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中成药,将津液补足,令人强壮

 当归与地黄 2024-05-27 发布于四川


中成药降糖舒胶囊(片剂),
用于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全身综合症。

所谓全身综合症,是指糖尿病的各种慢性并发症,比如视网膜病变,肾衰竭,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足溃疡等。所以若糖尿病病情严重,危害性非常大。

由于糖尿病尤其是上消,

以口渴为主要症状,所谓渴,主要是津液这种阴性物质的不足导致,治疗应以滋阴为主,而肾主水液代谢,所以补肾阴是滋阴的根本。

来自金元名医张元素的生脉饮,是生津液,补气补肾阴的代表方剂。

麦冬在中上焦养肺阴胃阴而生津,五味子益五脏气生津,且有入肾固精、宁心神的收的能力,将自身与麦冬所生的津液守护住。人参将气补足,助麦冬五味子增强生津甚至敛汗能力。

若是再加一味固表气的黄芪,就成了中成药黄芪生脉饮,比生脉饮更能增长气力与精神,增强抗病能力。

中消,

属脾胃燥热,主要表现为易饿多食,大便干燥、形体消瘦等。

增液汤(玄参生地麦冬)增水行舟。

玄参滋阴降火,生地凉血生津,加上麦冬既生津又养肺阴,肺与大肠相表里,共同将津液补足后下润大肠,让便便顺畅。

葛根专注从脾胃升津液。天花粉清肺润燥,除肠胃中积久的热而生津。二味配合增液汤让便便顺畅。

事实上,葛根天花粉生地麦冬五味子若加甘草,便是降糖中成药玉泉丸,用于肺胃肾阴亏损,降血糖。

知母与石膏均能清肺热胃热,尤以石膏清热力强。由于肺主气,则中焦气分的热也可清,热清则津生,且因知母还下滋肾阴,而有滋阴润燥之功。

另外,多食则易积食,积食导致便秘。枳壳行气宽中,通利肠胃,配合上药共治中消。

津液的流通需要气机推动,荔枝核枳壳的行气功效可推动津液行进。且荔枝核理气又散结,增强免疫力。

下消,

病程较长,常表现为小便频,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常由于肾阴亏虚或阴阳均虚而起。

益智仁温脾暖肾,既能收口水,又能缩尿液。

乌药补肾阳,常与益智仁联手缩小便。

芡实补脾益肾,其味涩,也是缩小便的能手。

牡蛎益阴潜阳,既治眩晕耳鸣,又能止渴。

熟地,虽为补阴之药,但以性温而补阴中之阳,肾阴肾阳的亏虚均可采用。与生地同现,能一清一补,增强扶正之效。

枸杞子配刺五加,为中成药强力宁片。因刺五加补脾肾阳虚,枸杞子既补阴虚又补阳虚。合而以补阳为主,既强壮体力,又能从精神上健脑宁神。

但刺五加的补阳甚至乌药的补阳,益智仁的温脾肾,与全方以滋阴生津为主的特色力量悬殊,只是配角。

由于津液混杂在血液中,能活血化瘀,清心除烦,益于心脑血管的丹参也可配搭。枳壳的保护血管,抗血栓,也可配合丹参活血化瘀。

增强免疫,抗衰老的辟谷良品黄精,补气养阴,用处广泛,能调血脂、降血糖、治冠心病,增强脑力等,可增强本方治各类慢性并发症的力量。

诸味组成了中成药降糖舒(胶囊或片剂),

全方滋阴补肾,生津止渴,兼顾健脑宁心,活血化瘀。从上中下消的角度,让人体变得强壮,对糖尿病及糖尿病引起的全身综合症进行控制。

组成:
人参、枸杞子、黄芪、刺五加、黄精、益智仁、牡蛎、生地、熟地黄、葛根、丹参、荔枝核、知母、生石膏、芡实、山药、玄参、五味子、麦冬、乌药、天花粉、枳壳。

总结下本中成药套入的中成药:生脉饮,黄芪生脉饮,增液汤,玉泉丸,强力宁片。对了,知母配石膏,若加上粳米和甘草,便是清胃经气分热的白虎汤。

多个名方的合力,就像多位行业翘楚碰撞出的火花,能量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