇?

 Bao5685 2024-05-27 发布于浙江

1955年,中央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在全国实行公务人员级别评定制度,根据不同的级别,享受不同的行政待遇。

可是,当工作人员看到一位革命者的名字时,却犯了难,不知道该给他怎么样的待遇。因为他一无军衔,二无职务,按照规定是不能定级的。

图片

谁料,毛主席得知此事后,竟批准他享受行政三级的待遇,也是当时唯一一个特例。

那么,他究竟是谁呢?又为何能得到毛主席的特批呢?

图片

大家都知道,新中国在1955年实行了军衔制度,当时,本来给毛主席订了大元帅服装,想让毛主席担任大元帅一职,但是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后,直接拒绝了,表示自己穿大元帅衣服很不舒服,另外身上挂那么多勋章,会妨碍他走进人民群众中去。

图片

后来,其他领导人也纷纷表示不授衔。

由此,也在我军中定下了“参与地方工作的同志,一律不授衔”的规定,而工资级别的评定,是严格按照干部在任的职务进行的,没有一点的徇私舞弊。

因为,军衔不同,行政级别不同,自然也就有了不同的待遇。至于元帅和将军们的待遇差异有多大,我们可以从“薪资”方面来对比一下。

图片

当时开国十大元帅当中,除了朱老总被定为行政一级,其他九位都被定为行政三级待遇,级别上相当于政治局委员,月工资约为:500元。

其次,开国十位大将中,除了张云逸被定为三级外,我们熟悉的陈赓大将和粟裕大将等人,他们都是行政四级待遇,工资和国务院副总理一样,约为:450元。

图片

毛主席作为军委主席,月工资约为600元,可是主席却认为这样不妥,不利于团结,贫富差距要缩小,执意将自己的待遇降到了三级,这种宽阔的胸襟和谦逊的态度,属实是令人钦佩的。

今天要说的这位革命者,在1955年是没有参与授衔的。但是就是这样一位,没有任何职务和军衔的人,却被毛主席特批享受副国级待遇。

图片

按照这个标准,他享受副国级待遇,也就是行政三级待遇,几百元工资那是相当不低了。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他日子过得很清苦,常年吃得饭菜总是那几样,甚至没有什么肉,比普通老百姓还差。

要知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城镇人民的生活费用每人每月大约八九块钱,一个人每月要是有三四十元就是高工资了,养活一家人是一点儿问题都没有,可他却需要依靠夫人的工资过日子。

图片

难道说他不会花钱吗?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接下来,带大家了解革命元老郑位三的故事。

1902年,郑位三出生在湖北省黄安,父母给他取名“郑植槐”。16岁就考入了湖北甲种工业学校。

“位三”的由来,还要从他读书的时候说起,那是他在一次考试中名列第三,故改名为“位三”。

图片

在学校期间,郑位三认识了很多进步青年,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意识到只有靠读书学习并不能拯救中国。

1925年,郑位三加入了我党成为了一名共产党战士,从此便投身于各种爱国反封建的斗争中。

在这期间,郑位三在家乡建立了农民组织,创办了农民夜校,为那些务农的青壮年提供学习场所,给他们普及进步思想,为后来的黄安起义,提供了大批的革命骨干力量。

图片

1927年,北伐军节节败退,蒋介石和汪精卫先后在上海、武汉,发动了反革命政变。

一时间,许多优秀的革命者被抓,最后整个黄安县组织中,只剩下郑位三一个人。

即便如此,郑位三也没有被吓倒,为了扭转局面,他以农工的身份做掩护,冒着生命危险,把失散的一批党员集中起来,重新组建了黄安县委。

图片

正巧,黄安爆发了黄麻起义,郑位三带领黄安县群众放下手中的锄头,揭竿而起,一时间,点燃了农民革命的火把,也点燃了许多爱国人士心中的火苗。

面对如此大范围的暴动,国民党迅速派出军队前来围剿,然而“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起义军被迫转入柴山保,为之后的革命“蓄力”。

听到消息的郑位三不顾危险,带领部队一路跋涉,与起义队伍会合。

图片

也正是在这里,郑位三与其他我党人士,积极组织群众们响应组织号召,穿上军装,跟随红军进行革命,建立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根据地。

后来,柴山保发展成了鄂豫皖根据地,为我军注入了新生力量,也为保存革命火种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大根据地。

因为郑位三对革命的突出贡献,也因他是鄂豫皖苏区主要创始人之一,中央高层决定重用这个有勇有谋的小伙子,在我党苏维埃政府担任要职。

图片

后来,随着我党力量的不断发展,遭到了国民党的围剿,我军一路长征来到陕南地区。

郑位三积极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游击战,有效的阻止了反动派对我军的渗透,也对保卫根据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到了抗战时期,郑位三担起重任,与他搭档的是开国大将张云逸,开辟了淮南抗日根据地。

图片

到了解放战争初期,郑位三的革命经验更加成熟了,担任了中原军区政委,和他搭档的是李先念。

大家都知道著名的中原突围,是史上一场伟大的胜利。但你知道吗?这次突围,郑位三是头功,就连毛主席都因他谋略之高深和格局之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可能有人会问:郑位三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有功之臣了,为什么在建国后却没有担任职务呢?

图片

其实,因为郑位三在经过长期的战斗之后,身体出现了问题,不得不休养。

建国后,组织考虑到郑位三的身体状况,并没有给他安排繁多的职务和工作,只是挂着一个中央委员的名誉职务。

图片

即便如此,郑位三依然坚持不懈的钻研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等,社会主义思想著作,加强自己的思想觉悟,并时刻关注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写下了几百万字的日记,在哲学、经济学等方面,有着创造性的贡献。

图片

1955年,我军进行首次授衔仪式,郑位三因为生病缺席,可毛主席得知此事后,十分认真地说:“位三同志,在革命中劳苦功高,应当定为行政三级”。

这无疑是将郑位三抬到与陈毅、刘伯承等,一众开国元帅同级的高位,无一职务、无一军衔却享受如此的“高薪”,由此可见,毛主席对郑位三的重视。

图片

可是得到“高薪”的郑位三并没有居功自傲,也没有为自己增添一件新衣服,反而时刻保持着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将自己的所有工资全部拿出来,去救济那些战争中,牺牲的英烈家属和一些劳苦百姓,这导致了全家的开销,都要依靠自己妻子的工资来支撑。

多年来,妻子站在郑位三的身后,默默地支持着他的事业。两人一直严格遵守着:组织给的东西,有他的一份就要,没有的决不能搞特殊伸手去要。

图片

他们的生活极为简朴,以至于在郑位三家里的饭桌上从未见过荤腥,几乎都是蔬菜一类。

其实,像郑位三这样的革命者有很多很多,他们不在乎工资和名利,只为人民群众谋最大的利益,他们的付出和牺牲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图片

1975年,郑位三先生因病逝世,享年73岁。

值得一提的是,郑位三的追悼会由邓公主持,李先念致悼词,给予了郑位三先生高度的评价。

昔日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很多都已经离我们而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我们永远铭记于心,向老一辈革命家们致敬!

参考资料:赋闲不忘革命的郑位三 湖北档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